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概况

发布时间:2021-08-30 00:17:43

  社会阶层:1949年以来,台湾经过土地改革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传统农业社会发展为现代工商社会。现在台湾社会大致可分为三个阶层。一是工人和农民——工人多数是随着台湾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而脱离农村的农民。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业中的工人逐渐增多,传统产业工人比例下降。农民经营多样,规模较小,生产、生活状况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发生重大变化。二是中产阶级——包括企业管理人员、中小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社会文化精英与部分公教人员等。70年代以后,随着台湾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普及提高,中产阶级兴起,成为主要社会力量之一,对台湾政治、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三是资本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其经营初期得到台湾当局的政策扶持,其中许多人在资金、技术、市场销售等方面得到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企业的支持。台湾资本家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台湾以高科技产业发展为主的经济结构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特征,以及台湾当局实行有利于大企业、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的赋税制度,台湾社会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族群构成:2013年底,台湾地区总人口约为2340万人,人口总增长率约为2.47‰。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东部人口仅占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约为650人,台北市的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l万多人。

  台湾居民有四大族群——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少数民族。闽南人、客家人和外省人基本上都是汉民族,约占台湾总人口的97%;闽南人、客家人大多是1945年以前移居台湾的,又被称为本省人。闽南人约占总人口的近70%,祖籍地多为福建泉州、漳州;客家人约占总人口的15%,祖籍地多为福建龙岩和广东梅县。所谓外省人,是指1945年以后特别是1949年前后跟随国民党统治集团到台湾的各省人士及其后代,约占总人口的12%。台湾少数民族包括阿美、排湾、泰雅、布农、鲁凯、卑南、邹、赛夏、达悟、邵、噶玛兰、太鲁阁、撒奇莱雅、赛德克等16个支族,在台湾统称“原住民”,人口有50余万,约占总人口2%,分居全省各地。此外,来自大陆的少数民族及外籍配偶,约占总人口1%。

  市县划分:台湾地区地方划分为省及“直辖市”,省划分为县与市,县划分为乡、镇及县辖市。“直辖市”及市划分为区,乡、镇、县辖市、区以内编组为村、里,村、里以内编组为邻。目前台湾地区包括22个市、县: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等6个“行政院直辖市”,基隆、新竹、嘉义3市,宜兰、新竹、苗栗、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屏东、台东、花莲、澎湖、金门、连江(马祖)等13个县。

  政党格局:台湾自1987年开放“党禁”以来20多年,基本形成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党竞争、蓝绿两大阵营对抗的特点。泛蓝阵营主要有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泛绿阵营主要有民进党、台湾团结联盟。各政党围绕各项公职选举展开激烈竞争。截至2014年6月,台湾地区登记在册的政党250多个。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