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地处辽宁西部边陲。北与建平县、内蒙古宁城县毗连,东北及东与喀左县接界,西及西北与河北省平泉县相邻,西南与河北省宽城县、平泉县接壤,南与建昌县、河北省青龙县相连,东南与建昌、喀左两县搭界。地理坐标为北纬40°35′50"~41°26′6",东经118°50′20"~119°37′40"。南北斜长93.3公里,东西宽66.1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2%。
凌源[1]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矿藏50余种,其中石灰石、膨润土、铁、黄金等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采价值。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著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将中华民族文明史向前推进1000多年。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级旅游资源--热河生物群化石产地的核心地域,许多珍稀古生物化石被称为"惊世大发现",距城北十余公里的热水汤地热温泉,有"矿泉之花"的美誉。森林覆盖率50.8%,域内南部青龙河流域是省内面积最大的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前景。
凌源街景
二十一世纪初期,该市以加快推进"一主四化"进程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富民"、"城市牵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环境优化力度。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五年平均增长2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4%,五年平均增长3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6%,五年平均增长43.8%。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实现100亿元、27亿元,比上年增长34.2%、28.6%,五年平均增长29.7%、30.9%。
地名由来
凌源
凌源早期城东门--迎春门(现已不存在)
市名始于民国三年(1914年)。据《凌源县志》载:"凌源县治在前清(乾隆)五年设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改名为建昌县。民国三年春,省令准部咨,以江西省建昌府,故改建昌县以免雷同。凌源县知事孙廷弼以大凌河源出要路沟士金搭,谨援沁源洮源之例,呈请转咨准改凌源县,此定名之理由也。"由此可见,凌源市市名,是为避免原名建昌县与江西省建昌府重名,遂依大凌河发源地而命名。
历史沿革
据考古数据记载:
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即在该市境内劳动、繁衍、生息。
新石器时代,城北15公里处的牛河梁,"曾存在一个具有国家雏型的原始文明社会"。
商代属孤竹国地。
周初为燕国疆域,燕昭王十二年置右北平郡,该地属右北平郡。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于凌源东城安杖子村置县,名平刚,仍隶右北平郡。
汉,公元前202年,右北平郡移至平刚,该地成为郡、县两级治所。
东汉建武后,右北平郡治迁土垠(今河北丰润东南),该境为乌桓地。
三国时期,为魏地。
晋,初属鲜卑段部,后并入慕容部,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和北燕地。
南北朝时期,归北魏、北齐所辖。
隋,隶辽西郡柳城县。
唐,隶营州柳城县,后为厍莫奚、契丹地。
辽,为榆州(领和众、永和二县)、潭州龙山县(喀左白塔子)地,隶中京道大定府。
金,属和众、龙山二县地,隶北京路。
元,为和众县、龙山县和惠州地,隶大宁路。
明,为营州左屯卫和中屯地,隶大宁都指挥使司(治所今宁城黑城子)。永乐(1403年)后,大宁都司 南迁,此地被废弃。天顺(1457年)后,属兀良喻朵颜卫地。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为蒙古达颜汗后裔各部所辖。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为喀喇沁左翼旗地,隶卓索图盟。
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该境城关设塔子沟厅,隶直隶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撤厅置建昌县,隶承德府。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隶朝阳府。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江西建昌府重名,依大凌河发源于本境,改称凌源县,隶热河特别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隶热河省。
民国二十年(1931年),划出部分区牌,建凌南设治局。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日军侵入,建立伪政权,隶伪热河省公署。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凌源、凌南合并为建昌县,治所迁至今建昌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废县存旗,属伪喀喇沁左旗公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凌源光复后,建立县政府,隶属冀热辽区热东专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国民党军进占县城,建立县政府。
1947年6月,凌源县城解放。
1948年12月,热东专署被撤销,凌源县隶热河省。
1956年1月,热河省撤销,凌源县划归辽宁省锦州专区。
1959年1月,隶辽宁省朝阳市。
1992年2月14日,撤县设市,成立凌源市(县级市),仍隶属辽宁省朝阳市。[2]
行政区划
办事处
凌源城区
