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名人与武汉

“种豆得瓜”张之洞

发布时间:2013-03-01 13:30:04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偏偏有人“种豆得瓜”,他就是督鄂18年的清代重臣张之洞。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视察武汉时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一代伟人毛泽东1962年曾强调,“谈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19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和洋务兴办的近代工业,首先在粤、闽、江浙及上海、天津等滨海地区出现。紧跟倒汉口开埠,英、法、俄、德等西方列强建立码头、厂房和租界区的洋楼。

  要是说,武汉近代工业是侵入华中地区的西洋人启动的,那么,武汉近代工业的大规模展开,就是中国人自己,领军的就是张之洞。“兴实业、办文教、练新军”是他的三大洋务实绩。张之洞督鄂18年(1889—1907年间,除二次暂署两江总督,一次赴京修订《学堂章程》外,始终在湖广总督任上),奠定了武汉近代工业化的基础,他办洋务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哪晓得“种豆得瓜”,客观上培养了

  清王朝的掘墓人,培植了武昌首义、全国响应的物质基础。

  武汉,能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张之洞功不可没。

  张之洞是晚清重臣、洋务派代表化人物之一,以“中华为体,西学为用”为思想基点,推新政,兴实业,练新军,办教育、修铁路,风生水起。

  张之洞在武汉的倡导和作为,使武汉在20世纪初便享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成为“驾乎津门,直追沪上”的大都市,直至后来赢得“大武汉”的称号。

  修长堤,汉口面积扩大了几十倍。光绪三十年(1904年),年近七旬的张之洞在主持修筑好武昌南北两条长堤之后,筹划出80万两白银,修筑了全长34华里的“后湖长堤”,一举解除了长期威胁汉口市民的后湖水患,不仅守住了汉口的百年繁华,同时也将汉口的面积扩大了几十倍,将汉口变成“大汉口”。

  筑铁路,武汉成为九省通衢。张之洞因修芦汉铁路调到武昌。在他的主持下,历经7年建设,跨越1200余公里,从北京到汉口的芦汉铁路全线建成。这条铁路的开通,对武汉城市的近代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不仅在整体上改变了武汉在近代中国经济中的格局,而且推动了武汉商贸的发展,带动了汉口城市建设,使武汉成为九省通衢。

  今天的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就是这一时期铁路建设的见证。

  建铁厂,武汉成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发祥地。张之洞兴办实业,使武汉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工业重镇。一百多年前,他在武汉创建的汉阳铁厂,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亚洲第一家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它的建成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武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发祥地。

  建于武昌滨江的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纺织厂布纱丝麻四局,集纺纱、织布、纺丝、纺麻于一体。“布衣兴国,蓝缕开疆”,张之洞为织布局题写的楹联,道出了富民兴国的怀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略分洋利”的目的。武汉由此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个轻纺工业中心。

  “以南皮造楚才”,奠定武汉教育重镇基础。兴师重教,使武汉一跃成为全国教育重镇,这是张之洞督鄂期间留给武汉的一笔精神财富。1903年,我国第一个幼稚园在武昌诞生。

  张之洞起宏于江汉,开启了武汉城市近代化的大幕。“近代武汉之父,泽被百年江城”。

  武汉市委书记杨松评价张之洞: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武汉对外贸易额连续42年位居全国第二,18年位居第三。当时的武汉,被洋人称为“东方芝加哥”。

  1907年,71岁的张之洞缷下督鄂18年的重任,奉调入京。一座城市对一个人的纪念从此拉开序幕:

  张之洞离鄂不久,其门生及文界人士为其筹款修建风度楼,后改名奥略楼;1909年,张去世,其军界学生又在蛇山为其建抱冰堂。

  上世纪30年代,官方将位于武昌紫阳湖畔一条马路命名为张之洞路。1934年,一座以“张公亭”命名的别致纪念亭成为中山公园的重要景点……

  纪念张之洞的胜迹遍及武汉三镇,并经历了岁月的检验。

  在武汉民间,人们更是以各种形式怀念张之洞。当年张之洞主持修筑的后湖长堤大解汉口水患,民间感怀此事,将之称为“张公堤”。

  (摘自张幼明著《咵武汉》)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