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五,字馨山。1902年7月4日出生于朝阳县六家子乡八家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 24年到宋哲元部当学兵,后入热河白凤翔部任排长、少校连长。1929年奉、俄"中东路战争"爆发,被调往黑龙江密山驻防,与苏军作战有功,升任上校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奉命撤入关内,先后在河北、陕西和甘肃等地驻防。1934年刘桂五又被选入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受训。1935年,蒋介石成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调东北军到西北与共产党军队作战。刘桂五对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强烈不满,曾向张学良请求率领500士兵回热河抗日。
1935年冬,东北军经整编成立了骑兵军,军长何柱同,副军长黄显声。黄显声是东北军中赞成抗日主张、最早靠近中国共产党的爱国将领,在他的周围有一批中共地下党员,裴金波就是其中负责人之一。刘桂五在骑兵军上校团长任上,结识了共产党员裴金波和王再天,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赞成"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曾主动帮助和掩护过学生的爱国行动,使打死敌伪特务的几名学生免遭追捕。 1936年12月11日,"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召刘桂五等人商讨捉蒋事宜,决定由骑兵六师师长白凤翔、卫队二营营长孙铭久等人和刘桂五共同担负捉将重任。
1936年12月12日,刘桂五等人顺利完成捉蒋任务,12月14日便被张学良 提升为骑兵六师少将师长。
"七七 "事变后,组成以马占山为首的"东北挺进先遣军",骑兵六师划归挺进军建制。刘桂五率部在绥远前线与日军浴血苦战了八个月之久,屡挫敌锋。 1937年马占山奉命"警卫伊盟,兼守河防",拒敌人于黄河以北,当时刘桂五的骑兵六师战斗力最强。马占山部的发展壮大,使日寇惊恐异常,从大同、绥远、包头、百灵庙各地调集酒井、冈田等联队的日军劲旅和各地伪军实行围剿。
1938年4月15日,马占山率部迫近日军巢穴张北,日军调集4个师团迎击。双方激战五昼夜,马部给敌人以重创,但自己亦弹粮将尽,遂退入武川,以待整军再战。
1938年4月20日夜,马占山率部转到武川县黄油干子一带,21日拂晓,日寇将马占山部包围在黄油干子村。敌人100余辆汽车和50多辆铁甲车载着数千鬼子,又有33架飞机配合,企图一举歼灭马占山部,马占山司令部已陷入敌人重重包围。部队在黄油干子(今包头附近)渡河时, 已经脱险的刘桂五不顾自己安危,为了解救马占山,果断回军,刘桂五杀入重围不见马占山踪影,自己却接连被涌上来的日军围困,血战之际一发炮弹袭来,刘桂五翻身落马血染军服。当时卫兵们不顾一切奋身上前力图营救,日军见状,意识到刘桂五之重要,立即调集火力,向距刘桂五五百米处目标构成火力网,力图将其生擒,眼看卫士接连倒地,刘桂五大声呼喊,喝令卫士突围勿来相救。但卫士们用血肉之躯,为其筑起一道求生之屏障,危机中刘桂五自知伤重,恐连累他人,他举枪对准了自己。这位一生好枪法的东北汉子,举起那支弹无虚发的神枪,将枪口对着自己,射出了生命中最后一弹,不幸中弹殉国,年仅三十六岁。
5月22日,刘桂五遗体运到西安,西安各界成立刘桂五将军治丧筹备处。国共两党共同公祭这位为国殉难的烈士。
朝阳市台办供稿
朝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