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专题

润之与霞姑的长沙爱情地图

发布时间:2021-05-12 09:54:13

   长沙这座城市的东南西北,都曾留下过润之与霞姑的脚步,有过他们青春年少时的梦想与爱恋。他们有着常人的相伴、相思,更有常人不曾有的大义凛然、生死相许。他们的爱,不仅是小我之爱,更是饱含家国社会的大义之爱  念琴 芙蓉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贺新郎·别友》 毛泽东

  这是毛泽东对1923年冬天那个清晨,在横塘告别杨开慧及家人赴上海时的情景描绘,写出了他的不舍和思念。那一年,这个字“润之”的青年男子30岁,而那个小名“霞姑”的女子才22岁。

  从相识到天人永隔,只有短短的17年,但是“润之”和“霞姑”却相知相爱,他们的情感刻骨铭心、感天动地。

  这样的爱情就发生在长沙。

  让我们隔着时空,穿街走巷,为“润之”和“霞姑”之恋,画一张长沙地图。

  初见:天鹅塘

  天鹅塘位于劳动西路的南边,白沙路与书院路之间,处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老校区的东北角,在白沙老年公寓的西边,现在长沙天心区天鹅塘社区的范围内。

  1913年春,在海外留学十年的杨昌济回到湖南,接受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合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聘请,担任文科教授。全家人也随杨昌济搬到了长沙,居住在离四师不远的天鹅塘。杨昌济为住宅命名“板仓杨”。

  毛泽东与蔡和森、陈昌、罗学瓒、张昆弟等几位同学经常来到“板仓杨”讨论有关读书和哲学的问题。后来,毛泽东的同学何叔衡、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及其在长郡中学的同学柳直荀,也参与到聚会中。杨老师以他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成为这个朋友圈的核心。

  1914年春天的一个周末,13岁的开慧与21岁的润之在家中初见。她早已对这个父亲总夸赞的学生产生了好奇,并读过他的读书笔记《讲堂录》。

  相识:李氏芋园

  李氏芋园(又称李星沅公馆),是清代重臣李星沅建的私家园林。当年的芋园东接定王台、北囊浏正街、西去仅半里路即为藩正街的藩台衙门。李氏芋园毁于文夕大火。新中国成立后,城市扩建,芋园所在的地方,便成为城市中心地块。现在的水月林小区、东庆街、浏正街、都正街、柑子园(省人民医院附近),还有长沙市公安局都在芋园内,而柑子园不过是芋园主人当年栽的一片柑子林。如今人气极旺的国金中心,便是在这片地块的西边。

  李星沅有一位五世孙叫李青崖,上个世纪初从比利时留学回国,任职于长沙高等商业学校,并在一师兼课。1914年,为编辑中小学各科教材,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师黎锦熙与杨昌济、徐特立、杨树达、曾运乾、方维夏等人,组织创办了宏文图书编译社。1915年,征得李青崖及其长辈的同意,编译社租下李氏芋园的宅子,在编译社工作的20多人大都把家搬了进去。这其中,就有杨昌济一家人的住所。

  宏文图书编译社的同仁们组织了哲学研究小组,除了编译组的老师,在一师就读的毛泽东、陈昌、萧子升、熊光楚、蔡和森、张昆弟、萧三等常常来参加讨论,探讨“如何使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这些问题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也成为新民学会成立的滥觞。

  老师们的家属子女也常常参与其中,豆蔻年华的杨开慧,更是讨论的主要旁听者,她的身心浸润其中,内心不断成长。而在这样上百次的讨论中,润之与开慧在生活和思想中不断交往,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与认识。

  也正是在这样的交往中,杨昌济认定毛泽东是自己理想中“强避桃源做大古,欲栽大木拄长天”的“大木”。

  相知:饮马塘

  饮马塘,现在已经不再出现在长沙的地图上。而这个曾经的岳麓山下地名,其实就在自卑亭以北,今天的东方红广场及湖大图书馆、湖大礼堂一带。

  杨昌济1913年回国后,不仅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教授,同时也是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的教授。1915年7月5日,杨昌济为便于在高师授课,从河东的李氏芋园正式移居岳麓山饮马塘。毛泽东早期的革命战友、著名教育家罗章龙曾回忆:“板仓杨寓位于河西,岳麓山自卑亭迤北。有稻田数十亩,均为长沙东乡杨氏祀田,庄前有古樟林高数十尺,广荫数亩,前有小溪,自山麓流入湘江。其后平原即岳麓书院。”

  从1915年7月到1918年6月,这里成为了毛泽东及其同学们常去的场所。于是,从爱晚亭、饮马塘到溁湾镇蔡和森家租住的周家台子,都会出现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这其中便有润之与霞姑。

