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城史趣闻

汉口五国租界

发布时间:2013-07-11 14:35:03

  正咱的沿江商务区,是老汉口英、法、德、俄、日等五国租界的城区。从江汉路到黄浦路,西洋人东洋人铆起开租界,汉口成了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和工商业都会,有了“东方芝加哥”的美名。也留下了一段屈辱史和痛苦,保留有原五国领事馆等74处优秀历史建筑,倒成了武汉一道亮丽的风景。

  1858年,清朝跟列强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增辟11个通商口岸,包括汉口。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同年设海关,叫江汉关,负责督理华洋交涉事务和稽查来往船只及进出口货物、监督税务。1861年至1898年,英、法、德、俄、日相继在汉口建立租界,即“五国租界区”;同时,英、美、俄、法、日、德、意、比、丹、荷等12国设立了领事馆,18国相继来汉通商,将汉口沿江一带大片土地建成“国中之国”,汉口成为内陆最大的通海商埠,与上海、天津、广州并称“四大口岸”、“五大商埠”(另加青岛)。

  1861年3月21日,英国海军提督贺伯、参赞巴夏礼与汉阳知府刘齐衡立约,在汉口旧市镇以北、杨林口上下划定租界,面宽250丈,进深110丈,四至立石为界,合地458亩(正咱的南起江汉路,北抵合作路,西至鄱阳街,东临长江)。当时这一带地势低洼,水坑蛮多,基本无人居住。英租界设立的同年,即动工兴建英领事馆。设馆初期,馆区内建有领事馆、办公及辅助用房4栋(位于今天津路北);这些建筑皆为两层砖木结构,四周一般建有露台式券廊,它们是汉口最早出现的殖民式建筑。随后,英租界当局又在今南京路兴建工部局、巡捕房、波罗馆,现已无存。

  1865年,法国在英租界下首建立法领事馆,馆内建有多栋两层西式楼房。1891年领事馆毁于大水,1892年重建。

  1895年,德国在汉口划定租界,在英租界以北,但冇跟英租界毗连,就是南抵正咱的一元路,北至六合路,西抵中山大道,东至江边,占地600余亩。

  1896年,俄、法两国将英、德租界之间的空余地段作为两国租界,并以黎黄陂路下首、经洞庭街至车站路江边作为两国租界线。俄租界紧接英租界,占地414亩;法租界南靠俄租界,北接德租界,占地187亩。

  1898年,日本在汉口建立租界。租界位于德租界下首,南抵今六合路北,北至黄浦路,西至京汉铁路,东至江边,占地380亩。

  后来,列强们得寸进尺,纷纷扩展租界并超界筑路。此时,五国租界占地已超过3000多亩。五国租界设立后,相继还有七国在汉设立领事署。

  汉口五国租界区的特点是沿江设置,位置集中,面对长江,背靠京汉铁路,水陆交通便利。由于租界相互毗连,开放较早,已形成城市地段的基本格局。

  在建筑空间处理上,租界区基本沿袭欧洲传统的古典主义手法:道路多采取尽端式布局,主要街道端部都有高大建筑作底景,着重显示建筑体量的高大与豪华。五国租界区的各国建筑大体反映了本国的文化背景和建筑艺术传统,但大量的建筑仍属于西方古典主义建筑形式。

  (摘自张幼明编著《咵武汉》)

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