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伟 袁建勋 日前,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传来喜讯,由黄冈市台办和黄州区政府联合引进的台资企业黄冈永通食品有限公司,经过9个月的紧张施工建设正式竣工试产。黄冈市委书记段远明在视察该企业时指出,黄冈永通公司的投产,给黄冈农业产业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将带动黄冈蔬菜产业的转化升值和出口创汇。然而,黄冈永通食品有限公司落户黄州的经过,并非一帆风顺,这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考察—商机玄机
提起台湾永联国际开发有限公司,在台湾冷冻脱水蔬菜行业,名头非常响亮,它不仅是台湾冷冻食品同业工会的创会企业,而且历届理事长都是由永联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台湾永联便捷足先登,在大陆投资设厂,先后在广东、山东、浙江兴建永升、永进等多家“永”字号企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蒸蒸日上。
2004年1月底,黄冈市台办从省台办了解到,台湾永联实业有限公司拟在湖北布点设厂,将派人到湖北考察。这是一条重要的招商信息!引进龙头企业,是黄冈农业产业化的出路所在,一定要把该项目争取过来!市台办主任薛丽芬马上将台湾永联拟到湖北投资建厂的信息向市委副书记蔡伦祥作了汇报,蔡书记当即指示,黄冈市是农业大市,务必把台湾永联邀请到黄冈考察,与台商交朋友,争取他们到黄冈投资。
1月28日,市台办主任薛丽芬专程来到省台办,争取到请台商去作为全省的蔬菜基地的黄州区考察。为此,黄州区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吴美景、副区长柳长青为组长的专班,专门负责该项目的接待和协调。
2月4日,受总公司委派,台湾永联华东、华北办事处经理简水耀先生、浙江慈溪永进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刘观海先生飞抵武汉,他们一路马不停蹄地考察了湖北省内三个地市(县),最后一站来到黄冈。
一定要把压轴戏唱好,要亮出黄冈的长处和优势来。市台办与黄州区政府一起,再次研究接待方案,精心准备现场。2月7日下午,台商简水耀先生一行风尘仆仆来到黄冈。简先生一行在市台办和黄州区领导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黄州开发区、东湖开发区和六福湾、孙镇蔬菜基地,并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了解包菜和小葱种植情况。在实地考察结束后,黄州区有关方面负责人集中向台商介绍情况,并逐一回答了台商提出的问题。初次见面,双方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台商对黄州区的蔬菜基地建设比较满意,但并未轻易表态。在市台办与黄州区的一再要求下,台商才留下联系方式。市台办主任薛丽芬敏锐地感觉到,但要把台商吸引到黄冈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攻关——柳暗花明
台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连20多天过去了,一直没有回音。原来,在众多的“相亲”对象中,黄州区只是名列其中之一。怎么办?在一次偶然机会,市台办了解到一条重要信息:陪同台商简水耀来湖北考察的刘先生是一个关键人物,他父亲是永联的大股东,如果能做通他的工作,希望还是很大。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黄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当即决定派副区长柳长青专做刘先生的工作。
3月6日,黄州区副区长柳长青、区农发办主任喻中华赶到浙江慈溪永进食品有限公司,在经过两天的等待后,才得以与刘先生见面。在随后几天时间里,双方谈论的内容逐渐深入。柳区长适时向永联公司抛出绣球,送达了《黄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台湾脱水蔬菜项目水价实行补贴的承诺函》。真诚换真心,黄州区细致入微的工作使刘先生看到了黄州区领导的真诚和务实,他表示,届时一定将黄冈招商引资的诚意向董事会作转达,帮助黄冈做工作。永联公司的大门向黄州打开了一条缝!
柳区长此后与刘先生、简先生的联系不断,市台办也直接与在台湾的永联公司总经理及秘书取得了联系,积极推介黄冈。市台办还与永联的关系企业——武汉统一集团取得了联系,请他们帮助做工作。3月15日,黄州区以区长的名义向台湾永联总经理发出邀请函,邀请他就脱水蔬菜建设具体事宜来黄州进行深入考察和具体洽谈。总经理刘贵坪先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4月2日,台湾永联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贵坪先生等一行来到黄州。黄州区准备充分,关键问题洽谈比较顺利,台商总体印象不错。
4月8日,为进一步表达招商引资诚意和解决台商第二轮考察提出的问题,市台办主任薛丽芬、黄州区副区长柳长青再赴慈溪,拜会台商,商谈项目事宜。黄州区政府就脱水蔬菜项目建设有关事宜向台商作出一揽子承诺。2004年4月29日,台湾永联公司黄先生向黄州区政府发来传真,告之永联公司全体股东将来黄州考察。黄冈面临和期待着新一轮的竞争。
签约——花落黄州
前两轮与台商接触,市区两级精心准备,主动出击,艰苦攻关,逐渐赢得了台商的信任和青睐,但台商并未放弃对其它地方的考察,看来,第三轮台商考察至关重要,届时花落谁家将见分晓!
