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州四雕

徽派刻书

发布时间:2012-03-16 13:44:31

  【徽派刻书】刻书流派名。明中期以后,徽州商业势力日趋增强,并逐渐进入刻书行业,依靠雄厚资本、徽籍士绅和盐商的强力支持,使“徽派刻书”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一大派别。书商遍及大江南北各地,伴随书商而问世的刻工更是数不胜数。据史书记载,明代嘉靖(1522—1567)以前,歙县已经“刻铺比比皆是,时人有刻,必求歙工”,万历以后,发展更为迅猛,明人钱泳说:“雕工随处有之,宁国、徽州、苏州最盛,亦最巧”,他们不但在本地刻书,而且奔走四方,其中很多人子守父业,累世以此维生,故而徽州刻工人数多,足迹广,技艺精。“徽派刻书”精品甚多,吴勉学所刻《二十子》中《庄子》和《楚辞集注》、吴继仕所刻《六经图》,其精审常使书贾剜改冒充宋本,至于大盐商鲍廷博所刻《知不足斋丛书》,无论在网罗遗佚,校勘精湛,刊刻精良方面,均为学者们所推崇。徽州刻书家们对刻书技艺的推陈出新也作出了贡献,明代万历以后,刻书字体出现的横细竖粗(长方体)的嬗变,其渊源即出于徽刻。“徽派刻书”对保存古代典籍,传播民族文化,推动我国雕版印刷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来源:黄山旅游文化大辞典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