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城史趣闻

“天下之中”大武汉

发布时间:2013-07-11 14:36:01

  北京在北边,广州在南边,西安在西边,上海在东边,武汉在中间(音肝)。

  地理位置:东经113º41′—115º05′;北纬29º58′—31º22′。武汉是一个中纬度城市。

  武汉人既不算南方人,也不是北方人,只能叫他们武汉人。拣好听的说:“天下之中”大武汉;自己遭鄙自己时也爱说“不东不西,不是东西”。

  要说兰州是中国自然地理中心,武汉就是中国经济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中心。

  “居中独厚”的武汉是真正的“国之中”、“天下之中”,是中国经济文化大“棋局”中独一无二的“天元”之位。

  三国时,司马懿称武汉一地是长江的“心喉”。 武汉地处中部腹地,背靠中原,南望湖广,西依巴蜀,东连皖赣。中国“十八行省”大半在武汉周围,距其省会城市均在1200公里左右,飞机航程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到长沙、南昌、郑州还近些,因而具备维系四方的纽带作用,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皆看重武汉的独特地势形胜。

  可“武汉自古不帝都”。《吕氏春秋》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据此有人提出武汉原本该当首都,而且历史上也曾经好几次差点儿当成首都。如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就打算迁都武昌,最终遭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臣民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1926年,中央政府由广州迁移武汉,武汉曾一时成为“首善之区”,翌年,宁汉分裂,汪精卫的武汉临时政府和南京的蒋介石唱对台戏,可惜未成气候。抗战期间,武汉亦当过战时首都,但因武汉的失守,重庆成为“陪都”。

  在全国所有的城市中,曾被冠以“大”字的,哈在长江边。高头是重庆,底下是上海,中间是武汉。大武汉之名,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质和精神。上世纪的1938年,全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抗战精神,共同发出“保卫大武汉”的钢铁誓言。大武汉之名,从此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在武汉的历史上,曾有过许多辉煌的篇章,曾升起不少耀眼的明星,也曾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1到5万年前,“汉阳人”就生活在长江汉水边;新石器时代,武汉先民就遍布两江四岸;4200年前,大禹治水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格局,大禹是武汉的“城市之父”;3500年前,南下的商人兴建了商代古城盘龙城,留下了武汉的“城市之根”; 2300年前伯牙在汉阳边巧遇知音;2200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在武昌东湖行吟泽畔;1800年前三国时孙权在武昌建城,刘备在磨山郊天;1000年前唐代诗人崔颢写下咏黄鹤楼的千古绝唱,李白记录了“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奇观;800年前民族英雄岳飞屯兵武昌,写下雄魂一尘不灭的《满江红》;90年前,武汉一呼天下响应,这座城市的军民用枪声成为千年帝制的终结者……

  如果说,商代盘龙城、先秦楚文化,是武汉城市最早的根脉的话,那么有三段历史,构成武汉由内陆腹地传统城市发展成为开放的现代化大都会的根脉:一是1861年的汉口开埠,使武汉被动地嫁接上西方现代文明的枝叶;二是武汉近代城市之父的张之洞在武汉办洋务,使武汉奠定了早期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三是武昌首义使这座古老的城市有了新的时代精神(武昌首义是武汉现代城市之根,城市文化之魂)。

  武汉处于中部,但不能有“中游”思想。荆楚先人古时就有“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抱负,无论是两千多年前的“亡秦必楚”,还是1911年武昌首义的“亡清必楚”,无不说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信念和不甘人后、后来居上的“赶超”精神。

  地处“国之中”的武汉,“融合东西、承接南北”,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超级大城市。

  (摘自张幼明编著《咵武汉》)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