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奇人绝活

“江城怪梅”梅建新

发布时间:2007-03-12 14:14:58

梅建新首创的“中国立体纸浆画”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江城怪梅”创作的纸浆画《北方的秋》系列作品之一。 

    有国画细腻精美的线条,又兼具油画厚重的层次对比,轻抚上去像浮雕,用手指甲轻轻打磨后又发出玉石般的光泽……这种打破了中西绘画传统表现手法、独树一帜的艺术品是什么呢?近日,许多市民在参观武汉市“特色文化、魅力家庭”艺术精品展时,纷纷对梅建新先生的“立体纸浆画”啧啧称奇。

    梅建新是武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成员,由于其在书画创作上有很多奇思妙想而获得了“江城怪梅”的雅号。最初,他用树皮、泡沫作画,颇有心得,但因这些材料不易收集,还有朋友提醒说不够环保,他不得不继续探寻新的材料。他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人们平时废弃的纸上。他以纸为原料,经泡、搓、揉、堆、刻、描等多道工序,使画面立体地凸现出来,无论花鸟虫鱼、山水人物都能展现呼之欲出的效果。其作品既有传统中国画的写意风格,又突破了国画缺乏立体感的局限性,更具视觉冲击力。1984年,由其首创的“中国立体纸浆画”就这样诞生了。

    各种不同类型的废纸泡成纸浆后,在常人眼中也许大同小异,梅建新却可以根据各种纸张纤维肌理的特点,创作出风格迥异的纸浆画作品来。宣纸是所有纸张中肌理最细腻的,纤维性好,表现力强,且寿命长,梅建新常用它去表现思想性强的怀旧写实作品。这类作品往往和现实物品的大小比例一致,甚至可以假乱真。但这并不是他的追求。

    梅建新不仅仅能用纸浆再现实物,更能深刻表现实物中所蕴涵的超越时空的思想内涵。《打不开的门》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幅纸浆画再现的是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通人家大杂院的大门——锁是当时最流行的“地球牌”门锁,已经被人开启,但已变形的铁门闩暗示着这扇门难以打开的结局;斑驳脱落的油漆、裂开的门缝和几屡陈旧的蜘蛛丝述说着大门年久失修的境遇;门上贴着性病广告,写着当时最流行的孩子们鄙视同伴的话语“打倒×××”,最右边还画了一个正撒着尿玩飞机的小人儿。梅建新借这扇“门”表达了中国在改革之初,受旧思想束缚、步履蹒跚的尴尬。

    与宣纸细腻的特点恰恰相反,草纸是肌理比较粗糙的纸张。梅建新利用草纸的这一特性,将其用来创作抽象的印象派作品。就拿《羊羊得意》这幅纸浆画来说,乍一看上去是一只羊,仔细看却像是一对男女在跳东北二人转。

    在所有的纸浆画中,梅建新最为得意的是酷似油画的一组作品。用几卷卷筒草纸加上国画水彩就能“玩出”西方油画的感觉,而这一切缘于早年就埋藏在他心中的那份“油画情节”。梅建新从小就爱油画,可当时全家8口人全靠父亲每月74元的工资过活,承担不起他学油画的费用。这样,画油画的梦想就搁置在了梅建新的心中。开始纸浆画创作后,他欣喜地发现,生活中常用的卷筒纸十分柔软,只要用类似油画的技法将卷筒纸的纸浆一层层地抹到画上,然后用国画的颜料上好颜色,就可以得到和油画效果几乎相同的作品。这一发现,终于使他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圆了儿时的油画梦。

    “把中国的立体纸浆画推广到全世界!”这是梅建新目前最大的愿望。我们相信,通过梅建新等中国民间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中国立体纸浆画一定会走出国门,为世界上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喜爱。

    观者点评(华中师范大学教师刘立):
                           
    我特别喜欢《打不开的门》这副作品。如果用普通的绘画手法来画这扇门,也许只能算是平庸作品,但作者用纸浆做原料创作出这幅画,连蜘蛛丝都可以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效果十分逼真,技艺实在了得。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对于这幅作品中孩子们写的话,以及玩纸飞机的景象,感觉太亲切了。这件作品让我再次呼吸到了那段成长岁月的空气。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