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彩黄冈 > 黄台交流

结对帮扶 情系大祝村

发布时间:2015-11-23 09:21:23

  ———武穴市台办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

  11月13日,武穴市精准扶贫会在武月三楼会议室召开,市扶贫领导小组郭茂兰市长对前期我市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做了总结,对下步的工作也做了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统战部分管精准扶贫工作副部长王超同志第一时间组织统战部全体干部召开了会议,部署相关工作。11月16日,武穴统战系统干部在统战部副部长雷世达同志的带领下,扶贫工作队队长台办副主任范和平同志、大祝村第一书记周子楠同志等一行人,冒雨来到余川镇大祝村开展精准帮扶工作,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指导贫困户制定脱贫措施。

  大祝村位于余川镇,全村共计13个村民小组,共490户,人口2183人。村共计有困难户69户188人,其中低保户23户82人、五保户26户32人、贫困户20户74人。村级公路4公里,普通公路10公里,全村饮水(自来水)户数达到30%。全村非土坯房户数达到90%,其中土墙户10%。全村耕地面积 1600 亩,退跟换林 280亩,山林面积面积 3600 亩,主要农作物以水稻、油菜、山药为主。该村是统战部的扶贫联系点,统战系统干部就该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多次下乡走访,进行调研,为帮助该村整体脱贫,走上致富的道路收集第一手材料。统战系统干部分别走进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中,仔细询问贫困户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和子女教育就业等问题,就贫困户的现有资源,现场帮助贫困户算起“致富账”,并给69户贫困户发放红色结对帮扶卡片,保证扶贫工作精准到户、精准到人,采取“一对一”结对办法帮扶贫困户。

  经走访,有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一家七口人,住在一间70平方米的土砖房子里,地面长满了青苔。户主范保国和老伴常年体弱多病,大儿子两年前因患白血病过世,年仅24岁。大儿媳离家出走,留下一个孙女,读小学一年级。小儿子一人在外务工,小儿媳妇在家抚养一双儿女。全家七口人全凭着小儿子一人的收入和一点政府低保金糊口。为了给大儿子治白血病,至今家中还负债十二万元未还清。统战部副部长雷世达同志拉着范大伯的手,鼓励他坚定生活信心,坚信通过自身努力和政府、帮扶单位的帮助,一定会改变现状,走出生活的低谷。

  走过一条泥泞的山间小路,来到3组低保户彭石先家中,一家11口人生活在一起。彭石先父母年迈多病,本人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他的小儿子3岁时被自家门口的树砸伤,导致头部和四肢严重损伤,经过鉴定是二级伤残。小儿媳患有严重的忧郁症,从来不和任何人交流,她自己从外面带回一个6个月大的儿子。大儿子一个人在外务工养活大儿媳和两个孩子,女儿读二年级,儿子上幼儿园。扶贫工作队队长台办副主任范和平同志详细查看其家庭户口本、低保卡、残疾证等证件,给其老父亲详细讲解精准扶贫政策。让他们全家人都放宽心,并询问了他们的需求,可以采取产业扶持和政策兜底的帮扶措施对其进行帮扶。 

  途中经过一片土坯房子,看到一位八十高龄的老人站在门前。走近询问,得知这是金海林的家,老人是金海林的岳母。金海林的妻子哭诉到,她自从检查出胃癌就日夜流泪,害怕她活不了多久,留下老人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这位老人一生没有结婚,无儿无女,她是老人收养的女儿。大祝村第一书记周子楠同志告诉她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了与病魔斗争的斗志。鼓励她要振作起来,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陪伴老人,一定要有摆脱病魔、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

  入冬以来,连日的绵绵阴雨,泥泞的山间小道,虽然寒冷,但却无法阻挡统战部帮扶队同志们火热的心。大家真心实意,进到大祝村每一组,每一户,精准扶贫,结对帮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帮扶干部的到来,为农村基层贫困户送去了党的扶贫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一般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都详细安排了“四个一批”帮扶措施。群众是主体,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利用好现有的产业优势和资源条件,在政府和统战部扶贫工作队同志们的帮助下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富民增收产业,从而实现脱贫致富,让“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周子楠)

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