驻市府路西段,人口4.18万人,面积7.21平方千米,辖8个小区居委会、1个村委会:兴隆小区、南门外小区、花墙子小区、文化小区、分局小区、红卫小区、馨王小区、站前小区、城南村。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北街街道办事处驻北大街,人口4.18万人,面积11.27平方千米,辖8个小区居委会、1个村委会:光明小区、铁北小区、西街小区、粮市小区、金瑢多小区、天元小区、东环小区、铁西小区、城北村。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凌北街道办事处驻光荣路56号,人口3.15万人,区面积9.6平方公米,辖8个小区居委会、1个村委会:客车小区、鸿远小区、西一小区、西二小区、凌钢东小区、红山小区、鸿远小区、莫胡店小区、八间房村。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红山街道办事处驻庙东村,人口0.90万人,面积53.8平方千米,辖5个村委会:牛河梁村、葛沟村、建昌沟村、凌北村、庙东村。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兴源街道 办事处驻庙西村,人口1.18万人,面积28.88平方公里,辖3个小区居委会、3个村委会:底盘小区、配件小区、轻工小区、祝家营子村、朝阳沟村、庙西村。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东城街道办事处驻单家店村,人口1.32万人,面积49.13平方千米,辖3个小区居委会、7个村委会:安居小区、仪表小区、鑫泰小区、单家店村、高杖子村、瓦庙子村、五里堡村、东五官村、房申村、辛村子村。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热水汤街道办事处驻热水汤村,人口0.29万人,面积25.3平方千米,辖1个小区居委会:热水汤;1个村委会:热水汤。
城关镇街道办事处驻南大街,人口3.54万人,面积66.3平方千米,辖1个小区、7个村:康柠小区、西五官村、马场村、东山村、凌河村、十五里堡村、八里堡村、安村子村。实行街道管村体制。
三十家子镇 镇政府驻南街,人口3.73万人,面积196.00平方千米,辖1个小区居委会:龙泉;17个村委会:东坡子、北街、三道沟、北宫杖子、南街、北店、白家油坊、喇嘛洞、姜杖子、四道沟、八家、卧虎山、北宫、小孤山、裂山梁、头道沟、二道沟。
四官营子镇 镇政府驻四官营子,人口2.40万人,面积150.6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四官营子、东营子、窑上、后杖子、水泉沟、梅杖子、老杖子、大房身、两家、黄花沟、大老爷庙、下营子、葛杖子、小窝铺、汤杖子。
万元店镇镇政府驻万元店,人口2.22万人,面积138.3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老官营子、黑沟、大杖子、山头、铁匠炉、康杖子、佐杖子。
宋杖子镇 镇政府驻宋杖子,人口3.12万人,面积172.8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宋杖子、二十里堡、一家、翟杖子、侯杖子、西高杖子、平房、水泉、康官营子、范杖子、段杖子、北房身、同盛号。
刀尔登镇 镇政府驻北营子,人口2.76万人,面积187.7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北营子、南营子、头道河子、八道沟、柏杖子、南店、干沟子、烧锅地、三道沟、柴杖子、三道梁子、侯杖子。
松岭子镇镇政府驻松岭子,人口2.53万人,面积166.7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松岭子、碾房、岳杖子、南洼、东沟、大场子、尧阳杖子、荼棚、三皇庙、金黄岭、东道、柏树沟。
沟门子镇 镇政府驻沟门子,人口3.01万人,面积164.4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双庙子、胡杖子、碾房杖子、牛洞子、白石咀、沟门子、塔沟、北沟、老爷庙、老场子、二安沟、寺台子、钟杖子、毛杖子。
小城子镇镇政府驻小城子,人口1.8万人,面积75.4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小城子、杨大营子、肖杖子、嗏哈、大新房子、修杖子、乔营子、神仙沟。
四合当镇镇政府驻四合当,人口3.59万人,面积217.3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四合当、小马营子、大马营子、大汤沟、魁盛店、东大杖子、张家窝铺、爱马营子、玉皇庙、义和店、平地、杨树行、王家窝铺、楼上、五家子、郑杖子、张涵杖子、白庙子、温杖子。
杨杖子镇镇政府驻杨杖子,人口1.67万人,面积65平方千米,辖2个村委会:杨杖子、百牛群。
乌兰白镇 镇政府驻乌兰白,人口1.35万人,面积85.2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太平沟、边家梁、东山、哈叭气、五家、乌兰白、房身、七间房、蔡杖子、十二官营子。
刘杖子乡 乡政府驻刘杖子,人口1.18万人,面积8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王杖子、郭杖子、刘杖子、东房申、东干沟子、洼子店。
三道河子乡乡政府驻三道河子,人口2.00万人,面积171.3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大甸子、五道河子、三道河子、槽碾沟、榆树底下、白杖子、马杖子、西胡杖子、毛家店。
牛营子乡 乡政府驻牛营子,人口2.03万人,面积140.4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南水泉、郭家店、石杖子、太平杖子、平台子、老杖子牛营子、小北沟、半里杖子、烧锅杖子、白尺沟、西大川。
北炉乡乡政府驻北炉,人口1.91万人,面积107.7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何杖子、三合庄、北炉、南炉、水泉、槐杖子、桲罗树杖子、董杖子、三盛水永、大块地、马场。
三家子乡 乡政府驻三家子,人口3.57万人,面积233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宣杖子、盆子窑、党杖子、姑寺沟、双杨树、吴杖子、三家子、坤都沟、青山、西大杖子、老宫杖子、天盛号、河南、二道杖子、歪脖杖子、毛头坝、苏官杖子、双塔子。
瓦房店乡乡政府驻瓦房店,人口1.64万人,面积101.5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三家、兴隆沟、瓦房店、小榆树林子、申杖子、李杖子、大德庄。
佛爷洞乡乡政府驻佛爷洞,人口1.21万人,面积109.6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酒局杖子、金杖子、大河西、上店、小河西、佛爷洞。
大河北乡乡政府驻大河北,人口1.96万人,面积175.4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南刘杖子、杨树沟门、庙北、西郭杖子、榆树沟、大河北、黄土墚子、石洞沟、魏杖子、宋杖子、瓦房、西何杖子。
河坎子乡乡政府驻河坎子,人口1.45万人,面积132.7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河坎子、东庄、东沟、上杖子、唐杖子、北杖子、苏杖子、碾子沟、沙果沟。
大王杖子乡 乡政府驻大王杖子,人口1.40万人,面积102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李家营子、草篓沟、冯杖子、孙杖子、大王杖子、山咀、小刘杖子、宫家烧锅。
前进乡 乡政府驻雹神庙,人口0.78万人,面积82平方千米,辖5个村委会:雹神庙、邹杖子、坤都沟门、三道杖子、石门沟。[3]
农业