5月12日,黄州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指示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做好客人来访的一切准备工作。6月12日上午,台湾永联公司全体股东12人,在董事长蔡坤山先生的带领下,先考察了其他地方后抵达黄州。在黄州区区长和市台办主任陪同下,实地考察了黄州区蔬菜种植基地以及路口工业园、华商工业园、东湖工业园三处推荐用地。中午,市委副书记蔡伦祥、夏润祥、副市长操尚银会见并宴请了蔡先生一行,让台商备感亲切。下午,黄州区政府与台商进行了洽谈。台湾永联12名股东,都是台湾从事脱水蔬菜的专家,从基地建设、蔬菜无公害化种植、蔬菜收购价格、自来水价格、地下水情况等细节提出一系列问题,黄州区负责人一一作答。当台商提出征地能否扩大时,区负责人果断拍板,征地80亩没问题。会谈气氛十分融洽。晚上,永联公司全体股东赶回武汉,连夜召开董事会,会议一直开到深夜12点,市区招商专班一直在会议室外等候结果。当会议结束,永联公司董事长蔡坤山告诉大家,投资地点定在黄州时,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事后,永联公司总经理刘先生说,黄冈人用真诚赢得了永联全体股东的信任。
6月13日,黄州区政府与台湾永联国际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协议签字仪式在东方大酒店举行,省台办副主任陈惠文专程前往祝贺。时任黄州区区长的高迎涛、台湾永联国际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坤山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台湾永联国际开发公司投资300万美元,在路口开发区征地87亩,兴建黄冈永通食品有限公司。至此,台湾脱水蔬菜项目正式宣告花落黄冈,黄冈人打了一场漂亮的招商攻坚战。
建设——如歌岁月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从一纸协议到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从美好的憧景到现实的生产力,为了实现黄冈永通食品有限公司的早日建成投产,市台办和黄州区协调服务专班倾注了大量心血,这其间同样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
6月15日,就在投资协议签订第三天,黄州区委、区政府便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开始着手平整土地,协助台商办理相关手续,并将各项责任落实到服务协调专班相关单位。
然而正当进展顺利之时,一件意想不到事情发生了。8月20日,负责勘探地下水的施工人员向台商简先生报告,经过20多天的钻探,仍未发现地质断裂带,寻找地下水的希望渺茫。这对于日耗水上千吨的脱水蔬菜项目来说,无异于致命一击。尽管此前,黄州区针对该项目,参照慈溪的作法,制定了水价补贴政策,但该项目不可能全部依靠自来水,一来生产本成提高,二来政府补贴压力增大。怎么办?问题不解决,台商有可能放弃投资。黄州区负责人马上主持召开协调会,一方面稳定台商情绪,争取台商的理解,另一方面,请专家会诊,研究解决供水问题的方案。8月30日,黄州区政府经过多次研究,制定了新的水价补贴政策,这才给台商吃了一个定心丸。黄州区政府算了一个账,为了解决永通的供水问题,尽管政府要拿出30多万元,但为了改善投资硬环境和农民增收,这样做,值!
10月10日,黄冈永通食品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随着建筑公司的进场施工,黄冈永通的各项建设逐渐步入了正轨。基地建设和厂区建设也同步进行,按照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黄州区共落实包菜和小葱种植面积2000亩,公司自建基地500亩。
转眼间到了2005年4月,春风送暖,杨柳吐绿,绿油油的包菜长势喜人,眼看着就到了上市的季节。然而由于工程量加大和其它客观原因,厂房不能如期竣工。建筑方急,黄州区领导急,台商更急。向来以重信守诺、诚实经营为立业之本的台商,果断决策,下令收购包菜,即使企业亏损再大,也不能让农民兄弟损失一分钱!一时间,附近村镇的农户拉着包菜从四面八方向企业涌来,台商亲自过称付款,最后,台商干脆到田间地头,直接算账付款……此轮收购,台商以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的代价履行了诺言,让广大菜农从中看到了希望。
黄冈永通一路走来,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关键是有一个好的服务专班。引进一个企业不容易,建设一个企业、办好一个企业更难。从2004年6月到2005年8月,市台办和黄州区服务协调专班共有120个工作日到企业协调处理各种事务,帮助企业解决大小问题200多件,获得了台商的高度赞扬。
2005年8月8日,在黄冈永通食品有限公司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在经过9个月的紧张施工后,黄冈永通正式投产。走进永通,优美的环境,整洁的厂区,高耸的厂房,洁净的无菌车间,先进的生产设备,让人耳目一新。黄冈永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简先生欣喜地告诉我们,目前竣工的第一期工程投资总额200万美元,占地面积50亩,厂房建筑面积17000平米,安置就业700多人,年加工脱水蔬菜1.8万吨,将带动黄州区蔬菜基地建设10000亩,公司产品大部分出口欧美、日本。
随着第一期工程的竣工投产,黄冈永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起点。黄冈永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我们衷心地祝愿黄冈永通龙头高昂,在市场大潮中,乘风破浪,发展壮大。
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