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管过生日叫“过生”;做寿叫“做生”。
托个人胎来到这世上到克回,以五十岁为界,之前的“做周岁”、“做十岁”“成人典礼”,是大人为伢们过;之后的“做五十岁”、“做六十岁”、“做七十岁”,是伢们帮大人做。每年的生日(叫“散生”),可过可不过。
从娘胎里出来的第一个“过生”,是“做周岁”(酒席前,要让毛毛“抓周”,预测前程)。接着是“做十岁”(儿子伢叫“长尾巴”),“做九不做十”,叫“男虚女实”(儿子伢在满九岁进十岁时做;丫头十足岁才能做)。之前,还有些像么事“洗三朝”(毛毛出生的第三天)、“做九朝”(第九天)、“做百日”(一百天),虽不算“过生”,也看得蛮重。
吃了十岁的饭,青年“过生”又不同:过去,丫头到15岁生日这天,就算是成年了,稍微讲究点的人家,“过生”是蛮隆重的(有挽发簪发的一套程序,叫“及笄”);儿子伢20岁时也有一套这样的程序(叫“加冠”),蛮像正暂的“成人典礼”……
在武汉虽有“男不做三(十),女不做四(十)”的风俗,但据武汉学者顾亦斌先生讲,过去也有穷赋了极的公子哥们,趁父母不在,干脆自己跟自己“做生”,把“过生”当成聚财的手段,做“三十大庆”,于是就有了“有钱可大三十岁”(也叫“打秋风”)的笑话。
老人“做生”也讲究“男做虚女做实”(男将逢九,女将足十),只能做五十岁(叫“正生”)、六十岁(叫“大庆”)、七十岁的“整生”(希望老人健康长寿,叫“望生”);忌讳“做八十岁”(做七不做八,做八拿刀杀)。老汉口有钱有势的做完五十岁的“正生”,每年还要做“散生”敛财,所以有“婚丧赔钱,过生赚钱”的说法。
过去“过生”习惯过阴历(农历),老人那天叫“寿星佬”,迁桌子摆的酒席叫“寿宴”,寿宴前每人要吃一碗面叫“寿面”。早在汉武帝时,就有人认为寿命长短与人中长短有关,人中长短取决于面孔长短,而面条正暗合了“面长”,长寿面由此而来。面条长,有“绵绵不断长寿”的意思。
正咱只准生一个,生活条件好了,伢们看得都蛮干贵,就是“散生”也不马虎,除了吃寿面、吃蛋糕、点生日蜡烛、唱生日歌外,还有蛮多别的板眼。相反,正咱有的老人却看得蛮穿,不愿“做生”。
(摘自张幼明编著《咵武汉》)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