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彩黄冈 > 讲东坡

城市之眼——黄州遗爱湖

发布时间:2013-12-24 15:21:14

  城市之眼——黄州遗爱湖

  遗爱湖位于黄州科技经济开发区西侧,占地5400余亩。水域面积近4000亩。一位园林专家称从天空往下看去,遗爱湖要比杭州西湖还要美丽。河汊沟通,湖湖相扣,湖中落下座座小岛。

  遗爱湖简介

 

  湖位于古城中,城在赤壁山下,应该是人间一仙境。历史的厚遇赋予黄州浓厚的文化积淀,罕见的城市原始生态使之更加神奇。登山远眺,遗爱湖及古城风景奔来眼底,可谓山与城相连、城与湖相接,湖光山色相得益彰。 

  遗爱湖的由来

  黄州城中有一个美丽的湖泊,一片蓝蓝的湖水,湖畔种植的大多是扶岸的垂柳,湖面波光粼粼,一如丝绸般飘逸,褶皱处也满含诗情,流线里更不乏温柔。广阔的湖面,明净而通透,湖波如境,杨柳夹岸,照映倩影,无限柔情;绿水拥着青山,青山环着绿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黄州的一些青年人对遗爱湖这个名字较熟悉,但真正的老黄州人说起遗爱 湖还不太习惯。我当年从报纸上看到“黄州遗爱湖”这个名字也是问:哪个湖叫遗爱湖。近日,为“遗爱湖”这个名字的由来专门查了资料,走访当年命名的当事人。遗爱湖的历史具体有多长,笔者至今未弄清楚,但取名为“遗爱湖”却只有十几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黄冈地区专署的领导班子为了加快黄州的发展,在建立黄州科技开发区的同时将老城区东郊的东、西湖、菱角湖等大片区域纳入城市开发规划,并由当时赤壁风景管理处统一就黄州的旅游发展一并开发。赤壁风景管理处负责人就该区域宣传,推界需要在社会上征询名称,在诸多征询中最后选择由黄冈师范文学院(原黄冈师专中文系)一位从事苏轼文学研究的教授所题名称“遗爱湖”,报经当时行署专员确定。从此黄州就有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遗爱湖”了。 

  遗爱湖的三个版本

  遗爱湖的传说(家谱版) 

  宋,嘉佑年初,一贫生,居黄州东湖,隔湖居一女,与生相悦。其父怒,使绝生。女遂期与生亡。 是日,生以小舟会女,暴雨,生信不失期,遂行。至湖心,雨益暴,生遂没于水。女闻之,不意独生,竟自投于湖。 乡人怜之,更湖名遗爱。 

  遗爱湖的传说(民间版) 

  相传宋嘉佑年间,仁宗皇帝来到黄州来体察民情。时值春暖花开之际,阳光一片明媚,桃花绽开了笑脸,燕子喜剪着春风,像是在欢迎皇帝的到来。在黄州知府的陪同下,仁宗皇帝带着一行人来到了临近城东的一个村庄。这天,仁宗皇帝兴致很好。他们迎着一路春风,看到盛开的桃花,心旷神怡,君臣有说有笑。忽然,一阵甜美的歌声,不知从那里传来。 

  仁宗皇帝不知不觉地寻着歌声走去。 

  原来村庄前面,就是美丽的黄州东湖。微风吹来,湖上碧波荡漾。湖畔有一个美丽的农家少女,正一边捣衣,一边唱着动听的歌儿。那节奏分明的捣杵声,应着甜脆的歌声,格外动听。少女自个儿捣着,唱着。火红的朝霞,洒在她那娇美的身上。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一条长长的辫子上挽着一根红色的头绳,直垂到腰际,不时地掉到水面,又被她甩到身后。她那绰约的身姿,倒映在湖水里,一闪一闪。仁宗站在她身后,痴迷得看着她,她却一点儿也没有察觉。不多时,少女洗完衣服,收拾好盆子,准备回家。一转身,才发现身后有个人正痴痴看着她。顿时四目相对,少女心里一慌,赶紧低下头,含羞一笑,把那长长的辫子甩到身后,一溜烟的跑开了。这一笑不打紧,可把个仁宗皇帝的风流魂儿,给勾得个结结实实了。午时御膳,仁宗皇帝召来知府寻问,刚才那湖边的洗衣少女是哪家的姑娘,姓甚名谁。知府是何许人也?皇帝的心思,他自然是心知肚明,便马上派人到村子里,找到了洗衣少女家里,告诉她家人说:皇帝刚才在湖边,看见你家的姑娘,非常喜欢哩,真是大喜啊! 