2010年,农业总产值实现48亿元,比上年增长20%,五年平均增长17.4%;2010年新增保护地7.14万亩,实现"户均一个棚"目标;五年累计建成省级标准化畜牧小区258个,养殖大场大户达到3000个,发展经济林23万亩;千亩蔬菜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规模以上农事企业发展到23户。
在全国北方率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保持地、畜牧业、经济林三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该市耕地面积71万亩,其中保护蔬菜和花卉面积达16.5万亩,年产蔬菜50万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销售集散地和省级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猪牛羊禽饲养量2004年分别达到40.9万、15.9头、41.7万头、550万只,是全国重要的瘦肉型猪和黄牛生产基地。以"两杏一枣"为主的经济林发展到105万亩,是国家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全国四大苦杏仁生产基地之一。高效农业开发优质稻麦5万亩、优质玉米30万亩、优质杂粮基地10万亩。2004年粮食总产量21.5万吨,农业总产值实现16.5亿元,是全国优质米麦开发县、夏粮生产先进县、旱作农业基地示范县、杂交种子生产基地。
工业
工业经济基础雄厚,有着储量丰富、质量上乘的矿产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深加工资源,境内"凌源市凌汽实业总公司"和"凌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两大省市营企业对地方工业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已经形成了冶金、铸造、汽车、建材、轻工业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以钢达100万吨铁粉精选及20万吨H型钢、嘉能30万吨合金钢、天源矿治25万吨海绵铁及5万吨冶金粉末、海西矿业7万吨酸级萤石粉、海联7万吨油母页岩采选等项目为龙头的冶金矿业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以10万台汽车车架总成、20万根曲轴生产、1万辆重型车组装和3万辆轻型车组装等项目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群体规模不断壮大,以源泉16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世明428万重箱玻璃、鸿凌砌块彩砖等项目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4]
第三产业
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43.3亿元,比上年增长25%,五年平均增长3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五年平均增长25.9%。
全市共有13000个三产独立核算单位,个体私营户企业已达2000户,三产从业人员5.5万人。凌源八里堡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东北地区最大的凌源花卉市场、三十家子大牲畜交易市场改扩建工程相继完成,全年实现交易额18亿元,带动餐饮、包装、运输等服务业增收1.45亿元。物流配送现代化流通业有序发展,集信息、仓储、配送、联运为一体,总投资5000万元的综合物流中心项目建设正在实施。小区服务组织、信息中介服务进一步拓展,各类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相继开展,全市中介服务组织已达60余家。人寿、财产保险业已发展到5家,承担风险额58 .6亿元。2004年开展就业培训2261人次,新增就业10549人,全年劳务输出6 .9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3.3亿元。
特色产业
凌源黄金储量丰富,是辽宁省重点产金地之一。花卉产业已成为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在业界已享有"南有云南、北有凌源"之美誉。蔬菜保护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钠基膨润土以质优量大获"亚洲第一土"之美誉,产品远销国内外。
社会事业
教育
全市公办学校226所,其中电大工作站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高中4所(凌源第一高中、第二高中、第三高中和实验中学),职教中心1所(包括职专驾校1所);初中27所,中心校25所,小学166所。各类幼儿园(所)147个,学前班238个。民办教育机构17所。教职工总计6417人,其中专职教师5839人。在校学生10万余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273人,中级职称3467人,初级职称773人。2005年一次性引进200名师范本科毕业生到高中任教,开朝阳市规模引进人才的先河,两次公开招聘82名青年教师,师资结构逐步调优。现代教育技术、课改、班主任及新任领导干部培训率均达到100%。共承担国家、省、市科研课题111项,参加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5000余人次。全市教师从教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显著提高,各类教育成果显著。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100%,中小学辍学率控制在1.63%;2007年顺利通过"普九""两类新三片"巩固水平省政府验收;高考考生录取率、名牌率居于朝阳市前列;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更加符合市场需要,招生就业形势明显改观,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科技
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全市共有科学技术协会23个,民营科研机构23家,各类科技人才2万余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6000余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十五"以来共获得国家专利52项,获朝阳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7项,12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强,与省内外1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2005年,凌源市被确定为全国"科技富民强市试点县",全省"科技进步示范县"和"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县"。
