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在一方大美之地,名谓朝阳。"朝阳"之名,语出《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句,隽美的意蕴昭示了此方水土的卓而不凡。朝阳之美,在于遍地散发的文化神彩。这里是中华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0万年前,"鸽子洞人"就在此开拓耕耘,繁衍生息。从秦朝开始,历代统治者及北方的贵族势力,相继在这里子设置郡、县、府、庭,史有北方唯一重镇之誉。

当前位置 >> 东方佛都

东方佛都

发布时间:2013-04-10 16:08:33

   朝阳建城于战国时期,古称柳城、龙城、营州、兴中府、三座塔厅等。朝阳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然遗产积淀深厚,早在1O万年以前,鸽子洞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人称世界顶级,序列的"四大文化"享誉全球,具有巨大的文化旅游潜力。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500年,是中华文明之源、人文之祖、宗教之始,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曙光";1600多年前的前燕、后燕、北燕定都龙城近百年,燕都龙城成为当时东北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朝阳更是中国北方佛教文化传播路线上的重要节点,正如著名佛教史专家汤用彤所说,龙城朝阳是"北方佛法三宝兴隆之地,北方佛教的重要来源"。

    鲜卑慕容氏是在东北诸族中率先信奉佛教的。

    朝阳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北燕定都之处,世称"三燕古都"。公元345年,慕容皝于龙山(凤凰山)建龙翔佛寺,该寺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最早见诸史籍的佛教寺院,堪称东北第一寺。北燕时,道化流布,高僧辈出,兴塔立寺,盛况空前。在中国古代佛史名著《高僧传》中,记载了7位北燕时期和北魏初期的龙城(朝阳)高僧。他们是:远赴印度取经的昙无竭(又名法勇);著名佛教译师鸠摩罗什的弟子昙无成和昙顺;擅长佛教雕塑艺术的释僧诠;焚身供养佛祖的昙弘;建康(今南京)栖霞寺开山祖师释法度;建康灵根寺的释慧豫。昙无竭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功绩虽然比不上法显和玄奘,但是继法显之后我国早期赴西天取经的人,比唐玄奘还早207年,是东北地区西天取经第一人,为我国佛教文化发展和古代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隋唐时期,朝阳成为中原王朝统治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又是东西方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镇,是东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结点。据载,北魏文成明皇后冯氏在三燕龙城宫殿旧址上,为其祖父北燕王冯弘祈寿冥福和弘扬佛法而修建的东北第一座皇家寺院--思燕佛图。隋仁寿二年(602年),隋文帝下诏书,令在全国选五十三州,建灵塔供奉舍利。营州(今朝阳)即在其中。灵塔即于北魏"思燕佛图的基础上建造。据《续高僧传》卷二十六载:"仁寿二年。奉敕置塔于营州梵幢寺。即黄龙城也。旧有十七级浮图。拥在其内。安置舍利。当夜半上并放白光。状如云雾。初惟一丈。渐大满院。明彻朗然良久乃灭。前后三度相类并同。"这一历史事件,在《大藏经》中有详细记载。并从此奠定了朝阳在东北亚地区佛教文化的核心地位。

    号称东北第一塔的朝阳北塔是现存堪称世界唯一的集燕、魏、隋、唐、辽"五世同体"的佛塔。

    1988年,考古人员在朝阳北塔天宫发现了释迦牟尼佛祖舍利2颗,一颗乳白色为骨舍利,另一颗红褐色为血肉舍利。专家认为,当年隋文帝颁赐各地的50多份佛舍利中,至今出土且保存完好的,只有朝阳这一份。1990年夏,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获悉此消息后,非常关切,专门给朝阳市民族宗教部门和文物部门写了亲笔信,希望朝阳有关方面对此给予高度重视,要求朝阳佛教界按照仪轨如法地保护好,供养好舍利。

