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谦定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和青年运动领袖,是我党我军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不仅是湖北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而且还组织领导了武汉的“五四”爱国运动,以及参与领导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1895年8月12日,恽代英诞生在武昌育婴堂街(今楚材巷)的四川会馆对门,他家门上挂有“毗陵恽寓”4个大字,一看便知这家人的祖籍地是在江苏武进。恽代英的祖父恽元复,壮年时以候补知县身份调到湖北,曾任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
恽代英6岁入家塾发蒙,10岁考入武昌龙正初等小学堂。12岁考入武昌北路高等小学堂(今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所在地),该校本来学制为4年,结果他13岁就以甲等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该校毕业。按照大清律条中关于出国留学的规定,武昌的东西南北中五路高等小学堂都有资格派员留学。北路高等小学堂在奏请上司后,获准派恽代英赴美国留学,他母亲以孩子小、不放心为由,放弃了这个难得的留学机会。
在恽代英14岁那年的春天,他父亲谋到湖北老河口盐税局长一职,于是,他母亲便带着代钧、代英、代兴、代贤4个孩子,随他父亲一起离开“毗陵恽寓”去了老河口。
1913年恽代英18岁,他全家随父亲的工作变动迁回武昌,先暂住候补街他大伯家,不久就正式搬到了武昌涵三宫的最西端。是年夏,恽代英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武昌中华大学预科。当年涵三宫的恽家,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系砖木结构的江夏民居,坐北朝南,粉墙黛瓦,石框门配抱鼓石,除天井外有大小21个房间。解放后,这座恽代英故居始终保存完好,曾被评为武昌区文物保护单位,非常可惜的是,该故居在1999年被当地房管部门拆毁。
1915年恽代英20岁,他与同乡沈云驹先生的二女儿沈葆秀在武昌涵三宫完婚。1918年2月,因爱妻难产去世,他便离开了涵三宫这个伤心之地,单身一人搬到武昌得胜桥50号居住。从1918年至1927年,这期间不论恽代英在不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得胜桥50号住宅一直都属于恽代英私人所有。1927年1月16日,他为了实现岳父沈云驹先生的遗愿,同时也为了爱护有着共同革命理想的亲密战友,恽代英终于与沈云驹先生的四女儿、共产党员沈葆英在武昌得胜桥50号举行了婚礼,从而结束了他长达10年的鳏夫生活。
今年4月29日,是恽代英牺牲75周年纪念日。恽代英的儿子恽希仲、儿媳刘树芬、侄孙恽铭庆一行专程来汉,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于4月28日上午参观了恽代英在武汉生活、读书和工作过的革命旧址与遗址。
位于武昌得胜桥50号的恽代英故居,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原为武汉腐乳厂仓库,现前半部已改成了几户职工的住宅,后半部因破烂虽没人居住,但却保留着古朴的建筑风貌,墙壁上的青砖,斑驳的梁架,地面的青石板和高大的石门框,似乎都在诉说革命先烈不同寻常的历史。
据调查,武昌的“毗陵恽寓”早已毁于日寇的轰炸,而武昌得胜桥50号的老房子,则是武汉现存唯一的恽代英故居,有关方面如能及时将其纳入保护并抢救维修,将能为江城保留一处弥足珍贵的革命先烈故居,否则此屋随时都有可能彻底消失。来汉寻访先父遗迹的恽代英的儿子恽希仲及侄孙恽铭庆在该故居现场十分感慨,也希望能够重视对革命先烈故居的保护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教材。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