  女孩的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哪朝哪代见过皇帝啊!隔壁左右的街坊邻里,也闻声纷纷前来道喜。就这样,那个农家少女,经过知府大人的精心安排,第二天便被接到了皇帝身边。皇帝一看这少女,一脸的纯真,一身的健美。霎时龙颜大悦,随即将她带在身边,一起到其他郡地视察。一个多月后,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又经过黄州,便将女孩安顿在娘家住下,许诺回京之后,不日即下诏进宫,以得常相厮守。 

  可是皇帝回到京城,一提起此事,却遭到了皇后及一些皇亲贵胄的非议,所以诏书迟迟没有下来。而这个农家少女,怀着一腔热情,朝也思,暮也想,每天在家痴痴地等待。光阴似箭,一晃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少女天天跑到当初和皇帝相遇的地方,伫立翘望。 

  春天走了,盛开的桃花早已谢了,少女的容颜也憔悴了。街坊邻里,有人开始议论了。少女不敢出门,只有躲在家里,早晚茶饭不思。“是不是皇帝回京后真的把我给忘了?应该不会的啊。”少女还是抱着希望,天天盼着皇帝的诏书,然而光阴如流水,岁月一天天流走了,皇帝诏书,仍是杳无音讯。 

  人们的议论,一天天多起来,少女的容颜,一天天瘦下去。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少女终于相思成疾,在迷蒙中,她怀着一颗幽怨的心,从当初洗衣相遇的石级上,走进了湖中,无情的湖水吞没了她年轻的生命。 

  少女走了,但她的故事却还在民间流传着。皇帝真的会忘记她吗?少女心里相信不会的,可世人心里清楚。相传仁宗得知此事后,痛心不已。声称黄州东湖,留有他的遗爱。后来,人们就把黄州东湖叫做遗爱湖。 

  遗爱湖的传说(史料版) 

  乌台诗案,苏东坡贬谪黄冈。 

  时任黄州太守的江苏东海人徐君猷一向仰慕苏轼才华,对苏轼极为敬重。苏东坡遭贬谪来到黄州,黄州太守徐君猷,早就敬佩他的品节,俩人很快成为朋友,经常诗酒相酬。 

  黄州城南有安国寺,北有凌湖、东湖和西湖,寺里湖间,竹丛之中,有许多供游人休息的小亭。 

  苏轼和徐君猷亲如兄弟,每每闲暇之时,经常相约于安国寺,漫步于三湖之间,二人雅兴一来,就在竹间亭里饮酒赋诗,说古论今,因而结下深厚的感情。 

  苏子与之相交三年后,徐君猷太守请命调往湖南任职,徐公离开黄州,安国寺和尚怀念太守,特请求苏东坡为他们常聚坐的小亭取个名字,并题额留念。东坡觉得太守为官清廉,有益乡土,人去而泽存,便给亭取名“遗爱”,并写了匾额。当时,有位东坡的同乡好友巢谷来黄州探望,东坡便把巢谷介绍给徐公。徐君猷嘱巢谷给遗爱亭写一篇记。苏东坡体察到徐公的意思,觉得巢谷羁派之人,对黄州和太守并不太了解,这篇文字由自己命笔最合适。于是就有了苏轼的《遗爱亭记代巢元修》。 

  苏东坡给湖畔的小亭题名“遗爱亭”,故而这个美丽的湖泊便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遗爱湖。 

  当年的遗爱亭早已不见踪影,后来的黄州人把当年城郊现如今已在城中的东湖、西湖、菱湖合一叫做遗爱湖。为什么会把与遗爱亭毫无关系的湖泊叫做遗爱湖呢?大概是质朴的黄州人怀念当年那个清廉的太守和苏东坡吧。 