卫生
全市现有卫生医疗机构35家,其中二级甲等医院3家,农村卫生院25家,市直卫生事业单位5家。专业技术人员2623人,其中高级职称123人,中级1300人,初级1200人。乡级防保人员101人,村级478人。全市共有病房床位1500余张。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一大批先进设备投入使用,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市、乡、村三级疫情报告网络健全,疫情网上直报率达100%。农村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加强,乡镇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各乡镇设立卫生管理办公室,配备2-5名专职工作人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农民参合率达到85.5%。小区卫生服务工作健康开展。全市目前共有小区卫生服务机构8家,初步建立起遍布城区的小区卫生服务网络。预防保健成效显著。2006年,计划免疫工作顺利通过辽宁省专家组检查验收,儿童计划免疫率、"五苗接种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下降。2006年被评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达标县",2007年被评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
宗 教
全市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现有宗教信徒4万多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有宗教教职人员44人,其中天主教神父1人、基督教教士1人、伊斯兰教阿訇9人、佛教徒33人(喇嘛5人、比丘15人、比丘尼13人);有宗教活动场所22处,其中:天主教有凌源天主教堂(原址拆迁)、三十家子天主教堂、万元店佐杖子天主教活动点、瓦房店西山天主教活动点等4处;基督教有凌源基督教堂(原址拆迁)、十家子基督教堂、柏杖子基督教堂、向东基督教堂等4处;伊斯兰教有凌源清真寺、八里堡清真寺、白杖子清真寺、山咀清真寺、兴隆沟清真寺等5处;佛教有万祥寺、圣佛寺、汇善寺、龙泉禅寺、保寿寺、卧龙寺、双泉寺、大法寺,以及奈马营子念佛点等9处。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凌源市境内山脉、丘陵、河流、盆地相间分布。地势中部隆起,西南、北部向东南倾斜,大体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努鲁儿虎山脉与七老图山脉纵贯凌源市东西两侧。主要山峰有红石砬山、平项山等,其中红石砬山海拔高度1256.6米,号称辽西五(市)县第一峰。
凌源山区
气候特点
凌源市处于中温带亚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0℃。一月平均气温-11.2℃,最低气温-37.6℃,七月平均气温23.3℃,最高气温35℃。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
水文状况
凌源市境内主要有四大水系:大凌河西支、青龙河、渗津河、四官营子河。境内河流总长度1164.4公里,河网密度为0.36公里/平方公里。境内河流总特点是:河谷处于未形成阶段,河叉多,呈分散型东西或北南汇入干流。受降水集中、地面坡度大、覆被率低等影响,形成非饱和产流模式,降水大部汇成地表水排泄于河道,平时支流干涸,汛期则泛滥成灾。
主要河流有:
大凌河西支。大凌河西支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郑杖子乡南塔子山余脉,于该市宋杖子镇康官营子村入境,经河东、瓦房店,于乌兰白镇进入喀左县境。市境内河长51.5公里,流域面积177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41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85.26毫米。大凌河西支主要支流有3条:驿马吐河、热水汤河、黄金带河。
青龙河。青龙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台头山乡贺家沟,于三十家子镇北宫村入市境,经刘杖子乡、前进乡、刀尔登镇入河北省青龙县。市境内河长50.49公里,流域面积150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2613亿立方米。青龙河主要支流有3条:小甸子河、回流水、茶棚川水。
渗津河。渗津河发源于三家子乡平顶山,河源高程1056米,由南流向东北。经沟门子、三家子、天盛号、四合当、五家子等乡入喀左县境。境内河长45公里,流域面积677平方公里。主要支流为四合当河。
四官营子河。四官营子河发源于牛营子乡邢杖子,河源高程851米,由西向东,于四官营子镇窑上村入喀左县境。境内河长33.65公里,流域面积232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凌源境内矿产资源富集,现已探明矿藏50多种,石灰石、膨润土、铁、黄金等储量大、品位高,石灰石探明储量6000万吨、保有储量291万吨,膨润土探明储量700万吨、保有储量20.7万吨,铁保有储量280万吨,黄金保有储量78万吨,煤炭资源保有储量130万吨,丰富的矿藏资源,极具大规模工业开发价值。
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黄金、珍珠岩、膨润土、萤石、石灰石、重晶石、白云岩、硅石、理石等矿种。统计显示,该市有矿山企业205家,其中黄金生产企业2家,年产黄金超万两;煤炭企业18家,年产原煤10万吨;铁矿石加工企业5家,年产铁精粉40万吨;珍珠岩开发企业12家,年产珍珠岩粉5万吨;2家膨润土矿开采企业,1家膨润土深加工企业,深加工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生产白灰企业12家;白云岩开发企业7家,白云岩资源较丰富,主要分布在刀尔登镇;重晶石生产企业1家,保有储量大约在9万吨;硅石开采企业4家,规模较小。
尚未得到开发的矿产资源有:沟门子镇1.4亿吨储量的菱铁矿,已成为凌源钢铁集团后备资源基地;刘杖子乡、三十家子镇石英岩储量近1亿吨,该资源可以作为玻璃主要原材料;三家子乡石灰石、大王杖子乡六方理石及探明储量1.7亿吨的硅石,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乌兰白、四官营子、瓦房店的锰铁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5]
