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奇人绝活

陈立君:将布娃娃做成艺术品

发布时间:2007-03-12 14:55:41

陈立君创作的《说相声》。

    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曾与布娃娃“相依相伴”,那些神态各异的布娃娃造型一直是孩子们的钟爱。而一位童心未泯的老人却将布娃娃这种极为普通的玩具,做成了让不同国籍、不同年龄的人都喜爱的艺术品。

    这位老人就是湖北美术学院的退休老教授陈立君。

    让陈立君痴迷的这些布娃娃有一个学名——软雕塑。所谓软雕塑就是用一些废弃的布头、丝袜、泡沫作材料,吸收民间“布偶”及“京剧脸谱”等传统美术的色彩和造型,运用漫画变形夸张的手法,通过剪、裁、拼、缝而做成的极具创意的艺术品。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布娃娃大都难以逃脱大眼圆脸、表情单一、漂亮静态的窠臼,陈老太太的布娃娃却完全打破了这些模式。她的娃娃大都以现实人物为原型,幽默夸张是其作品最显著的特点。

    但凡看了陈老作品展的人,都会对两个分别以萨达姆和布什为原型创作的娃娃印象深刻——“萨达姆”的头发是黑色毛线做的,毫无生气地耷拉在头上;废弃的深色丝袜做成的皮肤正好像中东人的肤色;两个夸张的眼袋挂在脸上诉说着主人落魄的境遇;蓝白相间的棉衣毛领子成为了萨达姆的络腮胡子……一个活生生的被捕后的萨达姆就这样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却又不失俏皮和幽默。相对“萨达姆”的落魄,旁边的“布什”则傲气许多,用缝衣线做的皱纹“挤”在这位总统的脸上,将其神态勾勒得惟妙惟肖。这两个娃娃摆在一起,让人看后忍俊不禁:远在地球另一端的这两位势不两立的政治强人,怎么都不会想到一位中国老太太让他们站到了一起任人品头论足。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商场里的布娃娃都被称为“洋娃娃”,这些漂亮的布娃娃最多只能充当孩子们孤独时的慰藉,缺乏教育意义。陈立君心想,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做出具有本国特色、并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娃娃吗?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她制作了一批以鼓励孩子们独立生活、热爱运动为题材的布娃娃作品。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退休后养病在家的陈立君便以做布娃娃来打发时光,充实自己。没想到这一做,不仅“做好”了困扰自己多年的心律不齐的老毛病,还把布娃娃“做成”了蜚声海外、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品。

    陈老太太的布娃娃虽大多以现实人物为原型,但她往往将人物的主要特征做进一步夸张处理,强调“神似”。“萨达姆”的大胡子、“布什”的长脸、“阿拉法特”的香肠嘴、“马三立”的招风耳……这些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细节都成为老人作品中最闪光、最吸引人的部分。不光是这些名人能进入陈老太太的作品,在经过当事人同意后,她的同事、甚至家人都成为了原型。由于喜欢这些作品的人实在太多,老人经常把这些娃娃拿来送人。时间长了,那些娃娃的原型主人就开始打趣陈老太太是在“贩卖人口”。

    2003年是“中法文化年”,陈立君老人做的布娃娃参加了当时的“中法民间艺人艺术品展览”。虽然展览期间被偷走了两件心爱的作品,但对于这次被盗事件,陈老太太却有些“得意”,因为偌大一个展厅,就只有她的布娃娃被偷了,其作品的受喜爱程度可见一斑。一位法国女记者作为陈老太太的“粉丝”居然还追到了武汉,在得到了陈老太太的几件作品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有专业人士预言,陈立君老人的这些软雕塑有望像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大阿福那样,进入我国民间艺术精品之列。

    观者评说(武汉体育学院教师李姗):

    这些娃娃真是太招人爱了,可惜老太太不卖,否则我一定会买几个回家。我没有想到这些幽默有趣的娃娃居然出自一个古稀老人之手。并不是制作这些娃娃的工艺打动了我,而是作品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轻松、诙谐让我无法拒绝。

    我真希望这些娃娃可以大批量生产,这样,我想拥有这些“宝贝”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玉生全/文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