    北京大学考古学研究中心教授郭大顺说,朝阳北塔从时代上讲早于洛阳永宁寺塔30年左右,从地理位置上讲,它建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因此,这次考古新发现不但提高了朝阳北塔在历史(包括佛教史)上的学术地位,更为佛教东传提供了直接的实证。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早期佛寺遗址上,看到了思燕佛图这类寺院布局的某些影子。

    国内佛教研究界的权威专家方立天、黄心川、杨曾文、楼宇烈等都对朝阳在东北及东北亚地区乃至中国佛教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给于了充分肯定。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说:"朝阳佛教文化在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昀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朝阳在佛教文化由中国传入东北亚过程中发挥了'黄金纽带'的作用;中国佛教的两大主流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朝阳交汇,并在较长时间里和睦相处、相溶相伴,堪称典范。"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心川研究员说:"朝阳文化底蕴深厚,特色突出,保存完整,是中原文化与东北文化、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交融的重要结点,对于北方佛教文化乃至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佛教史的研究将提供有力的佐证,具有可填补中国佛教史空白这样举足轻重的学术价值。"

    2004年,朝阳又于与北塔南北对应的南塔之下,发现了18颗锭(定)光佛的舍利。至此,两佛舍利同现龙城,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引起了国内外佛教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立天说:"朝阳地区舍利有它的特点,既有释迦牟尼的舍利,又有锭光佛的舍利,到目前为止,别的地方还没有,是很值得朝阳地区去宣传的,这样会大幅度地提高这里的知名度"。

    近年来,朝阳市委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确定并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并且提出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把文化旅游业做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把朝阳打造成辽冀蒙三边地区最具活力的文化新都和旅游胜地。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朝阳优先开发历史积淀深厚,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佛敬文化资源,成立了朝阳凤凰山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具体负责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工作。

    朝阳凤凰山古称龙山,距市区中心3公里,植被茂密,风光秀美,历史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凤凰山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6 5平方公里,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化。按照"重点牵动、项目集群、产业带动、构建新区"的总体构想,通过旅游业态的构筑,打造"世界佛教朝拜圣地、三燕文化体验之都、现代时尚生活新城",构建与朝阳中心城区对称,集朝圣、体验、观光、休闲、娱乐、康体、购物、度假、居住为一体,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要素齐备、功能齐全、产业互济的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示范区总体分为三个部分。其核心区位于麒麟山区域,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两佛舍利供奉道场为中心,着力打造"两佛舍利"供奉道场--"东方佛都"。选址四围环山,形成双龙拱卫、群山如绽放莲花的立面造型环抱的空间特征,勾勒出双龙环绕绽放莲花的立面造型的空间轮廓。恰好结合朝阳龙文化和佛教净土文化形成"玉龙涵莲花"的文化象征。中国古建筑学家、风水学专家、82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张驭寰教授看完两佛舍利供奉道场选址后认为:"此地风水极佳,在国内也不多见,硝实是难得的风水宝地。"香港西方寺主持宽运认为,此地修建供奉舍利的道场,符合佛家仪轨。天缘、地缘、佛缘俱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高级规划设计师贾建中教授实地踏查后说:在此打造"东方佛都",符合旅游景区的内涵和标准。东方佛都是凝聚和感召海内外佛教信众和宗教友人的重大工程,是以"两佛舍利"供奉为核心建设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佛教朝拜圣地和佛教文化传承、研究与传播中心。新建的"东方佛都"景区占地13平方公里,核心区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由若干个具体项目支撑,主体建筑有释迦牟尼舍利塔、燃灯佛舍利塔、15万人朝拜广场、世界佛教交流中心、佛学研究院等。整个"佛都"分为5大功能区:1、菩提惠灯区,2、真如三眯区,3、清净戒行区。5、信众服务区。

    建成后的东方佛都,是世界顶级佛教文化中心,拥有两佛舍利为依托,将吸引大量信众游人前来朝拜观光。

朝阳市台办供稿

朝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