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凌源市发现的脊椎动物395种,其中鱼类37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16种,鸟类295种,兽类42种,隶属5纲78目81科。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鸨、东方白鹳、黑鹳、金雕、豹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苍鹰、大鵟、秃鹭、红脚隼、长耳鸮等41种。辽宁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中国林蛙、凤头百灵、云雀、石鸡、狍子等52种。"三有"(有保护价值、有科研价值、有经济价值)动物254种。
植物资源
凌源市有维管束植物98科335属748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1属17种,种子植物88科324属731种,其中木本植物52科113属295种,草本植物36科211属436种。菌类资源丰富,仅大型真菌类植物就有90余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核桃楸、水曲柳、紫椴、黄芪、野大豆等9种,国家珍贵树木有黄蘖、蒙古栎2种。
代表建群的植物有:油松、侧柏、蒙古栎、辽东栎、槲栎、小叶林、花曲柳、山杏、刺槐、杨、柳、荆条、蚂蚱腿子、暴马丁香、紫丁香、迎红杜鹃、黄背草、羊草、丛生隐子草、苔草等。
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有:甘草、防风、黄芩、黄芪、远志、地榆、玉竹、芍药、穿龙薯蕨、益母草等180余种;园林绿化观赏植物有:卷柏、侧柏、迎红杜鹃、照白杜鹃、锦带花、各种绣线菊、小叶白腊树、京山梅花、元宝槭等100余种;饲用植物有:山野豌豆、披碱草、山黄豆、隐子草、早熟禾等;野菜植物有:蕨菜、马齿苋、野韭、山葱、苦卖菜、薄公英等15种。野生水果、干果植物有:山荆子、山葡萄、山杏、欧李、枋桃楸、榛子等20多种。
人口民族
凌源市总人口约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50万。有汉、满、蒙、回、朝鲜等民族。全市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宗教信徒共4万多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
2005年人 口,全市总户数19.4万户,总人口6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万人。本年出生人口7611人,死亡2762人,人口出生率10.11‰,死亡率4.3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9‰以下,计划生育率达到98.58%。 民 族,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共有2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598769人,占总人口的92.3%,少数民族人口49600人,占总人口的7.7%。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锡伯族、藏族、苗族、壮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高山族、达斡尔族、傈僳族、侗族、瑶族、俄罗斯族、独龙族、鄂伦春族、傣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有:蒙古族23360人、回族10140人,满族13735人、朝鲜族758人。
交通通信
凌源境内有县级以上公路12条,总长417.413公里,其中国省干线4条1993.534公里,101国道与306国道于凌源市东北交汇;县级公路8条,217.879公里。乡级公路50条,总长608公里,贯穿凌源22个乡镇238个行政村;村级公路235条,总长935公里,贯穿凌源所有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在2006年公路工程建设中,共完成工程总投资4754万元,新建黑色路面13.85公里,完成路基改造20公里,新建桥梁159.34米/17座,涵洞31道,加宽改造大桥243.9米/1座。2007年在建工程项目:凌热线路基路面工程 ,全长19.35公里;公铁交叉道口平改立工程;"京四"高速公路凌源出口联机4.03公里路面公程;306线东大桥至花卉市场3公里路面工程。
凌源市邮政局下属邮政支局、所31处,其中领储蓄网点14处。已建成了11185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实现了全国范围的通兑。开设以下服务:邮务类业务,包括函件业务、集邮业务、代办及信息业务;速递物流类业务,包括速递业务、物流业务;金融类业务,包括汇兑业务、储蓄业务。
凌源市固定电话领域完成交换网络智能化改,拥有了和世界同步、朝阳地区先进的固定电话智能网,市有固定电话用户14万户。全市移动手机用户已突破31万,其中GSM网用户24万,CDMA网用户7万,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联通通信网络覆盖率达到98.9%,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网络总出口上联沈阳、大连两个高端核心路由器,每个出口的速率达2.5G,为朝阳地区带宽出口速率最高的互联网络。推出了众多可满足现代信息化要求的信息产品:智能虚拟网VPN、网络卫士、网视通、企业网盘、网络传真、企业邮箱等。 数据通信拥有DDN专线和2M数字电视。10G的传输环路连接朝阳各地,通达全国任何城市地区,同时提供国际电路的出租业务。
凌源站位于锦承铁路。站址在辽宁省凌源市凌源镇,建于1934年。离锦州站253公里,离承德站184公里,隶属沈阳铁路局阜新车务段管辖。现为三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办理整车货物承运前保管。,日均客流量2000人左右。可直达北京、沈阳、丹东、锦州等地。2006年5月1日,全国铁路调图将原有的4219次叶柏寿至大连延长至凌源,等级为临客。5月8日,正式更名为凌源至大连列车,实现了凌源大连两大城市间午发晨至。从而结束了凌源站没有始发列车的结束史。2008年10月1日,凌源站加开了凌源至沈阳的A157次临客,2009年元旦、新年期间该车为L7117次临客。2009年4月1日调图,L7117次凌源至沈阳正式转正,为4366次列车。朝发夕至。成为凌源至沈阳区间最便宜、最和谐的绿皮车。从此,凌源至沈阳交通更加方便快捷。
文物古迹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凌源与建平交界处、努鲁儿虎山谷间绵延十余公里的山梁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位置东经119°31′,北纬41°21′,为半山地、半丘陵地貌,海拔600-650米。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自1981年发现以来,在此先后发现红山文化遗址二十多处,包括祭祀址和积石墓群,地址分布以牛河梁〔Ⅰ〕地点(女神庙)大型山台为中心,周围众多积石墓群依山势布局,形成主体范围东西约5公里,南北2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加上有关遗址点,分布区域约为50平方公里上下的遗址群,目前已发掘的共有5处地点。在东西约10公里、南北约5公里连绵起伏的山岗上,有规律地分布着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组成一个独立于居住区以外、规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遗址群。同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玉器。