  苏东坡与遗爱湖

  遗爱湖苏东坡像

  930多年前,贬谪于此的伟大诗人苏东坡给湖畔的小亭题名“遗爱亭”,故而这个美丽的湖泊便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遗爱湖。这里不是得意者的天堂,而是失意者的故乡,所以一直以来,雕琢不多,附会也少,还是自然清新的本色。当年的遗爱亭早已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 

  后来的黄州人把当年城郊现处城中的东湖、西湖、菱角湖叫做遗爱湖。为什么会把与遗爱亭毫无关系的湖泊叫做遗爱湖呢?大概是质朴的黄州人怀念那个清廉的太守苏东坡吧。

  遗爱湖的秀丽 

 

  遗爱湖音乐喷泉

  如果湖是城市之眼,虽眉目各有不同,养的都是城市的灵气,映的是城市的心,滋润的是一地的人生。从黄冈的文脉发展过程来看,700多年历史中留下了禹王城、赤壁等著名景点;从文化角度看,遗爱湖风景区是禹王城、赤壁风景区的延伸和补充,以近代文化为主题,突出大别山文化特色,融生态、娱乐于一体,成为具有现代文化特色的市级综合性公园,与赤壁风景区共同形成鄂东文化旅游胜地,是武汉市大旅游圈中独具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基于这种定位,黄冈市政府已经就遗爱湖风景区开发规划了大别山文化园、历史名人园、东方养生园、风味园、异国风情园、江湖生态教育馆、鸟类生态保护区、植物园、沼泽生态景观保护园、观光果园、森林牧场、儿童游乐园、健身广场、水上运动、体育中心、宾馆、生态养殖景观等十八大项目,形成大别山文化区、体育区、度假别墅区、市民公园区、历史名人区、观光渔业区、生态植物区七大景区。目前,紧靠湖区已经建有环境幽美、起居舒适的菱湖宾馆、黄冈宾馆;大洲岛上已经兴建起蒙古包风情园和热带风情沙滩。通过招商引资,菱角湖已经利用尽500亩水面开发珍珠养殖。著名企业汇源j集团黄冈分公司、湖北太子奶公司落户东湖之滨,成为遗爱湖亮丽的风景线。黄冈科技职业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新校区)、鄂东职院(新校区)、黄冈中学(新校区)、黄冈大学与其依山傍水的关系更为遗爱湖风景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景观。 

  在遗爱湖中,有一条长达数百米遍植杨柳的湖心路穿湖而过。经过连心桥,漫步湖心路,顿生“长堤春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的感觉。漫步其间,你自然会想起春天的意趣,看三步一杨五步一柳。融融的春风中,迎春缤纷艳丽,柳丝婀娜起舞。那一湖荡漾的碧波便在春风的吹拂中激起涟漪,湖面上一会儿波痕荡漾,一会儿平静如镜,一会儿又皱折追风,看上去舒服极了。向西看去,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映照在平静的湖水里格外迷人;向东望去,鄂黄长江大桥的高架拉索熠熠生辉,分外醒目。一路风光道不完,心随春风舞翩跹。遗爱湖的风景让我感到我居住的小城竟是如此美丽! 

  入夜,无景可看时,光看水就足以醉人,而眼前却是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高高低低、远远近近……无处不景,此刻的我仿佛就置身仙境了。而这仙境的意蕴恰恰来自那些国画般的和谐组合。禁不住感叹,遗爱湖是善于借鉴别处景致而不俗的,也是自成一体而不乱的,你看呀,湖中远近高低各种风物遥相呼应,隔而未绝,互通有无,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 

  初夏季节,鲜花怒放,沿着湖畔漫步,岸边垂柳青青,水中荷花吐艳,微风习习,清香轻拂,让人不觉为之心醉。湖中的小船随波荡漾,船上三三两两的游人,或嬉笑、或谈心、或静思,兴致来了,可以自己来摇桨,忽左忽右,任凭爽朗的笑声洒落在湖面。湖水轻拍着岸边的围堰,激起层层涟漪,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像美丽的江南的少女翩翩起舞。如果有兴赶上细雨朦胧的日子,雨中的遗爱湖犹如淡淡的水墨画一样渲染开来。 

  炎炎八月,热浪滚滚,来到遗爱湖,享受这城市中的“大氧吧”,湖水之浸润,倍感神清气爽。或是湖边垂钓,依繁荫而纳凉;或漫步林荫小道,凉风习习拂面。这里的宁静,这里的秀丽,呼吸着这里的空气,惬意与你同在! 

