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殿,就是供神的建筑物。在中国,供奉各种各类的神殿很多。那么,中国最早的神殿在哪里?
女神庙遗址
考古队员在牛河梁遗址发现积石冢和大型的祭坛之后,又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从已发掘的史前墓地看,史前文化的墓地都不是孤立存在,都是与相关的地面建筑遗迹相伴随。
在这里,会不会有红山先民们的建筑物呢?1983年秋季,考古队员开始寻找红山人的建筑遗迹。
几天的寻找过去了,考古队员们一无所获。队员们产生了疑问:这里是否真的存在过红山人的建筑物?如果存在,是不是在历史岁月中被人为或自然因素彻底破坏而没留任何痕迹?
一天,在北梁的主山上进行了一整天勘察工作的队员们下山的时候,一名队员在到一个因水冲而形成的土沟里发现了一块红色的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把这件东西拣起来仔细一瞧,心里禁不住一阵狂跳:原来,这是一个用泥巴塑成的人耳朵。
女神庙人手残件
泥塑人耳朵的出现,引起了考古队员们的高度重视,在继续寻找的过程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混在沙土中的泥塑的人鼻子、乳房、手臂等。
泥塑乳房残件
女神庙壁画残片
冲水沟里怎么会有泥塑的人体残块呢,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队员们把视线不约而同瞄向了冲水沟高处的东山坡。根据冲水沟里发现的女性泥塑人体残块,队员们认为,在东山坡上有可能曾经耸立着一座红山人的建筑。
1983年10月,考古队员们怀着渴望新发现的心情在东山坡的开始了深入发掘,当小心翼翼地把厚度大约25-50厘米的表土层清理掉后,一个从未见过的建筑遗迹呈现出来。从平面上看,主体部分平面呈"亚"字型,南北窄长,已可明确分出主室、东西侧室、北室、南三室,共七个单元组成的多室结构,七个单元连为一体。另在南侧两米多处横置一单室。遗址南北最长24米,东西最窄处2米,最宽处9米,方向南偏西20°。这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半地穴建筑,地下部分深达近一米。墙壁全部以木柱、禾草为架支撑,敷抹多层草拌泥,完全是原始社会时期习用的聚落房屋建筑的技术。
墙面为多层,为便于层层粘合,内层墙面上常做出密集的圆洞,密布如蜂窝状。墙面还有用朱、白两色相间绘出的几何形勾连回字纹图案,线条皆为宽带的直线和折线,并以两两相对的折线纹为一组。虽较为简单,却是国内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壁画。
现存的庙内半地穴部分堆满倒塌的仿木建筑构件、泥塑的人像和熊龙、禽鸟等动物形像,具有祭祀功能的彩陶镂孔器、带盖熏炉等精工制作的陶器等。
人物塑像是庙内的主要部分。经试掘,发现约7个个体人物塑像残件,都具女性特征,其规模一般相当于真人原大,位于西侧室的一尊为真人2倍,位于主室中心的一尊神像的大鼻大耳,竟为真人3倍。从已发现的手、上臂、腿部,尤其是一尊较为完整的女神头像看,人像的形状、姿态、比例以至表情,都塑造得十分逼真而神化,是为女神群像。当反映祖先崇拜的祭祀内容。
在女神庙内还发现了泥塑的熊龙残体。龙的上下鄂獠牙毕露,据专家推测,它卧在主室的顶部,昂首朝向北方。
女神庙遗址
在遗址的北室里,发现了一对长度竟达到了15厘米的泥塑的鸟爪,专家们分析,当年,在庙的北面墙壁上应有一只巨大的鸟神伫立在那里。
女神庙南单室泥塑熊下颚
鸟神和龙的头部为什么都朝向北方呢?难道在庙的北面还隐藏着什么秘密?当考古队员来到北坡的时候,终于揭开了谜底。
在距离女神庙的北侧仅仅8米远的地方,有一座红山人利用山梁的自然地貌修整的南北、东西边长约200米,总面积为4万平方米的山台子。山台由南部东西并列的两座台址和北部的一座台址组成。山台的台面高出女神庙的地面2米,台址周边有人工砌筑的石头边墙,石墙走向与女神庙完全一致。这座大型的山台子是红山人做什么用的呢?
在女神庙周边,考古人员又发现了附属部分,即主体周边分布的多处窖穴。
一处位于女神庙南侧12米。坑内堆满白色的灰烬层,内含文物丰富,有研磨器、刮削器和石片等石器,饰"之"字纹的筒形罐、小口罐、钵等陶器。以羊骨为主的大量兽骨。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批特异形陶器,包括大型陶盆、镂孔瓶形器和陶方器。有的陶方形器甚大,有的制作较精,甚至还有器壁较薄的彩陶方器。另一处在女神庙的东侧距山台东墙60米处近长方形的土坑。坑内堆积物是清一色的陶筒形器,数量在百件以上。已复原的筒形器,最高达63.6厘米,最矮为23.6厘米。由于这些窖坑都出土有大量的非生活用品。据此,专家们认为:5000以前,牛河梁一带曾经是红山人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
女神庙的半地穴式结构和全部使用土木建筑材料,是尚未脱离居住地原始性的一种表现,这种与生人居住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完全如真人塑造的神像,说明中国古人以"事死如生事"(《左传·哀公十五年》)为礼之大事的观念已经存在。夏商周三代以来以庙为祖先住地,与"寝"造在一起,并按活人住的"寝"的式样建造的制度由来已久。
女神庙泥塑猛禽鹰爪
女神庙泥塑鸟翅
女神庙复杂的多室结构,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其规模和等级已非史前时期一般居住址的单间、双间甚至多间房屋所能比拟,已开后世殿堂和宗庙布局的先河。《礼记·曲礼下》所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牛河梁女神庙不仅前后室之间已有了主次之分,而且已有了左右侧室,这正符合"室有东西厢曰庙"(《尔雅·释宫》)的说法。
尤其是庙内供奉的神像不只是一尊或几尊,而是群像。群像中大小分别相当于真人原大,真人2倍和真人3倍,似是三个等级规格的依次递增。从它们的出土位置看,排列也有秩序可寻,其中最大一尊位于主室中部,应为主神,是围绕主神的群神崇拜。女神庙内众神像的严格层次性,使人想到古史所记宗庙内供奉祖先的"左昭右穆"的制度。
女神庙作为先祖偶像所居之所,以窄小的空间容纳以大型神像群为主、包括动物神在内的丰富内容,曾使人怀疑庙的功能性。但是,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不难看出,它恰恰显示出作为史前宗庙,在当时具有极强的神秘性和封闭性,在使用上也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是神权垄断性的典型例证。在这样窄小的空间活动的只能是极少数人,也就是说,有资格进入庙内直接进行祭祖礼仪、与先祖沟通的,只能是极少数特权人物、甚至是"一人"的事。
陶熏炉盖
陶盆与鹿骨
牛河梁女神庙的发现,最直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不仅发现了明确的庙址,更发现了庙内供奉的神像,这就改变了中国奉祀祖像的宗庙从上古到近古迄无实证的状况,证明在文明起源阶段的距今5000年前,中国是奉行祖先偶像崇拜的。而且从世界范围看,在距今5500年前后诸文明古国中,这样大规模的泥塑神像群,也少有先例。如果说,牛河梁女神庙作为中国史前宗庙是第一次发现的话,那么,作为祖先偶像的崇拜,则更是"海内孤本"了。无疑,它对于了解文明初始时期以宗庙为中心的礼制起源的意义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
女神庙壁画
如此,女神庙具有宗庙性质,当为后世宗庙的雏形。
朝阳市台办供稿
朝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