辽宁省专门在牛河梁建立考古工作站,中国考古学会一百余名专家曾会聚牛河梁进行研讨,英、美、法、日、印等国有关学者纷纷前来考察。专家、学者通过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综合科学研究认为,从神庙的女神塑像可以看出,红山先民已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进入到较高级的祖先崇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神权观念。从积石冢的大小和位置排序,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从积石冢中心大墓和随葬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人独尊"的王权观念。从祭坛和大型祭祀活动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观念。从玉葬之礼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和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考古界权威人士把牛河梁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联系起来,指出"黄帝时代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时空框架可以与之相应"。因此,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遗址群和大量玉器的发现,以确凿而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她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物证,对中国上古时代的社会发展史、传统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曾两次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新曙光",被收进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2009年10月24日,"苏秉琦诞辰百年暨牛河梁遗址发现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以牛河梁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正式启动。[6]
清真寺 位于市区内北建昌街路西,建于乾隆初期,是境内建筑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为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场所。寺庙正门3间,左右侧门各1间,院中部有垂花门楼一座,正殿面阔5间,进深5间硬山式建筑,殿前抱厦,殿后有望月楼,殿前两侧有配殿,左侧有沐浴室,寺内存有清嘉庆二十一年记载喀喇沁左旗王府施舍地基银事的碑石一方。寺庙在"文革"期间遭到损坏,1982年得到全面修缮,恢复了原貌。寺内有诸如茶坛、掸瓶、鼻烟壶、头饰、金银器等传世和民间收集的文物,珍贵文物有文征明的《行草书四季诗》,朱一樗的《草书千字文》《土尔扈特归顺图》和乾隆御制《宝典福书》。
凌源万祥寺
位于宋杖子镇康官营子村,建于乾隆四年。史料记载,乾隆八年,乾隆皇帝去盛京(沈阳)曾驻跸于此,赐名万祥寺。该寺建于山坡上,依山就势,呈阶梯式,在中轴在线建有五层殿堂及钟楼鼓楼、左右配殿等建筑物,首层为硬山式建筑天王殿,二层为歇山式建筑罗汉殿,内奉十八罗汉。第三层大雄宝殿为具有汉藏结合式建筑风格的两层殿堂,歇山重檐,呈方形,进深6间,面阔7楹,殿内有24根青石方柱,在殿中后部有进深1间面阔3楹的大佛龛,佛龛上部为木质云龙镂空雕饰,立柱为盘龙浮雕,原供有4米多高的释迦牟尼佛像,左右为其弟子阿难、迦叶铜站像(现不存),上层有歇山顶佛殿和角楼。殿正中原供有宗喀巴大师铜像,四周为其他佛像,藻井天花的彩绘,至今仍清晰耀眼。第四层为面阔5楹进深3间两层硬山楼阁式建筑藏经殿。最后为面阔3楹进深6间硬山卷棚式建筑阎王殿。1982年省文化厅拨款对寺庙进行了维修,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凌云寺
辽宁凌源凌云寺
凌云寺(俗称关帝庙或老爷庙)位于市府路东段,建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寺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整体布局采用纵轴对称式,中轴在线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和大殿主体建筑,东西两侧有钟楼和鼓楼,大殿和天王殿两侧各有配房5间,共20间,天王殿配房是滚龙脊,大殿两侧配房是硬山式脊,山门是歇山翅脊式建筑,钟鼓二楼二层歇山四角主体大殿为硬山式,前为歇山卷棚式建筑,与主体紧密相连浑然一体,凌云寺后殿原供奉关羽、周仓和关平,两侧还供火神和药王,山门中间两侧供奉马童,二殿为过廊,屋内四壁饰以内容丰富的壁画。寺庙在凌源及周边地区曾名蜚一时,游人香火不断,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寺院。
四官营子白塔
四官营子白塔
该塔位于四官营子镇魏杖子村西3华里的小塔沟大黑山麓,为辽代所建六角六级实心密檐式砖塔,塔外体喷以白灰浆,高约15米,每层出砖檐,檐坡用板瓦和筒瓦建筑,底层每面皆雕一菩萨像。为朝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八里堡古塔 此塔位于宋杖子镇境内,为八角七级密檐实心砖塔,顶部已残破,塔基座部有近代石砌保护工程,须弥座上部各面有砖雕菩萨坐像,两侧为胁侍立像,上有砖雕斗拱,此塔位于辽代榆州城址西方,从建造形制和用材推断,当系辽代所建。
天盛号金代石拱桥
天盛号石拱桥,被誉为"关外第一桥"。位于三家子乡天盛号村,横跨古河床,为五柱头四栏板单孔石拱桥。桥身长5米,宽4.7米,高3.4米,桥孔跨度2.9米。桥有上下拱,上拱呈半圆形,下拱呈半椭圆形。桥身两侧砌出八字拦水翼墙。桥面以90多块条扇形石条彻成,白灰灌缝。束腰用铁链固定。桥拱两面有圆脸石,每段上面有直径28公分的浮雕大莲花一朵,花朵八瓣五蕊,外用30颗圆莲花圈在中间,上下各用5公分粗的弦纹衬托。桥拱中部嵌有修桥志石一方,楷书刻有:"唯大定十年,岁次庚寅,辛亥为朔已卯日,龙山县西50里狗河川刘百通亲笔记,非百通独立而成,赖二刘同心而建,二刘者刘五刘海"字迹。此桥特点采用了上下拱的砌筑方法,以加强桥梁稳固性,使上下拱成为一体,河水从孔道流出。设计独具一格,美观大方。
天盛号金代石拱桥
