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彩黄冈 > 海峡随笔

医圣故里台商潮

发布时间:2014-01-03 09:03:30

  作者:祝和忠 1987年底,海峡两岸交流之门渐渐打开。改革开放以来,蕲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先后引进台商到蕲春兴办台资企业20余家,台资台属企业生产经营的领域和行业有医药生产、造纸、畜牧养殖、树脂加工、五金工具、玻璃制品、餐饮娱乐等。已投资项目固定资产15.6亿元人民币,2008年完成产值5.9亿元,上交税收1288万元。 

  回顾蕲春对台工作所走过的路,是一个台胞台属由思念到团聚、由隔绝到交流,台资企业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吾辈之根在蕲春

  蕲春最初旅居台湾的同胞有800余人,如今加上他们的第二、第三代,多达4000余人,可谓枝繁叶茂,源远流长。然而一干多枝根相连,千枝万叶总关情。这些蕲春籍台胞虽身在台湾,但故土乡情和在家乡的骨肉同胞在他们的心里总有抹不去的思念,他们总忘不了故园乡亲。 

  1980年,旅居台湾的蕲春籍同胞在台湾创办蕲春旅台同乡会。蕲春旅台中将石补天先生任蕲春旅台同乡会第一届理事长。他说,谁都知道,水有源,无源则流不远;树有根,无根则枝不茂。人类之源与根就是祖先,而今我们的祖先都在大陆,缩小范围说,吾辈之根在蕲春。好象来自源远的流水与根深的枝叶,如今水长叶茂,岂不饮水思源,睹木寻根。根,深入泥土,伸向四方;根,使枝叶繁茂,花果飘香。有人说根是万物之母,根是万物之魂。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海峡两岸正式打开交流之门,蕲春旅台同胞极为振备,纷纷回乡探亲。尽管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身居台湾,与家乡远隔千山万水,但他们回到家乡,乡音未改,一个个都讲一口地地道道的蕲春话。这是为什么呢?据交谈,原来乡音成了他们身上唯一的外在标记。无情的岁月可改变人的容颜,却很难改变一个人的乡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氏说一方话,乡音是一杯酒,一首歌,一个故事,乡音是祖先融在血脉里泊泊流淌的血液,自1987年底至今,血浓于水的蕲春籍台胞先后有3000余人次回乡探亲,有的寻根祭祖,有的旅游观光,有的投资兴业。 

  兴厂办场爱乡情

  1988年,蕲春籍台胞纷纷从台湾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深地吸引了他们,他们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接待,看到自己熟悉的故乡山水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心无比激动,但他们也看到乡村经济还不很发达,乡亲们生活还很贫困时,心情也不平静。 

  1992年,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更萌发了时任台湾颐明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永延先生报效桑梓之情。孙永延继1991年底买下蕲州造纸厂交给外甥孙嗣全经营后,1992年又引进台商、台湾新竹永阜有限公司彭作孚先生,由台方提供设备技术,蕲方提供厂房土地,成立了蕲春县首家台资企业蕲州阜明玻璃有限公司。 

  同样在1992年,蕲春籍台胞程益美在漕河与台湾台北鑫山机械有限公司股东刘治等一起投资入股,注册资金340万元人民币,蕲春县又一家台资企业蕲春海峡文娱有限公司在蕲春大道大转盘闹市中心诞生了。 

  1993年,蕲春籍台胞王奇琨先生从台湾回到家乡,他以台湾方块艺术设计社的台方实体投资200万元人民币,与横车镇九棵松村合资兴办了蕲春县第三家台资企业湖北九方圆特殊板材有限公司。后来,王奇琨先生又独资兴办台资企业美而廉美食茶艺有限公司,合资兴建蕲春明鑫五金有限公司,合作兴办蕲阳双语学校,他还先后兴办台湾街、横车、西河驿、三家店、少儿图书馆、走马岭等6所宝岛汉英双语幼儿园。其中蕲春明鑫五金工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外贸出口产品角尺和汽车配套产品,年供货量5万件,年产值1500万元。 

  自1992年以来,蕲春籍台胞在家乡投资8000万元,兴办台资、台属企业10余家。 

  飞跃海峡的爱心

  创办于1997年的陈自强教育基金会是蕲春旅台同胞陈自强先生为支援家乡贫困学生而创立的。陈自强先生在台湾临终前把身边的儿女、子孙召到床边当面交待说,“你们莫忘了家乡,我很早就想在家乡成立一个类似基金会那样的东西,专门救助困难学生……我们长期以来,飘泊在海外,对土生土长的家乡,总感到有一些亏欠,你们要为家乡做一些事情。”这个12年前的一项义举,倾注和凝集台胞陈自强先生一家三代对家乡贫困学生的情与爱,他们一共筹集基金23.5万元,先后进行12次发放,共捐助资金15.4万元,资助和奖励青石中小学贫因学生和优秀学生共1180人。 

  1997年,蕲春县向桥乡台资企业黄冈盛帝树脂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秋敏向唐山村建小学损款2万元,唐山村教学楼建成。不久,朱秋敏又投资在该村建畜牧场,养牛50头,养羊100只,将所获利润全部捐给村里赡养孤寡老人和“五保”户。后来,朱秋敏又救助山区两名特困生上高中,每人送去1500元。2000年,朱秋敏荣获第四届“湖北扶贫奖”。 