  这段时间,青年毛泽东对世界与中国有了更深的认知,并于1917年经杨昌济推荐,在《新青年》上以“二十八画生”发表《体育之研究》。2018年4月14日,以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湘江三友”为核心的青年团体“新民学会”在蔡和森家成立。不久,杨开慧也加入“新民学会”。三年时间,杨开慧从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已长成知书达理的少女,对于国家、对于人民、对于未来,她和毛泽东,有着基本相同的认知,更有着共同的理想,那就是改造中国与世界。

  1917年下半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奉命撤销。经湖南省政府备案,成立湖南大学筹备处,杨昌济成为主持人之一。后筹备遇挫,1918年6月,杨昌济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全家人便搬迁到北京豆腐池胡同9号。

  当时以毛泽东为主的新民学会正筹备赴法勤工俭学事宜,杨昌济便邀请毛泽东到北京来,一起筹措经费。1918年8月,25岁的毛泽东与张昆弟、萧子升、罗学瓒等25人一道,来到了北京。

  初来北京的毛泽东,寄居在豆腐池胡同9号杨昌济家里,与杨开慧朝夕相处,两人终于相爱了。

  扶持:水风井

  水风井,位于蔡锷北路与中山路交会处一带。在水风井路口,中山路以北的蔡锷路东边,曾经有一个古旧书店。店面窄小,很不起眼。上世纪九十年代,蔡锷北路各个大小门面几乎都成了服装店。古旧书店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最终在2000年前后,也消失不见了 。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先生在北京德国医院溘然长逝,时年虚岁50。一个星期后,毛泽东年仅51岁的父亲毛贻昌,也于1920年1月23日因伤寒突发病逝。

  处理完两位老人的丧事,毛泽东和杨开慧都回到了长沙。

  杨开慧在父亲的生前好友李肖聃先生的关照下,来到长沙一所教会学校——福湘女中读书,并和李肖聃老师的女儿李淑一住在同一寝室,成为闺蜜。

  毛泽东则在潮宗街56号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租下了三间房,和新民学会会员易礼容一起,创办了文化书社,8月20日,文化书社开业。后来,由于业务扩大,搬到了繁华的蔡锷北路水风井。

  得知文化书社经费不足,杨开慧特意回到老家板仓,劝说母亲向振熙捐出了一部分父亲去世时亲友们送的奠仪,还动员大姨妈把绣花赚得的100块大洋拿出来,支持毛泽东办文化书社。从那时起,杨开慧不仅仅是毛泽东的恋人,更成为了他最得力的助手。

  成亲:一师附小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校区的南部,便是长沙重点小学之一的一师一附小,它成立于1903年12月22日,始称湖南师范馆附属小学堂。这里还保存着百年前的建筑特色,有着独特拱门和宽大走廊,如今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20年冬天,在众人的鼓励下,“不做俗人之举”的杨开慧,穿着妈妈亲手做的一套素雅的棉旗袍,来到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在附小主事室举办了简朴的婚礼。请几个亲近的好友聚在一起吃了一顿饭,总共花了6块钱。但是这个简朴的婚礼却充满着心灵的激荡和对于未来生活的无限向往,远胜过一切光鲜的形式。

  之所以在这里结婚,是因为1920年夏,应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易培基校长之邀,回到长沙的毛泽东,担任了附属小学主事(校长),一直做到1922年冬。

  这一年春节,夫妻二人回到了开慧的老家板仓,和母亲团聚。

  家园:清水塘22号

  清水塘,现位于长沙市八一路538号。1922年秋天,一位做洋货生意的长沙商人陶树清在长沙小吴门外修建了一座青瓦平房作为私人住宅,门牌号为清水塘22号。这幢二进三开间砖木结构的小平房,是一座具有典型南方风格的民居。

  1938年,因地处当时长沙郊外,清水塘22号得以在“文夕大火”中幸存。1952年,作为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纪念馆,成为长沙的红色纪念地。1986年,长沙市博物馆(老馆)在此成立,2015年12月28日,长沙市博物馆从这里搬到浏阳河入湘江处的三角洲,这里便成为长沙党史馆。

  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赴上海参加了党的一大之后回到长沙,不久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省级支部——中共湖南支部。随后,由易礼容经手租下了清水塘这栋地处城外郊区、环境僻静的房子,作为中共湖南支部秘密办公和毛泽东、杨开慧的居所。次年5月,中共中央局批准在中共湖南支部基础上成立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辖今湖南及周边江西萍乡等地区,毛泽东任书记,区委机关仍设在这里。

  这里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家,他们过上了婚后幸福的家庭生活。1921年冬至1923年4月、1923年9月至12月,毛泽东和杨开慧在这里度过了“岁月静好”的日子。1922年10月、1923年11月,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相继在这里出生。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老夫人也和他们住在一起,忙前忙后,操持家务。毛泽东于1923年4月赴当时设立在上海的党中央工作,他走后,杨开慧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继续在此住了一年多。1924年5月,杨开慧和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前往上海与毛泽东团聚,居住在英租界慕尔鸣路甲秀里(今威海路五八三弄)。