据考证,大定十年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为公元1170年。狗河即渗津河,辽金时代称狗河,元以后至今称为渗津河。因此桥建在天盛号村东,故定名为天盛号金代石拱桥。天盛号金代石拱桥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关外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发现,对研究我国桥梁史、朝阳地貌变迁和塞外交通等情况都具有重要价值。已于1984年收入《中国名胜大辞典》,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石羊石虎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位于大河北乡黄土梁子石羊石虎村,据《凌源县志》记载为辽代古墓群。今存石像生三组:第一组为一对石翁仲,皆平冠长髯,腰束玉带,文者持笏,武者提剑,相向而立;第二组为一虎一羊,相向而置;第三组为一对石虎相对而踞;还有一只石虎,立于公路旁(位置已移动)。石翁仲像曾被不法分子盗走,2009年初被海关查获送回。1988年,经朝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石羊石虎"被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凌源市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力度,于2008年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6年5月,凌源皮影被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9年凌源高跷秧歌入选辽宁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次,凌源榆州鼓乐和凌源剪纸列入朝阳市级名录项目。
凌源皮影
凌源皮影
皮影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一种剪纸、戏曲、木偶戏等相结合的一门静动融合的艺术。凌源皮影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清《塔子沟记略》记载,清乾隆五年,凌源"塔子沟厅初建之时影戏已大盛气"。当时民间凡喜庆丰收则唱"会影";消祛灾病则唱"太平影";老来得子则唱"喜影";母马产驹则唱"骡子影"。
据1958年的统计,当时凌源人口不足40万,竟有影箱120个(一个影箱便意味着可以组成一个影班),职业艺人、半农半艺及业余骨干达700多人。
凌源影人造型,归纳起来有生、小、大、髯、丑五大类,根据人物的不同身份特点对眉、眼、鼻、嘴和胡须五个部分进行夸张,凌源影人造型外轮廓以直线概括、出神俊俏,着色对比强烈。由于特殊的舞台环境,所以一般雕刻采取"五分脸":即一个眉、一只眼、一耳垂半面嘴鼻一个脸。
凌源皮影的雕刻用料讲究,以小口青槽期的本地毛驴皮为佳,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在整个制作工艺上,无论以造皮、刻制、刮皮(经过浸泡、刻、铲、打、拉、绷等工序)、拓样、针稿簇刻、着色、出汗、砖烫、上油、订缀等各道工序都毫不马虎。凌源影人雕刻艺术师徒相传,雕刻刀法十分讲究--走刀、推皮、打眼等以先繁后简、先内后外的顺序雕刻。
凌源皮影全国闻名。1992年辽宁省文化厅命名凌源为"群众皮影艺术活动基地",1996年文化部命名凌源为"中国民间皮影艺术之乡",2004年评定为全国民族民间重点保护工程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凌源皮影保护项目。
凌源高跷秧歌
凌源高跷秧歌
2009年被收录至辽宁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凌源高跷秧歌是凌源地区传统的群众性秧歌舞蹈活动。据地方志记载,其清代即已出现,清末民初是其鼎盛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凌源高跷秧歌舞蹈语汇丰富,舞姿优美,造型生动,充满辽西浓郁的乡土气息。
自然遗产
古生物化石
凌源地区自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从地理上看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沈积岩面积达98%。其中中生代地层出露极为广泛,有极其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1923年,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在他撰写的《中国地质学》里,将凌源一带含狼鳍鱼化石的地层命名为"热河系"地层。
凌源古生物化石
凌源古生物化石资源有以下特点:
一、分布广。遍及11个乡镇,仅朝阳市级保护区面积就达20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地区则达200平方公里。
二、种类多。已知有二十几个门类和几百个种类。其中: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类型的孔子鸟、娇小辽西鸟等鸟类化石;有凌源潜龙、神州龙、中华龙鸟、鹦鹉嘴龙、翼龙、满洲鳄及东方喙龙等8属8种爬行类化石;有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对象的"攀援始祖兽"等哺乳类化石和中华古果等。[7]
三、价值高。凌源古生物化石已有10个世界之最。娇小辽西鸟,是目前世界上鸟类最古老的代表,是原始鸟类向反鸟类演化的中间环节类型,极具科研价值;凌源潜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陆相湖泊中的爬行类之一,为研究水中爬行类的演化、分支首次提供证据;刘氏原白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属于世界上首次发现的还有凌源东方叶肢介、凌源额尔古纳蚌等,特别是一个全身披满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发现,又一次次轰动世界。曾有中美联合科研小组断言,这些化石为鸟类起源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凌源的古生物化石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其中,凌源大王杖子古生物化石产地作为分园被纳入朝阳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规划建设范围。
该市主要旅游资源有: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热水汤温泉度假区、古生物化石群、大河北原始森林及境内众多寺庙古建筑等。
红石谷风景区
俗称大河北原始森林,位于凌源市大河北乡南刘杖子村,因山石多呈暗红色,故名红石谷。这是一处以原始植被景观为主兼具辽西丘陵景观的自然生态风景区。风景区总面积5000余亩。2005年,以南大山为龙头,被辽宁省林业部门批准为凌源青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南大山主峰红石砬海拔,曾是解放战争时期清平战役的分战场。
