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介绍:�f年寺 文殊菩萨
【文殊】
(菩萨)Mañjuśr&imacron;,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揖�、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但当以右智左理,今违之,一依胜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义也)。
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
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此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师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种种之差别,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
法华文句二曰:“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
法华嘉祥疏二曰:“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累无不尽,称妙德也。”
西域记四曰:“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旧曰濡首,又曰文殊师利,或言曼殊尸利,译曰妙德,讹也。”
探玄记四曰:“语唤头为室利、吉祥、德等,亦为室利,故致翻译不同也。”
慧苑音义上曰:“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
【文殊菩萨】
文殊,梵名Man~jus/ri^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或谓其为已成之佛,如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过去久远劫有龙种上如来,于南方平等世界成无上正等觉,寿四百四十万岁而入涅��,彼佛即今之文殊师利法王子。或谓其为实在人物,如文殊师利般涅��经谓,此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生时屋宅化如莲花,由其母之右胁出生,后至释迦牟尼佛所出家学道。此外,亦有说文殊菩萨为诸佛菩萨之父母者。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所乘之狮子,象征其威猛。
有关文殊菩萨之净土,于经典记载说法不一。据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下、大宝积经卷六十文殊师利授记会载,此菩萨自往昔那由他阿僧�o劫以来,发十八种大愿,严净佛国,当来成佛,称为普现如来,其佛土在南方,号离尘垢心世界、无垢世界、清净无垢宝置世界。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等亦有相同之说法。又据新华严经卷十二如来名号品载,过东方十佛刹微尘数之世界有一“金色世界”,其佛号为不动智,此世界之菩萨,即称文殊师利。华严宗称东方清凉山为其住所,而以我国山西五台山(清凉寺)为其道场。
于密教胎藏曼荼罗中台八叶院中,呈金色童子形,头有五髻,左手捧青莲花,上立五股杵,右手持梵箧。密号吉祥金刚,三昧耶形为青莲花上金刚杵。胎藏界曼荼罗另设文殊院,以文殊菩萨为中尊,又称五髻文殊,密号吉祥金刚、般若金刚,三昧耶形为青莲上三股或梵箧。形像为童子形,身呈紫金色,顶有五髻,右手仰掌,指端向右,左手执青莲花,上立三股杵。由其真言字数之不同,有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等区别。
在印度、西域等地,有关文殊信仰之记载甚少。我国自东晋以来,崇信文殊之风渐盛。据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六载,唐代宗大历四年(769)由不空三藏之奏请,敕令天下佛寺,食堂中除宾头卢尊者像外,另安置文殊菩萨像,以为上座。现今敦煌千佛洞中存有文殊维摩变、文殊普贤像、千臂千钵文殊师利等之壁画及绢本画。[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阿�^世王经卷上、菩萨璎珞经卷四四谛品、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二十九菩萨住处品、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卷二普通真言藏品、卷四密印品、大智度论卷一、卷一○○、大日经疏卷五](参阅“文殊信仰”1425)
(来源:佛教艺术欣赏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