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的说唱艺术

发布时间:2013-12-26 14:35:50

    说唱表演艺术种类很多,有鼓书、渔鼓、彩莲船、双推车、蚌壳精、踩高跷、天狮、板凳龙、扇子花等。

  鼓书

  浠水鼓书属南派,始祖柳敬亭,康熙时南京人。咸丰年间传入浠水县。鼓书表演时一人登场,一手击鼓,一手敲板,说唱结合。用惊险、紧凑的故事情节吸引听众,深受群众欢迎。主要书目《施公案》、《包公案》、《粉妆楼》、《济公传》、《小五义》等。解放后,鼓书艺人大力改编革命斗争题材的小说,将《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等编成鼓书演唱,令人耳目一新。进入新时期后,由于电视的普及,鼓书说唱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逐渐趋于低谷。

  渔鼓

  表演者用的渔鼓筒,竹筒制作,二尺来长,拍的一端扪有蛇皮或猪皮。初为单人唱,后有双人或多人表演,演唱地点也由走街串巷转到舞台之上,成为群众欢迎的曲艺品种之一。

采莲船


  采莲船

  船身用竹篾绑扎,彩纸粘糊。二人或三人表演,一少女"坐"船,一人"摇浆",人在陆地,如行水中。"摇浆"者主唱,众人随和,锣鼓伴奏,气氛热烈。唱词是即兴创作,随唱随编。


  双推车

  一健汉推车,一少女"坐车",一小丑引车。三人配合默契,凡推车上坡、过沟、越坎、走独木桥,动作夸张而不失真。一人领唱,众人相和,内容多为恭贺之词。三人为单推车,六人为双推车。


  蚌壳精

  二人表演,一渔翁一蚌壳精。巨大的蚌壳由篾、纸扎成,一美貌少女居其中,以开合、进退、淌水等动作,作渔翁戏蚌,蚌戏渔翁之状,以博笑声。

踩高跷


  踩高跷

  表演者脚绑木棍,以棍代脚,人体高于地面三尺许,装扮成各类戏剧人物和戏剧故事,如《八仙过海》、《梁祝》、《桃园结义》、《三打白骨精》等等。


  板凳龙

  板凳龙是洗马长岭传统艺术,用三板凳饰彩纸或彩布扎成龙状。由三人起舞,龙数不限。舞时配以锣鼓,动作活泼紧张,气氛热烈。

  扇子花

  扇子花表演时多以少女着彩衣,右手执彩色折扇,左手拿方巾,载歌载舞,旋律热烈,抒情。内容多描写男女相爱,有锣鼓和丝弦伴奏。

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