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俗文化

戏曲文化

发布时间:2012-10-17 09:46:51

  商丘的戏曲文化十分独特。在商丘戏曲文化方面占统治地位的是豫剧,如果在商丘城镇的大街小巷行走,不管走到哪里,在耳边回响的始终是那大腔大调的河南梆子腔。清乾隆年间,梆子戏传入商丘。由于受民风民俗、语言及乡土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河南东路梆子”——豫剧豫东调。豫剧豫东调曲调高亢、激越。女声唱腔明快、花俏,男声唱腔粗犷、大气、豪放,集中体现了商丘人坦荡、直率的性格。除豫剧外,在商丘这块土地上广泛流行并大行其道的还有二夹弦、曲剧、四平调曲子戏、大油梆、落子戏、评词、琴书、坠子、大鼓、大铙、武老二、京韵大鼓等。四平调是在商丘诞生、商丘所独有也只有在商丘才能听到的地方戏,是文化和戏曲“特产”。四平调根据花鼓男女艺人多用本嗓演唱,曲调四平八稳的特点及花鼓中原有的“平板调式”,借四平八稳之意,依“平调”之称,各取一字定名为“四平调”,其代表作有《小包公》和《陈三两爬堂》等。

    四平调

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在表演(图片来源:大河网)

    

(图片来源:大河网)

    商丘四平调是全国稀有戏曲剧种之一,现仅存于商丘。它是一种说唱艺术,由两人演出,男演员身挎花鼓,腰系彩绸;女演员古装粉面,头戴绣球,足踩高跷。两人边歌边舞,活泼风趣。 商丘是四平调剧种的发源地,商丘市四平调剧团是这一剧种的创始团。四平调剧团曾在全国基本绝迹,商丘市梁园区四平调剧团也停演20年。2004年,商丘市四平调剧团被列入河南省首批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正式恢复演出。 (大河网 《商丘四平调》

    2008年,商丘市四平调剧团的邹爱琴、拜金荣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承担起传承保护四平调剧种的重任。 

    创始于商丘市上世纪40年代的四平调,由苏北花鼓演变而成,因曲调“四平八稳”、板式多以平调为主而称为“四平调”,在豫、鲁、苏、皖一带深受群众的喜爱。2006年5月,四平调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商丘报业网—商丘日报)

    相关报道:四平调:稀有剧种的生死之搏

商丘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