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九佬十八匠”和归元寺的五百罗汉
发布时间:2007-03-27 15:13:45
黄陂人杰地灵,地域文化特色浓厚,素以“楚剧之乡、泥塑之乡”闻名,同时也是“匠人之乡”。“九佬十八匠”如同“无陂不成镇”之说一样流传甚广。汉阳归元寺五百罗汉的塑造者,匠师王煜父子更是黄陂的骄傲。
“九佬十八匠”是黄陂能工巧匠的俗称,他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追根溯源,还得从汉口开埠、黄陂隶属汉阳府说起。清朝前期,黄陂隶属黄州府,雍正七年(1729),湖广总督迈柱上疏朝廷,言黄陂距黄州水陆交通均不方便,统辖难周,改隶汉阳府管理甚易,得到朝庭批准。其时,汉口早已开埠,明末清初,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自此,黄陂与汉口的联系更为密切。无田少地的黄陂人到汉口谋生更是捷足先登。早先在乡间流动的各种手工匠人也纷纷向城镇云集,走街串巷,开店设行。于是,即有“九佬十八匠”的出现。
佬,词典解释为成年的男子,且含有轻视之意,城里人称乡下人即为乡巴佬。黄陂人称之为作佬,作坊之掌墨师傅,也包含开有多种店铺、商行的商贾。有人曾作过考证,黄陂的“九佬”指的是阄猪、杀猪、骟牛、打墙、打榨、剃头、补锅、修脚、吹鼓手这九个行当。“十八匠”包括: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石匠、木匠(又分长木匠,即建房的,方木匠,即打家具的,圆木匠,即做围桶、脚盆的,也称为箍匠,还有锯匠即锯木板,也称界匠)、雕匠,画匠,弹匠、篾匠、瓦匠、垒匠,鼓匠、椅匠、伞匠、漆匠,皮匠。此外还有织布匠、绒匠、染布匠、弹花匠、铸造匠、磨剪铲刀匠、窑匠等等,已不止“十八匠”,只是一个总的泛指。正是有大量的“九佬十八匠”在外谋生,故形成了“无陂不成镇”的格局。
总之,“九佬十八匠”是对能工巧匠一个约定俗成的用语。“九佬十八匠”对繁荣地方经济、服务人民生活、解决就业途径,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九佬十八匠”中的许多佼佼者所创造的品牌,如高洪太铜锣、曹正兴菜刀、谈炎记水饺都是享誉三镇乃至荆楚的名品。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行当,如补锅补碗已销声匿迹。
在“九佬十八匠”中,雕塑是个行业。而名闻遐迩的黄陂泥塑膏塑,堪称黄陂民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提到黄陂雕塑,不能不说到汉阳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及其塑造者王煜父子。
汉阳归元寺于清顺治(公元1644—1667)年间修建,耗时十七年。清道光(1821)年后始建罗汉堂,通过张榜招聘雕塑师,黄陂王煜父子二人以手艺高超而受聘。王煜父子系黄陂人在归元寺的史籍中略有记载,但生卒年不详。父子又是师徒,以雕塑神像栩栩如生而誉满城乡。他二人受聘后,遍访名刹古寺。五百罗汉的形象按常州天宁寺石刻五百罗汉拓本塑制,为确保形象逼真,王煜父子又先后到宝通寺、龙华寺、栖贤寺、灵隐寺、兴国寺、七方寺、黄龙寺、头陀寺、寒溪寺等地揣摩高僧大德的行动坐卧,历时九年而塑成。
五百罗汉的最后完成有两个传说:一说老塑师王煜呕心沥血,没等五百罗汉塑完就病故了,其子继承父业,待塑到四百九十九尊罗汉时,忽然心念一动,这么多罗汉都倾注了父亲的心血,应该把他老人家也供奉在此,给后人留个纪念,于是老塑师王煜便成了第五百尊罗汉;二说王煜父子历经九个寒暑,塑成四百九十八尊罗汉,五百罗汉还差两尊时,父子二人皆积劳成疾,相继病倒。方丈无奈,请来新塑师。新塑师对照拓本,发现老塑师父子二人已经照拓本塑完全像。方丈心悟:王煜父子功德无量,应尊为罗汉,受人间供奉,于是让新塑师仿王煜父子形象塑为罗汉,当新塑师塑完最后两尊罗汉时,王煜父子才安详离开人世,现在人们在罗汉堂看到的韦驮像左右两尊塑像,一尊擎日,一尊托月,相传就是王煜父子。
值得一提的是,十年“文革”浩劫期间,归元寺险遭破坏,身为监院的昌明法师深感保护国家文化遗产的重大责任,也感到自己势单力薄难以应付种种不测。于是于1968年4月6日上书周恩来总理,请求加以保护。信中写道:“罗汉堂中的五百罗汉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湖北省黄陂县两个农民用九年时间塑造成功的。”周总理对此十分重视,批示“根据曹昌明(昌明法师原名)的来信,归元寺搞得很乱,各级党委要按照保护国家名胜古迹的政策加以保护”,由于周总理的英明指示,归元寺才得以完全保护下来。从昌明法师的上书中也旁证了归元寺五百罗汉的塑造者正是黄陂两个农民王煜父子无疑。(吴方法 刘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