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澄中 高光菊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蛮多人都习惯将这个节日叫“中国情人节”,确切地说应该叫“中国爱情节”。
七夕源于一个凄楚动人的神话故事,说的是天上的织女与人间的牛郞互相爱慕,结成夫妻,后来却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二人化成牛郞星、织女星,分隔在天河两岸,只能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天河上的鹊桥相会。说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一种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还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感情。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七夕节、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有蛮多节日习俗,如乞巧、晒书、晒衣、拜月、听悄悄话、储水、洗头等。另外还有蛮多别的叫法,如双七、香日(俗称这天牛郞织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巧夕、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乞巧、赛巧为主要活动,故称女节、也称女儿节、少女节)、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上个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每逢“七夕”前后,武汉京剧舞台上都要上演应景剧目《牛郞织女》,即《天河配》,也叫《鹊桥会》。
故事讲的是,王母娘娘名下一年轻貌美的织布女工私自下凡,与替人放牛为生的青年—牛郞相爱并结成夫妻。王母娘娘闻讯后派遣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并用神针划断天桥阻止两人相见。路见不平的鹊王率领众鹊鸟搭成了一座鹊桥,让牛郞织女见了面,并迫使王母娘娘应允每年“七夕”允许牛郞织女相会。
解放初期,我国有许多夫妻因为工作需要而分居两地,这种情况亦被称为“牛郞织女”,当时政府给予了这样的夫妻每年为期一个月的“探亲假”,并报销来去的费用。直到1956年全国干部的大调动之后,这样的情况才逐渐减少。
《天河配》这一剧目早年曾由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其中特有“摆灯”一场戏。后来京剧“坤伶三杰”之一的“程(砚秋)派”第一继承人新艳秋,也演出过《天河配》中的织女。上世纪30年代前期,汉口新市场(正咱的民众乐园)演出《牛郞织女》时,采用了机关布置,真牛上台,唱腔“五音联弹”蛮好听。饰演牛郞的是著名京剧小生葛次江,他是江苏省南通伶工学校的高材生,也是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先生的高足。饰演织女的是四位著名的坤旦演员:朱雅南、金刚钻、白玉凤和“关派”创始人关肃霜的蒙师雪艳香(后名新艳云)。金牛星则是由著名花脸演员蒋宝印饰演。百鸟大王的扮演者是著名武生李顺来。这出集聚了众多名家的好戏为“汉派”京剧的经典之作,在京、津、沪、汉四大京剧城市中堪称首位。
之后刘奎英编演了“二本”《天河配》,讲述牛郞织女的儿子学到一身好武艺(刘在剧中扮演这一角色,并表演了他的“双鞭”绝技),挂帅与外族喜马拉雅王(由赵燕侠的父亲、二路武生赵小楼扮演)交战,取得胜利。赵小楼在“二本”《天河配》中还与头牌花旦林曼云所饰的王妃大跳“双人舞”。最后,牛郞、织女招他们的儿子上天。刘奎英用右手拉着绳子“上天”时不幸食指被夹在滑轮之中,锣鼓声中他的呼救无人听见,等到大幕落下,刘已昏迷,右手食指被轧断,从此不能再演“双鞭”绝技了。
而上世纪40年代末,同样在汉口新市场的大舞台,武生泰斗王少楼与“标准猴王”李仲林合演了《牛郞织女》。王扮演牛郞,李扮演鹊王,著名花衫李慧芳扮演织女。此剧剧情巧妙曲折、人物鲜活生动,并专为牛郞设计了不少武打场面。在共同对付天兵天将时,“牛郞”与“鹊王”各自拿出绝技,王少楼的三节棍、李仲林的宝剑入鞘等看家本领设计新颖难度高巧,让人大饱眼神。
除了京剧舞台,上世纪40年代初时汉剧名红生陈春芳曾在汉口汉正街长乐戏院演出汉剧《牛郞织女》。解放初期著名男旦关啸彬、著名小生钟惠然等分别在武汉楚剧院、光明剧院演出《牛郞织女》。
至于武汉的岔巴子田克兢在上世纪末,用黄陂话表演的独角戏《鹊桥热线》,让武汉人笑破肚子,都能憋倒黄陂话模仿几句《鹊桥热线》豆里的台词,那又是后话了。
(摘自张幼明编著《咵武汉》)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