  如今,在蕲春县漕河镇大路铺村的公路旁,耸立着一栋6列两层教学楼,这是蕲春籍台胞石补天先生损款为家乡兴建的一所“福田学校”,他还损资为大路铺村修通一条柏油路和大河口至中波台的水泥路,后每年为福田小学损资,石补天先生逝世后,其子石仲先生继续捐资助学,共计损资30余万元。 

  2008年1月至2月,蕲春县遭受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蕲春籍台胞胡爱兰与丈夫、山珀针纺织品(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正浩先生商量,决定向家乡捐助价值92万元的衣物、围巾、手套等救灾物资。从2008年开始,胡爱兰女士出资30万元在蕲春县一中开办慈善“山珀阳光班”,定向资助5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从高一到高三每生高中3年期间免收学费,享受6000元的奖学金,以助其完成学业。 

  1997年以来,蕲春籍台胞、台属,在蕲春投资的台商、台资企业共捐资500多万元,支援祖国和家乡建设,表达了他们的一片爱国爱乡之情。 

  蕲水连着阿里山

  2007年10月9日至12日,由台湾湖北文献社社长、蕲春籍台湾大学教授汪大华先生、蕲春旅台同乡会理事长方锡昌先生带领的台胞投资考察团到蕲春参观考察。10月11日,台胞参访团在蕲春濒湖会议中心举行台胞投资考察座谈会。 

  2008年10月,又是一度秋风劲,海峡两岸蕲春籍台胞再次欢聚一堂,海峡两岸李时形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医圣故里蕲州隆重举行。 

  2009年7月7日,以台湾中国医药大学中国药学研究所教授张永勋为团长的台湾中国医药大学中国药学研究所2009年大陆中药材市场考察团一行15人,来到蕲春县深入参观考察中药生产、药材种植基地、药市及药园建设,以传承一代医圣伟业,加强两岸中药交流。 

  医圣故里建药都 

  蕲春是被誉为“医中之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也是著名的“教授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蕲春县委、县政府就提出发挥李时珍人文资源优势,走有蕲春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实施 “以药兴县”战略。从1991年起,举办一年一度的李时珍医药节、药交会,本草纲目传四海,医圣故里连五洲。每次节会,蕲春县邀请全国各大药物生产厂家、药商、药农、国内外知名中医药专家、港澳台胞、海外侨胞、外国朋友参加,进行医药学术研讨和药材交易,药材飘香医圣故里,客商云集教授之乡。节会搭台,经贸唱戏,蕲春县坚持唱特色戏,走科技路,念市场经,举全县之力,推进医药产业化。蕲春中药材生产已被列为全省重点扶植的30个龙头产业之一,中国蕲州中药材批发市场已成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7家定点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近年来,蕲春县委、县政府坚持“一主三化”,构建“四大格局”,提出建设经济强县、医药名县、文化大县,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健康之乡”的奋斗目标,大刀阔斧地改善招商引资环境,搭建台商投资发展平台,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吸引一批又一批台商蜂拥而至,在蕲春投资兴业。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1998年,台湾舒佳康医药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朝辉等几位台商穿越海峡,像从阿里山“飞”来的“凤凰”栖落在湖北蕲春,这只“凤凰”就是李时珍医药集团。一花引来万花开,蕲春以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和特色资源为依托,用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吸引台商,一批批台商纷纷到蕲春投资兴业。 

  吕金城是台湾台北县人,他22岁在台湾立祥灯饰玻璃厂任厂长,曾制造全世界最大的玻璃灯饰品,被誉为“玻璃灯饰品大王”。2003年,他看到湖北蕲春有着丰富的石英石资源,是制造玻璃饰品的极好原料,于是,他投资140万元在蕲春投资兴办蕲春立祥玻璃工艺有限公司。 

  2008年9月24日,又一家台资企业湖北蕲春佳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蕲春县刘河镇台湾农民创业园奠基。蕲春台湾农民创业园是湖北省首批为吸引台商投资而设立的示范性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由位于八里湖的种养基地、刘河镇的养殖基地和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的加工基地三部分组成。 

  2008年10月10日,省台办、省农业厅等部门负责人在蕲春为全省第三家“台湾农民创业园”揭牌,标志着台商在蕲春投资已经进入大项目、大投入、大发展时代。至此,该县已初步呈现台商聚集、投资扎堆的可持续发展效应。10月16日,湖北嘉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建设8栋厂房的基础工程又在蕲春台湾农民创业园破土动工。 

  引进一个人,搞活一个城;引进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引进一个产业,带动一个产业集群。近年来,蕲春接待投资考察的台商、台胞一批又一批,台商在蕲春投资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蕲春台资企业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投资领域不断扩大,投资项目逐年增多;台商投资企业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过去到蕲春投资的台胞主要在加工业、娱乐业等小打小闹小规模,如今向大规模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台资企业不仅逐步确立自己的产品品牌,高新技术产业和IT产业投产势头强劲,成为台商投资蕲春的新亮点,而且成片开发逐步形成产业群,成为台商投资的新趋势。 

  当前,台海局势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向前发展。蕲春县正在抢抓国际资本向中国转移和沿海资金向内地转移的重大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强与台商、台胞之间的联系,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扩大对台经济交流与合作,真正使蕲春成为台商投资的热土,发展的平台,兴业的家园。(祝和忠)

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