热水汤温泉度假区
热水汤温泉度假区位于凌源北郊18公里,全区总面积25.29平方公里。热水汤地下温泉自唐代以来一直在开发利用,相传过去有72眼神水可治72种病,唐代修塘池建庙宇以示崇敬,有"神水圣庄"之称。温泉出水温度47.5-48℃,无味透明,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一类地热矿泉水。该矿泉水有散发肌表,舒筋活血,止痛消炎等医疗作用,尤其对风湿、皮肤类疾病及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等顽固慢性疾病具有明显疗效。区内现有经营单位8家,均为70-80年代建设,年接待洗浴、疗养、旅游、度假等海内外客人21万人次。
该区东翼毗邻举世闻名的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近代中日友好使者著名蒙古族学者罗布桑却丹故居及纪念馆坐落在区内,修缮一新的慈云寺雄踞度假区东侧,为辽西一大名刹。
由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的热水汤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面积6平方公里,规划建筑总面积117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北京-承德-凌源-兴城-山海关-北戴河-北京这一环形旅游链上的一颗明珠。
历史名人
罗布桑却丹
罗布桑却丹,1875--1928,蒙古族,蒙古名巴彦陶格涛,汉名白云峰,学名罗布桑却丹,俗称"白三喇嘛",万元店热水汤村人。着有《蒙古风俗鉴》。
郭俊卿
郭俊卿,1931--1983,全国特等女战斗英雄。战争时期,她女扮男装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鏖战疆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屡建奇功,被誉为"现代花木兰"。
罗文
罗文,1913-1996.10.29,四官营子人,中共党员。1933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中国留学生组织的"东北青年解放社"。1938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34年后,历任冀中军区十七团参谋长,冀东十六军分区副参谋长,第三、四、五纵队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检查局长、车管部副部长、运输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
特产美食
大扁杏
大扁杏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原产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和北京郊区,主要分布在北纬41°线附近的辽西、河北北部和河套地区。大扁杏喜光、耐旱,抗逆性强,适合辽西大面积发展。凌源市大扁杏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其中结果树面积达5万亩;年产大扁杏1000吨,其中杏仁100吨。大扁杏已成为凌源重要的农业资源,同时这里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大扁杏生产基地。
开发前景:果肉可以加工成杏脯、杏酱、杏汁、杏青梅、果丹皮等。杏仁是制作膨化食品、五香杏仁、八宝粥的原料,还可以加工成杏仁霜、杏仁茶、杏仁奶酪、杏仁豆腐及各种糕点。杏仁油是优良的食用油,又是高级的润滑油。杏核壳是制作高级活性炭的优质原料。在杏仁中提取的VB17可制成抗癌药物等。
凌源烧鸡
凌源烧鸡亦称熏鸡,在加工过程中有独特的工艺程序,系选用肥白条鸡入锅中煮制,加各种调料,适度掌握火候,反复翻动,使煮好鸡肉表里熟透,然后放在熏笼内加工熏制,成品讲究肉熟透,表皮呈紫红色,咸淡适度,表里如一,气味芬芳,口感极佳,烧鸡外型美观,鸡头回扭,口衔一翅,双足后折插入腹腔,达到色味香形具臻佳妙。县城以小西街高姓制作最佳,三代经营已有数十年历史。
凌源拨面
凌源拨面是凌源特色小吃之一,在周边地区有很有影响。荞麦是当地的特产,用荞面制作的面点口感清香、风味独道、回味无穷。荞面剥面条被世人誉为"面条王后"。
缸炉烧饼
以小麦粉为主料,和面时按比例加入适量盐碱,反复揉合,然后擀成大片,片上擦匀油酥,卷在一起再分为每个约重100克的扁形面团,放在磁盘里用双手碾成圆饼后,在圆饼一面粘满芝麻,放在炉内烘烤。采用文火烤制,外表微黄而不焦,内穰松软熟透,讲究油酥大、层数多、芝麻匀、火候足、水气小。因炉壁早期用瓷缸片,故称之为缸炉烧饼,烤制时烧饼贴在炉顶部称吊炉烧饼。
豆腐脑
选用优质大豆,去皮用石磨研磨成糊状,加热后滤出豆浆煮熟,盛放于保温容器中,将煅石膏粉分层徐徐加入并搅匀,经一定时间即成为色泽洁白、油嫩而有韧性的豆腐脑,盛在碗里颤颤微微,片儿薄而不断,浇上以鸡汤、肉丁、蘑菇等调制成的清汤卤,加入适量陈醋、蒜泥、辣椒面、香菜末、味精等调料,味道清淡鲜美。城内有多家经营,以赵氏质量最佳。
油炸糕
用黄米面外为,内包以豆沙加红糖玫瑰为馅,用豆油炸制,炸成后呈金黄色,脆、软、香、甜,列为"凌源小吃三宗宝,烧饼炸糕豆腐脑"名吃之一。
切糕
以淘制的黄米面(亦有用江米面)辅以红芸豆、大枣分层均匀撒在屉上蒸制而成,出售时现场以长刀蘸水切割故名切糕,制做过程变称"撒切糕"。制作时先将黄米用水淘洗三次,冬用温水,夏用凉水,除去杂质,晾晒适度后加工成细面,临蒸时掌握好米面的干湿度,火候均匀,蒸熟后糕呈杏黄色或孔白色,表皮有光泽,可蘸白糖热吃,亦可油炸食用或做成菜肴。具有色鲜、味香、劲道等优点。
历史沿革
凌源市史志办公室简介及历史沿革
【机构简介】凌源市史志办公室,位于凌源市区朝阳街63号。现有正式编制9人,长期外聘4人。内设党史科、方志科、年鉴科、后勤科4个职能科室。史志办公室自成立以来,全体工作人员工作,拼搏进取,甘于奉献,征集了大量史志数据,编辑出版了《凌源县志》、《凌源人物》、《日军暴行与民众抗暴录》、《中国共产党凌源市组织史数据》、《凌源年鉴》(2004)、《凌源年鉴》(2005)、《凌源年鉴》(2006)、《中共凌源地方党史数据汇编》(1949-1978)等书籍,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了史志部门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2005年11月,凌源市史志办公室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命名为辽宁省史志工作"先进集体"。
【历史沿革】1980年8月,成立凌源县县志办公室,为县政府所属正科级事业单位。
1981年12月,成立凌源县党史办公室,为县委所属副科级单位,挂靠县委办公室。
1996年8月,凌源市市志办公室与凌源市党史办公室合并。成立凌源市史志办公室,由市委、市政府双重管理。为正科级事业单位。
2005年11月,凌源市史志办公室由正科级事业单位划为比照公务员工管理单位,仍为正科级。
朝阳市台办供稿
朝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