  在清水塘,这个相亲相爱的革命家庭度过了一段最幸福、最甜蜜的时光。

  支撑 :望麓园1号

  从中山路近小吴门外窄小的乐古道巷拐入,可见到一道青砖墙幽然矗立,它高约5米,墙上刻有郭沫若手书的三个遒劲的大字“望麓园”。穿过中间的石拱门约50米,有一栋老式的房屋,这里,就是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结下不解之缘的“望麓园1号”(现为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办公用房)。

  1922年中共湘区委员会成立后,经何叔衡、姜梦周介绍,在这里开办了“长沙织布厂”,为党筹措活动经费,直到1924年停办。

  1926年12月,毛泽东被派回长沙,他带着开慧和家人在这里居住了一段时间。从这里出发,毛泽东深入湘潭、湘乡、衡山等地考察农民运动,并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年初,“马日事变”之后,毛泽东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临时书记,并在这里召开了省委会议。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和毛泽东一起从武昌回到长沙,住在北门外沈家大屋旁的北角楼。

  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中共湘区委员会第一位女党员,年轻的杨开慧,除了参加湖南自修大学的学习、负责长沙青年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和湘区党委日常的接待、联络工作外,还担任了毛泽东身边的机要秘书。毛泽东深入到江西安源等地工人群众中进行考察,也少不了她的陪伴。在毛泽东先后赴上海、广州和武昌参加革命工作期间,杨开慧更是一个人担负起养育孩子的重任,并陪毛泽东奔波在不同城市之间,成为这个家庭和毛泽东革命的有力支撑。

  相思:板仓

  板仓,现在的长沙开慧镇,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此,也是毛泽东与开慧美好爱情的重要土壤。毛泽东读书时多次来到这里,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在这里度过的。

  1927年8月, 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毛泽东赴江西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毛泽东匆匆将杨开慧母子送回板仓老家,又匆匆离去。临别,杨开慧给丈夫带上草鞋,要堂弟杨开明送上一程,并叮嘱毛泽东路上最好扮成郎中。 不久,两人失去了联系,杨开慧一边肩负着养育三个儿子的巨大责任,一边为中国革命担惊受怕,而更多的是对于爱人无尽的思念。

  1982年,杨开慧故居修缮时,人们从杨开慧卧室侧墙的墙缝中,发现了一沓用蜡纸包裹着的书信手稿,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诗叫《偶感诗》:“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翅,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心怀长郁郁,何日复重逢。”

  它们一如爱的光焰在阴暗的墙缝里,生生不息、忘情无我地燃烧了半个多世纪。

  1949年,板仓属白石乡,1956年为开慧乡,1958年属开慧公社,1983年复置乡,2015年,根据长沙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开慧镇和白沙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开慧镇。这里的杨开慧纪念馆被定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湖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杨开慧纪念馆由杨开慧故居、陵园、杨公庙、陈列馆四部分组成。

  死别:识字岭

  识字岭,位于长沙市城市主干道芙蓉路的中部,与人民路交会处,现在是长沙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然而,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是民国政府的刑场。

  1930年7月22日,红三军在彭德怀率领下攻打长沙,打得何键仓皇而逃。红军撤离长沙后,何键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其中就包括在板仓捉捕了杨开慧和年仅8岁的毛岸英。湖南省“清乡”司令部司令何键授意,只要杨开慧登报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以马上获得自由,这遭到杨开慧的严词拒绝。她对前去探监的亲友说:“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9岁,这个坚毅而聪慧的生命,走得如此壮烈而坚定。

  1931年初,已与杨开慧失联的毛泽东在井冈山中央革命根据地获悉开慧牺牲的噩耗,悲恸万分,一夜无眠。写下了《蝶恋花·向板仓》:”霞光褪去何凄楚,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奈何吾身百莫赎,待到九泉愧谢汝。无感霜风侵蚀骨,此生煎熬难与外人吐。恸声悲歌催战鼓,更起刀枪向敌仇。”

  多年后,毛泽东更写出了一首荡气回肠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表达了毛泽东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见证了毛泽东与杨开慧这两位革命者的坚贞爱情。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50多次回到家乡湖南,而长沙,几乎是他每次行程的必到之地。

  只要来长沙,他有机会总是喜欢回到清水塘,一个人,静静地在这里走一走。

  除了这些场所,爱晚亭、橘子洲、一师校园、周南中学……这座城市的东南西北,都曾留下过润之与霞姑的脚步,都有过他们青春年少时的梦想与爱恋。他们有着常人的相伴、相思,更有常人不曾有的大义凛然、生死相许。他们的爱,不是小我之爱,而是饱含家国社会的大义之爱。(长沙市台办供稿)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事处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