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佘璐 潘芳
“湘江畔的夜晚,藏着的不只是他乡的月色,还有我能抓住的星光。”七年前,拖着行李箱站在橘子洲头的陈锶锶,眼里满是对未知的忐忑与憧憬;七年后,作为国家税务总局长沙县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的骨干,她早已在这座星城扎下根,让青春在办税窗口绽放光彩。
办税服务厅的三尺柜台,是陈锶锶税务生涯的“第一课堂”,也是她快速成长的“炼金炉”。法学专业出身的她,初遇琳琅满目的申报表和不断迭代的税收政策,一度陷入“术语看不懂、政策摸不透”的困境。但她不信“天赋”信“笨功”,白天搬着小板凳守在前辈身边,把每一步操作记在笔记本上;晚上抱着政策文件逐字研读,将晦涩的专业表述转化成纳税人一听就懂的“家常话”。
最让她难忘的是在房产交易窗口工作期间,运用自身法学专业优势服务纳税人的经历。“你好,我想咨询一下,继承家里的老房子需要缴税吗?”一位纳税人带着疑问前来咨询房产继承业务。陈锶锶仔细询问后得知这位纳税人家庭情况复杂,涉及代位继承的问题。她一边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边耐心地向他解释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代位继承等法律概念,将继承方式与税收政策相结合进行讲解,准确阐明了不同情形下涉及的纳税义务。专业、清晰的辅导获得了纳税人的高度认可,也让陈锶锶深切体会到自身专业与税收实务相结合的价值,极大地激发了她想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的热情。
从“数电票”上线时的熬夜值守,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耐心接待;从孕期坚持参加业务比武的执着,到保持“零投诉”“零差错”的坚守,陈锶锶在窗口的日复一日里,完成了从“手忙脚乱”到“从容应对”的蜕变,成为纳税人缴费人信赖的“贴心人”。
“选择长沙,是我最正确的决定;留在税务,是我最坚定的选择。”谈及扎根星城的理由,陈锶锶眼里满是暖意。除了这座城市“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独特魅力,更让她动容的是长沙县税务局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刚入职时,面对陌生的业务和环境,是领导一句“年轻人要敢闯敢试,严谨和创新都不能少”的鼓励,给了她前行的勇气;遇到复杂业务卡壳时,是同事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陪着她一遍遍梳理流程。纳税人一句真诚的“辛苦了”,同事递来的一杯热咖啡,加班晚归时家里留着的灯,都让这个异乡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四年税务生涯里,她亲眼见证“以票治税”到“以数治税”的蝶变,从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暖心的服务态度,陈锶锶被评为湖南省税务系统第一批青年之星、2023年获市局嘉奖,还有群众通过12345热线电话点名表扬。更幸运的是,她在这里遇见了人生伴侣,完成了置业、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真正把 “他乡”过成了“故乡”。
站在三十岁的人生新起点,陈锶锶的眼神比以往更坚定。“三十而立,我立下的是对税收事业的初心,是对这座城市的承诺。”如今的她,早已不是那个渴望被所有人认可的青涩女孩,工作中雷厉风行、处事果断,生活中温柔包容、从容坚定。
闲时带着家人漫步松雅湖,看湖水波光粼粼映着晚霞;夜晚钻进夜市,尝一口热辣的小龙虾;外地朋友来访,她总能熟门熟路地推荐美食美景,俨然成为地道的长沙“代言人”。从湘江畔的异乡学子,到办税窗口的星城税干,陈锶锶用七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与长沙的“双向奔赴”。
“税收现代化的路上,我愿做一颗小小的铺路石。” 陈锶锶说,未来她会继续扎根办税服务一线,在“强基工程”的推进中锤炼本领,在“效能税务”的建设中贡献力量,用更专业的服务、更饱满的热情,在星城大地上续写属于新时代税务女性的奋进篇章。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