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老街故居

鲁兹在武汉的两处故居

发布时间:2007-03-15 14:54:07

    ■罗时汉刘谦定/文

    武昌昙华林的一处鲁兹故居。

    位于汉口鄱阳街的鲁兹故居。

    在武汉三镇,自汉口开埠以后西方教会遗留下来的各类教堂有多处,传教士们活动的遗址遗迹也有不少,但是像鲁兹故居这样,与中国的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及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又记载着辛亥志士、国共要员、外国友人等著名人物重要历史活动事迹的外国传教士故居,可谓三镇所仅见。

    鲁兹,美国人,中国名叫吴德施。1896年来华传教,在湖北武汉生活了四十余年。他思想开明,同情、支持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民族解放事业,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朱德等建立了很深的友谊,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国际友人。

    鲁兹在武汉的故居,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两处,一处在汉口,一处在武昌。位于汉口鄱阳街32号大院内的鲁兹故居,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故为许多人所熟悉。而位于武昌昙华林的一处鲁兹故居则较少为人所知。

    我们先踏访了鲁兹在汉口的故居。虽然此屋周边正因长江隧道建设呈现一片施工氛围,但故居面貌依旧,仍是那么庄重典雅,透露百余年的历史沧桑。

    据史料记载,汉口的圣保罗堂是武汉历史上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基督教(新教)礼拜堂,该堂及其附属的办公大楼(即鲁兹故居),落成于1890年。1944年12月18日,美国盟军飞机在轰炸汉口的日本侵略军时,将该堂炸毁,而鲁兹故居却在战火中得以幸存。1951年,圣公会教友集资,在圣保罗堂原址上建起了一座新圣保罗堂,然而,这座新堂的建筑面积与设计高度却比老堂缩小了许多。

    1958年,武汉基督教界实行联合礼拜后,汉口的新圣保罗堂及鲁兹故居,被武汉市房地局以国家经租方式接管,拨交江岸区房地产公司等单位办公使用。2002年,这里又变更成为江岸区审计局的办公用房。

    鲁兹故居坐北朝南,设计雅致,青砖清水墙两层砖木结构,系英格兰殖民地式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646平方米。其大门开在西南角,后门开在东北角,红瓦坡面上开有老虎窗,南立面设有拱券内走廊,勒脚与腰线均为条石砌筑。现在,鲁兹故居的内部改动很大,外部改动较少一些,原大门封闭后在西立面中间开了个主出入口。

    目前,贯穿长江隧道从该建筑的侧面通过,其周边正在紧张施工。新圣保罗堂因处于出气孔道而被全部拆除了。鲁兹故居虽然有幸没有受到这项工程的影响,它将继续留在原址,但其周边环境已发生变化,能否在新的建设中使这座有很高文物价值的建筑得以保持其原有气韵,确实是件颇费思量的事情。

    鲁兹在武昌的故居是昙华林高家巷圣约瑟堂(现崇福山街)。他1896年至1904年11月一直居住在此。1906年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利用这里的阅览室举行反清活动。这些房子原来既有教堂又有附属学校。1927年六七月间,贺龙的20军军部设立于此。周恩来、周逸群在这里跟贺龙进行了历史性会见,酝酿南昌起义。随后校舍毁于大火,仅存清代校门,门框上仍有“圣约瑟学堂”五个大字。数年前贺龙夫人薛明及子女来访旧地时曾说,贺龙就是从这个门框里走向革命的。校舍现还有五栋系1929年所建,古风尚存。解放后,这里连续三次被颁布为市级文保单位,现在评定并挂牌为优秀历史建筑,可望得到妥善保护。

    鲁兹1902年4月与夫人结婚后在这里生下长女,因此,可以说高家巷圣约瑟堂是他们在武汉的第一所故居。现在门上只标明其为贺龙军部和日知会旧址,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漏。(刘谦定/摄影)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