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商丘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求真务实,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问题,认真落实国家、省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夯实 农业发展基础,坚持工业立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总体上呈现出经济总量显著增加、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的态势。2009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32.9亿元,与1978年比较,年均增长10.6%;人均生产总值13264元,与1978年比较,年均增长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4亿元,与1978年比较,年均增长13%;支出完成151.1亿元,与1978年比较,年均增长1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15元,与1978年比较,年均增长16.9%;农民人均纯收入4054元,与1978年比较,年均增长13.2%。商丘市是国家著名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粮食储备基地。粮食、棉花、油料、烟叶、水果、林木、畜牧产品品种多、产量高、质量优,享誉全国。商丘市是国家粮食主产核心示范区。常年粮食产量在100亿斤以上,占全国的百分之一强,占河南省的十分之一强,被称为“豫东粮仓”。这里还是煤炭能源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煤炭储量达100亿吨的永夏煤田为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结合部,是河南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商丘地处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发展中地区的过渡地带,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所形成的三个“十”字交汇,使商丘成为豫、鲁、苏、皖接壤地区的黄金交通枢纽。上海至德国法兰克福的光纤通讯电缆与京九光缆在商丘垂直交汇,西安至连云港的1800路同轴电缆穿境而过,可提供近万条国际国内通讯电路,构成了规模宏大的通讯网络。“十一五”期间还将建成军民合用机场和通往华东的沱浍河航运,届时,商丘将成为集铁路、公路、民航、内河航运为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城市。
近年来,商丘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农业、发展工业、繁荣第三产业的发展方针,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自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的历史性转变后,到2009年产业结构比例为26.2:44.7:29.1,又实现了从“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突破。农业形成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全市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占夏粮总面积的77.4%,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33.6%;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的38.3%,工业经济成为发展的有力之撑。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煤电及煤化工、铝及铝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四大支柱产业。服务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2009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0.6亿元,三产首次超过一产,文化、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等快速发展,全市现代物流体系逐步建立,成为全省5个物流城市之一。
商丘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