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酥糖制作技工艺

发布时间:2013-12-26 14:39:00

  武穴酥糖是湖北名点之一,流传久远。武穴酥糖原名董糖,据考证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有一位姓董的人,很孝敬母亲。有一次,他的母亲生了病,咳嗽不已,数日不能进食,他访问邻里并经名医指点,用熟芝麻粉、米糖等调制一种酥糖给母亲吃,母亲吃后,食欲渐增,病情好转并恢复健康。这件事很快传为美谈,传到糕点作坊后,作坊老板按照董氏配料制成酥糖,上市后深受市民喜爱,称之为“董糖”,后经多项改进,并加入武穴桂花,把这种酥糖改成为武穴地方名点,“董糖”亦更名为“武穴桂花酥糖”。

  武穴酥糖,作为武穴的一种地方食品文化,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流传甚广。在长江沿线也有一些地方生产酥糖,但无论是从生产加工工艺,还是产品配方以及产品口味上,唯独武穴酥糖一枝独秀,独占鳌头。武穴酥糖制作技工艺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武穴酥糖,作为武穴流传几百年的一个知名品牌,在中华民族食品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并被收录入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北民俗志》。

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