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戏曲杂耍

湖北评书的起源

发布时间:2007-03-27 15:16:18
    编者按 湖北评书曾经在江城百姓中家喻户晓,有着约三百年的传承历史。然而近些年来趋向式微,有濒临灭绝之忧。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努力将湖北评书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请老艺人万生鼎先生专门介绍湖北评书的来龙去脉,连续刊登,以飨读者。
    说书这一行,在旧中国是处于勾栏瓦肆中的下九流,不登大雅之堂,文字资料极少。要弄清武汉市评书界的历史状况,在缺乏文字资料的情况下,就必须依靠“活资料”。我1950年踏进武汉书坛时,新艺评书队有54位艺人,其中三大流派的容派创始人容宗圣、陈派创始人陈树棠(何祚欢的师爷)、江派创始人江云卿都健在。还有掌握口碑资料较多的老艺人田汉卿等也在。他们都是清光绪年间出生,行艺五六十年,横跨清末民初直到解放,沉淀积累颇为丰厚。我们对老艺人“访艺问道”,从中了解到许多艺程、评讲、传承、行规、轶闻趣事、祭祀等等,务求将武汉市的湖北评书来龙去脉弄个明白。十度寒暑,埋头耕耘。我们初步将武汉湖北评书的源头追溯到了明代成化与崇祯年代。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明将左良玉兵驻武昌,招江南大说书家柳敬亭为幕客,在军中说书。钱谦益诗《左宁南画像歌为柳敬亭作》云:“宁南既老而被病,惟怏然一榻,柳生敬亭者善谈笑,军中呼为柳麻子,摇头鼓舌,恢谐杂出,每夕张灯高坐,谈说隋唐间遗事。宁南亲信之,出入卧内,未尝顷刻离也。(《有学集》卷六)明亡,柳曾在黄鹤楼等地说过书。”因此南派说书艺人尊他为本行业始祖,称为柳祖。
    又据江派湖北评书创始人江云卿、老艺人田汉卿共同追述,明崇祯八年(1635年)汉阳府袁通判,为了治理汉口连年水患,在汉口城北修筑后湖堤即袁公堤(现长堤街),有一胡姓民工于夜间收工后,常在工棚内为同伙说书解闷。长堤建成后,胡氏自行留在堤边摆场说书谋生。似为较早的业余说书转向为职业说书艺人。
    另据范锴《汉口丛谈》记载:“嘉庆十三年(1808)今桥口一带,有周在溪说《红楼梦》野史,雅致缠绵,感人至深。”以上三人均为已知汉口最早的说书人。
    袁公堤建成以后,汉口市廛日渐繁荣。邻县一些半农半艺者,以打鼓说书和讲故事的形式进入汉口行艺,说唱的书目,常见的有《文武香球》、《十美图》、《义妖传》、《济公传》(又名《醉菩提》)等。
    清道光末年,打鼓说书艺人丁海洲(丁铁板)、龚柏庭(鬼打响)先后由河南来汉演出。他们以敲击堂鼓、钢镰,用北方语言讲唱。他们推出了一批大书,如《五女兴唐》、《八窍珠》、《大红袍》、《薛刚反唐》等。市民称他们的演出为“打鼓京腔”。
    丁海洲在汉授徒杨云山(杨麻子)、何兴阶(何老九)。龚柏庭授徒任春山、顾轩南,打鼓京腔在演唱中步入了一定的竞争状态,于是书坛上相继出现了竞演大书的局面,相继推出了《说唐》、《征东》、《征西》、《水泊梁山》、《七侠五义》等。
    丁海洲、龚柏庭在汉传艺,所收的学徒都是本地人,当他们入主书坛以后,顺应听众的要求,改用地方语言,同时根据自己说优于唱的条件,干脆放下鼓、镰,以说为主,遂开湖北评书之滥觞。
    清光绪年间,湖北评书形成以下三条发展的师徒链。丁海洲传徒杨云山;龚柏庭传徒任春山;顾轩南传徒刘维舟。从晚清到民国,这三条线都有数代人的传承,不但推动了湖北评书的发展,而且出现了不少杰出人才。例如当今号称评书表演艺术家的何祚欢,实际上是丁海洲的第五代嫡嫡亲亲的后辈。丁海洲传杨云山——传容宗圣——传李少霆——传何祚欢。
    民国初年以后,三条传承链中出现了有独自特色的看家书目的评书演员,如童雪松的《水浒》、王端甫的《杨家将》、李兰阶的《岳飞传》、夏秀峰的《七侠五义》,一时声誉鹊起,被听众誉为“童、王、李、夏,评书四杆旗”。稍后,容宗圣说《五蟒忠孝图》、陈树棠说《五老图》、刘绍文说《彭公案》、易子文说《呼家将》、徐培之说《封神榜》,再获书坛五虎将之荣称。
    从民国初年至解放前夕,武汉的湖北评书,在较高水平艺术创造实践中,产生了以容宗圣为代表的、以陈树棠为代表的、以江云卿为代表的“容、陈、江”三大流派,艺人称之为三大门户。解放后成立的新艺评书队共有艺人54人,属于三大流派的弟子辈有38人。至于这三大流派的擅长书目、艺术特点,留待后续。(万生鼎)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