  夜幕降落,华灯初上,在霓虹灯和装饰灯光的闪烁下,垂柳显得越发的青翠,山影如黛,湖面上五颜六色、色彩斑斓的彩灯倒影随风晃动,水波荡漾,仿佛带领人们走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溶溶月色下的遗爱湖,展露出“三分明月倒映,湖水波光粼粼”的意境。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诗句。以山、水、竹、树、路、桥、亭、滩、民居为组合的遗爱湖自然景观,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如同一幅韵味无穷的山水画,形成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和超凡脱俗的感觉。对那些久经都市嘈杂喧闹、爱好自然的人们来说,到遗爱湖一游,不能说不是一种美的享受。 

  遗爱湖的变迁

  在鄂东名城黄州,有一个美丽而富有文化底蕴的湖泊,她的名字叫做“遗爱湖”。遗爱湖自古以来生态环境良好,是鄂东名湖。可近些年来,由于污染,遗爱湖变成了一个脏湖、臭湖。经过治理,遗爱湖重新找到了她的美丽。今天的“记者看湖”请听录音报道:《遗爱湖的变迁》,由湖北台记者高波、黄冈台记者董念松采制。 

  遗爱湖,地处黄州市区中心,由东湖、西湖、菱角湖三湖组成,总面积323公顷。据史料记载,1300多年前,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被贬黄州期间,将黄州安国寺内的一个竹亭改名为遗爱亭,并作《遗爱亭记》,从此,这个美丽的湖泊便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遗爱湖。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遗爱湖,只见一片蓝蓝的湖水,湖畔依旧绿意盎然。广阔的湖面,明净而通透。喷泉、浮雕、楼亭、栈道,还有绿色草坪、阳光沙滩、水幕影院、滨湖风情吧、生态走廊、竹林幽径……一个个看点、一道道景观,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可三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山,是杂草丛生、到处沟沟坎坎的山;水,是漂满杂物、散发臭味的水……一位市民对记者回忆说:“以前湖水很远就闻到臭味,有事路过遗爱湖总要绕着走。” 

  多年来,随着黄州城区的不断扩大,遗爱湖渐渐成了城中的污水湖。黄冈市环保局1999年的资料表明:当时每天有533立方米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遗爱湖,水质不断恶化,当时沿湖有大小企业1398家,遗爱湖每年除承接大量工业废水外,还接纳当时黄州城区23万人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造成湖水严重富营养化。当时统计的数据是约有500亩左右的水面已严重污染,其余受到轻度污染。 

  2006年,黄冈市作出保护治理遗爱湖的决定,并对接东坡文化和黄州历史文化,充分发挥遗爱湖地理位置独特,有山有水,湖叉岛湾变化多姿等特点,计划投资4亿元,用5年时间,建设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开放式园林公园。有关部门对遗爱湖的水环境进行了全面治理,把城乡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进行连片收集,净化了湖泊,重现了水乡的意境。各职能部门紧密合作,精心设计,科学组织,认真抓好各景区景点的建设。黄冈市建委副主任、遗爱湖公园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王日辉对记者说:“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2.5亿元,完成了22万平方米遗爱亭景区建设,1.3万米滨水景观护岸建设,9.5公里景区道路扩宽黑化,喜梅桥、连心桥建设,湖心路亮化,黄州大道滨水景区亲水游道建设和27万立方米的清淤工程。” 

  目前,遗爱湖景区已栽种银杏、桂花、香樟、朴树、广玉兰等名贵树木1.1万株,灌木55种,草坪12万平方米。遗爱湖公园成为黄冈市人人向往的一大景点,每逢天气晴好,便有数以千计的市民来这里休闲散步、逛园赏景。

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