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老街故居

汉阳曾有个"洋油帮"

发布时间:2008-03-19 14:51:51

  由汉阳高公街闸口进入南岸嘴,曾经有车水马龙的小都市——洋油帮。几年前南岸嘴改造,洋油帮也从地平线上消失了,但它的历史还留在很多人的心间。

  洋油帮并非指什么帮会,而是一个地方。八十多年前,汉阳双街有一家专营洋油(旧时对煤油的称谓)的老字号邓盛茂,其女儿邓燕琴在印尼做大生意,与太古洋行的人比较熟。经她联系,老板邓盛茂就做起了太古洋行产品在武汉的代理商。那一带的街坊原使用的是菜油灯,条件好的使用洋蜡烛。但洋油灯使用起来远比菜油灯和洋蜡烛安全。日久天长,使用洋油灯的人就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大,邓盛茂的洋油生意很快兴旺发达起来。洋油由外地入店实有不便,那时节还没有汽车,陆路运输不行,只有走水路。双街、外河以及高公街一带的码头不让邓老板的洋油从码头上岸。为了进货畅通,只好自己开了一个码头。洋油帮码头是用大麻条石砌成的阶梯,气势非常宏伟。码头的兴建带动了这一带的繁华,有的船民上岸,当起了码头工人,还带来亲属,便用芦席、稻草搭的茅棚“安居乐业”。最早上岸的是汉川船民,后来沔阳、天门、洪湖等地也有不少来此定居。码头是专为邓盛茂搬运洋油之用,久而久之,这一带码头工人和在此常做生意的商人习惯上称此码头及周边地区为洋油帮码头。

  汉阳铁厂还在时,曾修建了一条洋灰路(即水泥路),从国棉一厂的原大门开始,到高公桥为止,全长近四百米。这可能是武汉最早的一条水泥路。水泥路南面连着一条铁路,北面一直到河边。那是一片空地,原是汉阳铁厂倒炉渣的地方。随着洋油帮的繁荣,路北面开始有人修建房屋。最早在此做房子的是徐秋云,他所建的是一栋二层楼,位置就在水泥路北面的最东头。老人们习惯称徐秋云茶楼。紧靠徐秋云茶楼的四栋二层楼,为汉阳人冯么所建。日本人侵占汉阳之前,冯么将这四栋楼房变卖后去了香港。有一姓曾的汉川大户人家随船来此地后,在水泥路北面的中段建造了一栋当时最大的二层茶楼,占地少说有二百多个平方米。一楼是大众茶楼,晚上除卖茶外还有人讲评书,且什么人都可以去喝茶、听评书。楼上则是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上去喝茶。老人们称此茶楼为曾家茶馆。当年来洋油帮定居的人,汉川人最多,特别是姓吴的,他们在此组织了一个吴家帮。来曾家茶馆二楼喝茶议事的多数为汉川人。笔者小时候隔壁有一位叫吴汉清的老人,他曾经是吴家帮的师爷(律师)。日本人侵占汉阳后,强行将长江边的大片民房拆除,逼得一些居民在水泥路两边重建新房。 笔者的父亲当年就是由汉公巷(今晴川桥汉阳段引桥的东面)拆迁后,在水泥路北面建的房子,原为洋油街六十六号。随着水泥路两边房子增多,且这条水泥路还是洋油帮的“主干道”,这条街慢慢地热闹起来。

  抗日战争时期,洋油帮经历了最为惨烈的一幕。曾家茶馆后面靠河边有一个菜场,日本人侵占汉阳之前,常有日本飞机从天空飞过,人们都去看“热闹”。过了几天,又有日本飞机由东向西飞,许多街坊照样去看“热闹”,当时正是买菜的人最多的时候。结果炸弹从天而降,叫人防不胜防,买菜的、看“热闹”的死伤无数。菜场内几乎分不清哪里是人肉哪里是猪肉。可怜有一姓林的一家三代人在那一次空袭之中全部被炸死。后来只要警报一响,洋油帮的男女老少拼命地逃上龟山。日本人侵占汉阳后,日本人、汉奸、五狼神人(指地痞、流氓)在这里无恶不作,坏事做尽。日本人投降后,国民党也是对这里的街坊进行抢掠。直到解放后,洋油帮才获新生,这地方正式命名为洋油街。

  上世纪50年代初,洋油帮年轻的居民大部分被招入国棉一厂,还有的被划业和搬运站招收。那时节工人吃香,人们欢天喜地。这条四百多米长的水泥路,两边的商铺一家连着一家。卖油石灰的铺子最多,大小有一二十家,大部分集中在街的西头。卖船上用品的、打铁的则在小河边。七八家理发店、二家照相馆、十几家茶楼、九家租书店、三四家广货铺,还有那卖棉油的、卖洋油的……将这洋油街装点成了一个小都市。夜色降临,人们还来不及换掉工作服,就三五成群漫步于洋油街,所有店铺门前的洋油灯将整条街照得跟白天一样,工人、上岸买东西的船民,将整条街挤得满满的。卖吃的、卖小玩意的叫卖声,卖水饺、莲子米汤的梆子声此起彼伏,河里还有叫卖猪血的小划子,慢慢地将洋油帮居民及船上的人带入美满的梦乡。

  洋油帮紧靠汉水,历史上的几次大水使这里居住的街坊深受其害。1931年大水,洋油帮的房屋绝大部分随水而去,有来不及逃离的,就随房子一起被冲走。1954年,尽管洪水无情,但人民政府有情,只要谁家的房屋不安全,政府“强行”要你上龟山避难,龟山上靠南面的地方搭起了十几处巨大的棚子,安排避难的人居住,还能得到政府的救济物资和粮食。洪水退后,从国棉一厂原大门沿着洋油街直到南岸嘴搭起了三米多宽的板子桥,供人们生活和行走方便。为了让这一带的街坊免受洪水之苦,1954年大水过后,就在洋油街的水泥路面上筑起了防水大堤,从此这条水泥路永远离开了人们的视眼。1998年的洪水又让洋油帮受了一次苦难。为了让洋油帮的街坊永远不受洪水之苦,武汉市政府决定将洋油帮以及南岸嘴一带整体拆迁,至2002年洋油帮的历史宣告结束。从兴起、发展到结束,洋油帮全部过程不到八十年。李金文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