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方言民俗

武汉人的礼性

发布时间:2013-03-01 12:45:37

  武汉虽说是“码头文化”,但“歪江湖正道理”,武汉人礼性还是蛮大。有“摇窝里的爹,白头发的孙”(萝卜不大,长在辈上)的说法。冇得礼性,还叫人么?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武汉人讲礼性,在言语上蛮多讲究,见面打招呼问好:“您俩吃了冇?”在厕所里碰倒了不好问吃了吗,就变通一哈:“您俩还扎实唦?”沈远义先生说,武汉话的“您俩”,读音跟普通话的“您俩”差不多,但不是普通话里的“两个人称‘您俩’”的意思,而只是尊称。武汉人蛮爱“您俩”前,“您俩”后地叫。要是对长辈说话时只说“你”而忘了“您俩”,少不了挨蹭:“哪个跟你你呀你的?冇得一点礼性!”

  除了“您俩”,还有“朗格”。把“朗格”跟你连用,就变成了“您”了,尊敬中带有亲切。“八月十五吃月饼,喝热茶,谢谢你朗格”。这种用黄陂话“别”出的幽默,武汉人哈懂。

  武汉人从吃喝拉撒到交朋结友,礼性都要到堂。酒桌高头蛮多讲究,有“席不正不坐”的说法,不能瞎来。坐桌子要按尊卑贵贱,辈份大小,职位高低,远近亲疏和酒席的“主题”有序安排,搞得不好就会掀桌子走人。酒席分主席、陪席;酒桌高头分上席、下席(坐上席的人还得“假讲礼”谦让一哈),下席(也叫“菜口”,上菜的口子)有一个专门管倒酒、上菜的人,叫“席长”(客人招呼得满不满意,席长的关系蛮大)。实在不好安排,就只好说“四方为大”,免得客人见怪。

  在武汉人的预算里总有一笔钱是可以无限开销而不心痛的,那就是“面子钱”。结婚要大办喜筵、家里添丁、孩子升学也要大肆庆祝,至于过年过节,那更是“争面子,比花钱”。屁里屁气,是冇得人缠的。武汉人爱说“周情搭礼”,“情周”才能“礼达”。

  武汉人走亲访友不兴空手大巴掌,多少要带点礼物意思哈子(礼轻情义重唦),既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也表明您俩的礼性大,不然就会说你不晓得事。遇倒街坊邻里,亲朋好友,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熟人”有么事也不能装马虎,要“凑分子”,图个热闹,礼性到堂。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是礼仪之邦,武汉更是“礼多人不怪”。像么事拜礼、婚礼、丧礼、年礼、节礼等“旧礼”,规矩蛮多,重在一个“敬”字。好在“码头文化”所积淀出的“市井文化”,让武汉人雅而不做作,俗而有韵味;好狂傲而留一丝谦卑,好摆谱而不忸怩作态,讲礼数而不善虚伪。要不,江湖乱了套,那还叫武汉人?

  (摘自张幼明编著《咵武汉》)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