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

发布时间:2021-08-30 00:14:46

    阳泉工人画 

  1955年,我市首先崛起工人漫画与中国画。1971年,为了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矿务局、铁路、阳钢、铝矾土矿、市直17个单位,分别组织工人美术爱好者进行创作,评选出90件作品参加纪念“讲话”发表360周年阳泉市工农兵美术摄影展览,其中29件入选“山西省美术展览”,18件入选“山西省写生画展览”。1973年,市文化馆的美术工作者又先后深入到二矿、四矿、山南水库举办工人美术创作班,创作了反映矿工生活与供水工程的中国画、版画、连环画、年画及剪纸、写生画等作品439件,择优举办了4次美术展览。上述活动得到了省及全国的重视与好评。42件作品入选山西省中国画展览和庆祝建国24周年美术展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阳泉工人画选》。《山西日报》以整版发表了《赞阳泉煤矿工人的画》的评论文章和作品选页,全国美术创作经验交流会特邀阳泉代表出席了会议。1974年1月,阳泉市委在二矿召开美术创作座谈会,总结推广了矿务局、二矿、四矿及市农机厂开展工人美术创作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工人美术创作活动。市及主要局、矿相继建立了工人美术创作领导组或工人美术组,工人创作队伍迅速壮大。市直属单位及矿务局、一、二、三、四矿举办了6期工人美术创作班,参与创作的工人作者达127人,省美术创作组、省文化馆及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工作者先后深入到创作班协助辅导,共完成绘画作品215件,除市级展出外,“山西省工人画展览”展出了110件。1974年10月,文化部举办了“上海、阳泉、旅大工人画展览”,阳泉工人画入选33件46幅。北京展览后,1975年1月至7月,先后赴南昌、桂林、长沙、西安、太原、沈阳等地巡回展出。阳泉工人画的影响扩及全国,获得广泛的声誉,并得到法、英、日等国际友人的好评。展览期间,共接待观众149.2万人。国家收藏阳泉工人画18件35幅,国家出版社出版阳泉工人画集5册、选集6册,连同单幅画共计338件455幅次,省以上报刊、通讯社发表阳泉工人作品111幅次,评介文章125篇,制片厂和电视台摄制阳泉工人画的纪录片1部、电视片2部。

  阳泉评说

  民间曲艺形式中朗诵类的一种,有近百年历史。起源于平定县,发展在阳泉地区,是山西省主要的曲艺曲种。起初由民间艺人郗富根吸收当地迓鼓、秧歌中的道白和其它韵诵曲种的可取部分,将当地的趣闻编串成“哈哈笑”在街头说唱,后命名为“阳泉评说”,搬上了舞台。阳泉评说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其基本特点是方言韵白,长短句式,具有幽默风趣、琅琅上口、亲切感人的艺术风格。表演上有单人、双人和多人等形式,近年来还出现了化装评说、评说小品、评说剧等不同形式,进一步丰富了阳泉评说的艺术表现力。    

  迓  鼓

  流行于阳泉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共有两种表演形式:歌舞说唱型与走阵型。根据其不同的表演形态,又分别称为“文迓鼓”、“武迓鼓”。文迓鼓集说、唱、舞、打为一体,说白为方言,合辙压韵,诙谐幽默;歌唱为一目一曲,演唱时虽无伴奏,但节奏明快,极富特色;舞蹈手持彩扇、彩绢与打击乐者以“圆场步”掏场为主,舞步轻盈流畅,舞姿优美;打击乐由锣、鼓、镲演奏。服饰着彩衣裤。文迓鼓白天活跃于街头巷尾,名曰“闹元宵”,夜晚舞进人家庭院,名曰“撵虚耗”。武迓鼓起源于古代赛神上会等祭祀仪式。具有固定程式,即编列21人,分别持鼓、钹、云锣、小镲,边奏边舞,有固定的队形名称、曲牌以及敲击法。

  九曲黄河阵

  流行于阳泉郊区杨树沟、三泉一带元宵节期间的活动。阵的主体19米见方,361根木桩。桩与桩用绳子按一定规律联结成一条纵横曲折的通道。全阵分为9区,每区有一处360度曲折。361根桩上各安放一盏彩纸灯,中央柱顶端插黄旗,旗下安放八卦图,图下是斗,四面上书“九曲黄河”。在距主体外围一米处的四面,由四个门与角柱组成以彩绸扎之。九曲黄河阵布局严谨,尉为壮观。民间传说,元宵节前后4日走黄河阵可除百病。

  抬  阁

  起源于旧迎神赛会,分8人抬、16人抬二种,用木杆扎架,架上树一铁棍,将演员捆于铁棍上。铁棍上端折弯,穿入衣袖,似单臂平举状。棍端再竖一根铁棍,置一演员于其上。整个构图如一人单臂举起另一人状。抬起木架,边走边颠,口唱号子。现有将其装置于卡车上的。此舞蹈形式在平定县流传甚广。

  背  阁

  民间百戏形式之一。以一人背扛另一人的“阁”类舞蹈。制法是:制一铁十字架形,下端制2个铁托子,架在背者两肩,用绳子固定。十字架上置一男童或女童。

  牛斗虎

  流传于盂县一带。相传这种民间舞蹈是根据当地流传的一则民间传说而起源。整个舞蹈由2人扮演牛,2人扮演虎,1人扮演人熊。表现虎在人熊挑唆下与牛斗,而终被牛战胜的故事。牛皮与虎皮均以布制成,披于演员身上表演。伴奏由大鼓、大锣、大镲演奏锣鼓点“霸王战”。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和乡土气息,成为元宵节之夜最受欢迎的节目。

  故事火

  民国初年,小桥铺村贾锦义从河北获鹿带回一种扫帚火,村人王德元等模仿改造,制作成了一种设置重重机关,药捻相互联结,能表现故事情节的造型组合灯火,名曰故事火,逢年过节为村民燃放。燃放前,悬之于绳索、再系数条云龙为嬉,点燃后,则喷珠吐艳,机关迭出,群象纷呈,煞是壮观。其题材多为表现当地民间传统的青龙捉妖精、双头蛇、四面怪、蜘蛛精等。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该村故事火相继出现了炮打坦克、轰炸机投弹、九莲灯、凤凰展翅、盼盼拜年等现代题材的佳作。多次参加县城春节、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1991年,“平定故事火”获山西省广场艺术录相大赛一等奖。

  马尾猴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小桥铺村来了一位外地艺人,表演木雕动物傀儡戏。本村油匠高庆来面客传艺。后经研琢、改造,渐成马尾提线,纸模造型的提线悬傀儡。复经村中历代改良,始成今日之提线马尾猴木偶戏。其表演题材多为降妖捉驱邪避灾的民间故事,人们称表演为耍鳌山。此技艺至第三代传人张治同、杨维义时,制作工艺日趋精巧,人们送其雅号马尾猴。新中国建立初期,高宝庆等老艺人又制作了送公粮、水浇地、火箭上天等新节目,并伴以锣鼓,使之更趋完善。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该村“马尾猴”多次参加县城春节、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皇  纲

  东回皇纲源于隋唐,是当时的一种的运输工具,主要用于皇家和朝庭官吏运送贵重物品和官府赈济灾民运送粮草及其它物品。纲分两类,一类是水纲、也就是船纲,划纲;一类是旱纲,也就是车纲、抬纲。后来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如石盒、抬盒之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也演化成了大型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这种根植黄土的民间艺术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其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九曲黄河阵变幻莫测,神奇自如近年来,东回皇纲多次参加市县重大群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