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春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从春秋战国起,先后有20代楚王建都于荆州的纪南郢城,其文化影响波及今天武汉在内的广阔的江汉大地,形成了瑰丽斑斓的荆楚文明。
楚国是在中国旧中国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楚文化在民族心理层面的特征是崇火尚凤、新鬼好巫、天人合一、力求浪漫;楚文化的物质方面主要表现为青铜器、漆器、木器、丝织、刺绣、帛画、壁画及编钟、琴弦、轻歌曼舞、祭祀膜拜等民俗。
正咱选几件堪称国宝的国家一级文物,讲哈子那逝去两千多年的楚国故事。
铜升鼎:见证“楚王好细腰”
铜升鼎是一种青铜礼器,青铜礼器就是古代礼制的物质标志,是贵族统治地位的象征。商周时期,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升鼎的数目和鼎内所盛食物都有严格的规定。
这件铜升鼎发掘于荆州天星观二号墓,该墓是目前发掘的等级最高的楚墓。该铜升鼎的特点是形体呈细腰状,通耳高62.5厘米,高45.7厘米。这种升鼎仅限于楚文化区内的大型楚墓中有发现,是具有典型的楚文化特征的重要器形,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束腰、平底、外撇耳,腹周有攀附兽。束腰是对鼎这一传统器形最大胆的突破,它的产生反映了楚人对灵巧、生动的喜好,也容易让人联想到“楚人好细腰”的楚俗。
楚王好细腰。楚灵王喜欢在上朝时看到臣子们有个如杨柳般婀娜多姿的细腰身,他认为只有这样才叫赏心悦目,能使满堂生辉。有些生得苗条柔弱的大臣还因此受到了楚灵王的赞美、提拨和重用。这样一来,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为了赢得楚灵王的欢心和宠信,便千方百计地实行减肥,拼命使自己的腰围变小。他们不约而同地注意节制饮食,强迫自己一天只吃一餐饭,为此经常饿得头昏眼花也在所不惜;有的大臣更是摸索出了一套快速减肥的绝招,那就是在每天早晨起床穿衣时,首先做几次深呼吸,挺胸收腹,然后将气憋住,再用宽带将腰部束紧。经过这样一番折腾之后,许多人便渐渐失去了独立支撑身体的能力,往往需要扶住墙壁才能勉强站立起来。如此这般,经过整整一年的折磨以后,楚国的满朝文武官员们全都变成了面黄肌瘦、形容枯槁、弱不禁风的废物,这又怎么能担当得起治理国家、保卫疆土的重任呢?
由于细腰的主体异化成女性,从“楚王好细腰”的典故又衍生出一个子典故:楚腰。汉以后的证词使用“楚腰”这个子典故时,不再含有“当权者的爱好引导时尚潮流”的比喻意义,而仅用来形容女性细小的腰身。
陶祖:反映古代生殖崇拜
这件陶祖上口径11.6厘米、高70厘米;下口径19.2厘米、高96.4厘米。陶祖分上、下两部分套接而成,造型抽象、比例夸张,显示了一种原始宗教的神秘性。陶祖反映了楚文化中古代生殖崇拜,出土时,陶祖相互套接,集中排放,横置于地。
早春二月“云梦会”。在战国时代的楚国,当时有一种类似后来庙会的习俗,楚人俗称“云梦会”。楚人每年到了早春二月,就在神庙附近举行盛会,会合中的青年男女,让他们欢游作乐。只要双方都玩得情投意合了,就可不必举行什么仪式,自由地去结婚,把星月交辉的天空做帐子,把青草如茵的大地做床榻,任何人也不能干涉他们这种活动。这大概就叫“天作之合”。在盛会的期间,还有祀神的美妙的音乐、舞蹈,让男女们可以尽情地欢乐。至于那些结了婚却没有儿子,也纷纷来到神庙,求神赐给他们儿子,于是这婚姻之神又兼了送子娘娘的职务。当时楚国祀高媒的地方就在今天的云梦。在神坛上面,照例总要竖一块形似男性生殖器的石头,人们对于这块石头非常尊敬,它就是“祖”。
神人头像:荆楚有美玉
这件神人头像玉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晚期,头像雕于一块三菱形玉片上,玉的反面内凹,正面呈菱形,长3.7厘米,宽3.6厘米,在天门市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玉为黄绿色,表面有白色斑。采用浅浮雕、钻孔、抛光等技法制成。人面五官清晰、匀称,技艺水平较高。耳上方有弯角形饰物,耳垂部穿孔,口中露出两排牙齿,口角有上下两对獠牙。下颌较尖削,略向前伸。颈部有一道细凹槽。从头顶到颈底有一纵向穿孔。这件头像应是为古人所敬畏的神人。
和氏璧的来历。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外表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果然有一块宝玉。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因为是卞和所献,所以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为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望山沙冢现神剑
1965年12月,在荆州地区距楚国郢城都纪南城故址7公里处的望山沙冢一号墓里,考古工作者在墓主棺内人骨架的左侧,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峰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线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锐的11道同心圆圈。在这把锋利无比、精美绝伦的青铜剑的剑身一面近格处刻有两行鸟篆铭文,共8个字。考古工作者在现场没有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初步释读出剑铭中的6个字为“越王自乍(作)用(剑)”。
此剑的出土,震动了海内外史学界与考古学界。后经郭沫若、于省吾、唐兰、史树青等著名学者切磋研讨,一致公认,剑上的8个铭文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至于越国的宝剑何以流传到楚国,还是一个未解的历史之谜。
(摘自张幼明编著《咵武汉》)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