当前位置 >> 北京要闻

首批10只导盲犬大连“毕业”,纾解视障人士“一犬难求”现状

发布时间:2025-11-14 16:28:26

初冬时节,辽宁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11月14日,记者获悉,首批10只导盲犬在通过严格考核后,已顺利交付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视障人士,并将成为他们可靠的“眼睛”,引领其安全出行。这批导盲犬的成功训成,为缓解国内导盲犬紧缺的现状带来了积极信号。

据了解,我国视障人士超过1700万,然而正在服役的导盲犬仅300余只,供需差距巨大。“一犬难求”的背后,是导盲犬培训面临的现实困境。据大连导盲犬基地介绍,培养一只合格的导盲犬需耗时约两年,训练成功率不足30%,综合成本高达20万元。漫长的等待周期与高昂的训练成本,让许多视障人士平均需排队2至4年才能申请到导盲犬。 

为助力纾解这一难题,一项名为“看见爱:导盲犬伙伴计划”的公益项目正在展开。该项目计划在2025至2026年间捐赠4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20只导盲犬的驯养,并无偿提供给使用者。资金将覆盖犬只的饮食、医疗、训练及复杂环境适应等全过程开销。该项目由雾芯科技参与发起,旨在通过社会力量的支持,提升导盲犬培训成功率,并改善专业训导员的待遇与人才留存问题。

导盲犬的到来,为视障者的生活带来了切实改变。来自深圳的戴丽娟分享道,导盲犬让她实现了不依靠他人、独立有尊严地出行。来自成都的任魏和则感叹,导盲犬能灵巧地规避那些盲杖无法探测的低矮障碍,如树枝和电线,让行走变得安心。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成功申请到导盲犬,视障伙伴的融入之路仍存挑战。多位使用者反映,携带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被拒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该计划除资金支持外,也将致力于导盲犬知识的公众普及,呼吁社会给予更多理解与接纳。

北京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导盲犬服务普及、家庭无障碍改造等行动,凝聚各界力量,让“无障碍”成为城市基因。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