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武汉的长街,人们最先想到的自然是举世闻名的汉正街,然而实际上汉口有条街道比汉正街还要长。它西起于硚口,向东一直铺展至民族路,全长约4000米,比汉正街足足长了800米,它就是长堤街。
在旧汉口镇的历史上,长堤街的形成稍晚于汉正街、黄陂街和花楼街,它曾是商贾繁华之地,而它的兴起,和江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汉阳县志》、《夏口县志》记载,汉口古代实为芦苇丛生的沼泽之地,以前与汉阳相连,属于同一片区域。明朝成化年间,汉江下游从郭茨口改道,经龟山北麓直冲入江,汉阳及汉口这才逐渐分离形成。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时,苦于水患,由汉阳通判袁火昌主持,在汉口筑了一道长约10公里的半月形长堤,上起硚口,环绕汉口镇北,东至堤口直抵长江之滨(今江汉区东堤街直至江边处),起初被称为“袁公堤”,也称“长堤”、“后湖堤”。这便是长堤街的前身。
长堤修筑以后,逐年加高培固,曾在东段建有两闸。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又由当时的汉阳通判张文元主持,在居仁坊堤之上段加置一闸,即上闸“张公闸”,而中闸则在今安乐巷附近,下闸在今安徽街附近。清道光年间,长堤一部分已发展成为热闹的手工业街道,据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描绘,“堤之上下,居民店面不齐。惟由体仁巷至福建庵一段,悉是木货、铜烟袋等店,椎斧之声,日夜不息”。下段发展较慢,“由堤口登堤,一带店面萧索,破絮者甚众。行其地者,闻灰而嚏捷于痧药”。故叶调元曾在《竹枝词》中写道:“下堤不与上堤同,道路蹊跷店面穷。败絮残花弹不了,飞灰容易呛喉咙。”很是形象生动。
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汉口镇后筑起了一道半月形城垣(今中山大道一带基本是过去汉口镇的城垣故址),沿城垣外全线开了一条较深的护城河。至此长堤内外,居民逐渐增多,长堤遂形成街道,铺为条石路面,并逐渐兴盛起来。
当时的街道叫做“堤街”,也称“后堤街”,路面宽约三四米,可通车辆,两旁主要是各种手工业作坊和行、店、小商贩经营之处,店铺林立,颇为繁盛。正如《汉阳县志》所说:“汉镇之发展,初以长堤是赖也。”长堤外沿河一带,回曲成港,为船舶避风之处,帆樯林立,逐渐形成码头集镇。南来北往,商贾云集,茶楼、饭馆、行栈、店铺日益增多,形成以汉正街至黄陂街一带为中心的商业市场。
民国初年,这条街道曾分段命名,如“劝工院堤街”、“大通巷堤街”、“观音阁堤街”等等,之后统称为“长堤街”。1967年时,为增加革命色彩,还曾改名为“红安街”。1972年将如常里、遗安里、天顺里、复善里、明德里、广安里、忠厚里、长堤巷等并入后,再次统称为“长堤街”。
当年的长堤街不仅商务繁华,还有如圣公会、安徽会馆、太山庙、莲华寺、大莲观、老君殿、痘姆洞、从善堂、大清宫、宝慧寺、四明公所、义烈祠、东岳庙、天籁花园等寺观及景点。延寿桥、燕山桥、长寿桥,分列街北。
提起长堤街的出产,过去大通巷的馓子是很有名的,还有汉味名吃热干面便是从长堤街走出的:20世纪30年代初期,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长堤街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他怕未卖完的剩面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了案上的油壶,使麻油泼在面条上。他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结果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武汉这一名食流传至今而不衰。
19世纪后期,汉口开辟了租界,殖民经济刺激了商业畸形发展,市场中心逐渐向江边转移,曾繁盛一时的长堤街逐渐萧条。武汉沦陷时期,日伪将长堤街、汉正街划为难民区,劳动人民多集居于此,生活在屈辱痛苦的深渊。抗战胜利后,民生凋敝,市场萧条,长堤街主要变为居民区。解放后,经过恢复与发展,长堤街建成一部分中小型工厂,开办了很多商店,设置了粮店、菜场等网点。原来的条石街道路面已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就逐渐翻修为平坦的沥青路面,一般砖瓦民房也渐渐翻修为住宅和门面。
虽然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但现在的长堤街仍可以见到不少旧街道的遗迹。尤其是硚口区一带,还保有许多老式建筑。其中一些已经成为长久空置的弃屋,只能从那显露在外的破旧砖瓦以及布满蛛网的窗棂遥想其曾经的鲜活,而另一些仍旧有居民居住,踩着狭窄逼仄的楼梯上下,在拥挤喧闹的市集之中往来,似不曾被年代影响。当初“日夜不息”的繁荣之景虽已不复存在,临街而立的各式小型店铺还是为这条老街保留了一些商业气息,只是少了一份浮华,多了一份市井。最热闹的一段在唐家巷一段,华灯初上时的这里形成摩肩接踵的大排档,美食脍炙人口,形成另一种风景。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