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篇】乡镇企业的历史大跨越

发布时间:2021-08-30 00:20:49

    阳泉的乡镇企业是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传统手工业的基础上,依靠合作化运动及人民公社为载体发展起来的。其孕育于50年代合作化运动中,发端于人民公社化时期,辉煌于改革开放后。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共阳泉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结合阳泉实际,先后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首先,是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和邓小平谈话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于1992年8月26日召开加强发展乡镇企业动员大会,出台下发了《关于实现我市乡镇企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全市农村致富奔小康步伐的意见》,明确了“八五”末的奋斗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了鼓励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项目发展、建立发展基金、企业改制以及减税让利等20条政策措施;同时,以市乡镇局牵头,组织有影响的8个企业和市、县乡镇局主要负责人一行15人,赴广州中国大酒店举办了“中国阳泉高新技术产品”新闻发布会,增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提高了阳泉乡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从而对全市乡镇企业“八五”期间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进入1993年,阳泉市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市场意识,狠抓基础工作,不断优化结构,实施“开启一扇门”(即大开改革开放之门),“开通五条路”(加快企业发展之路;私营、个体企业发展之路;市场信息之路;技术人才之路;外商投资之路),并进行了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试点,确保了乡镇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到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5.49亿元,比上年增长43.55%;总收入达到36.11亿元,比上年增长53.33%,实现了两年一个新台阶。

  1994年6月20日,市委、市政府依据当时本市乡镇企业的发展态势,又制定出台了《关于乡镇企业再上新台阶的意见》,提出了“八五”末乡镇企业要达到的新目标。要求全市乡镇企业在原有的起点上,继续努力,实现“五个创新”(即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结构创新、管理创新和环境创新),还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为动力,科技为先导,效益为中心,在发展中提高、提高中发展”的指导思想,从而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又一次高速发展。《意见》实施的当年,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62.26亿元,比上年增长75.76%;乡镇企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乡镇有30个,超亿元的村有2个,达千万元以上的村有150个,达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3个。

  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奋斗目标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的方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面推进了乡镇企业的“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使乡镇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得以全面刷新。全年,组织企业参加了32次新闻发布会、贸易洽谈会和产品博览会,推出了100多种名、优、特、新产品,有23种产品获奖,创历史新高。同时,在国内外设立了800多个窗口,广泛吸纳外商资金,举办“三资”企业和内联企业13个。这些项目的建成,为企业发展增加了后劲,同时,为“九五”奠定了良好基础。这年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9.66亿元,利税达6.8亿元;建成产值超亿元的乡镇35个,超千万元的村178个,达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6个,达千万元以上的企业73个;涌现出全国乡镇企业同行业最大的耐火材料基地——荫营耐火城,全国最大的氧化锆生产线——千亨氧化锆厂,全国最大的磁性材料厂——盂县磁性材料集团,全国最大的耐酸材料厂——乌玉耐酸砖厂等8个全国第一。平定县、盂县和郊区3个农业县均跨入山西省乡镇企业发展20强县(区)行列。乡镇企业在全市经济总份额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真正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了确保阳泉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强市战略”及乡镇企业发展总目标的实现,阳泉市委、市政府于1996年10月出台了《关于“九五”期间进一步推动我市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加快提高的意见》,提出了“市场导向、规模经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乡镇企业发展原则,实行市、县(区)五大班子领导和乡镇企业领导包乡(镇)、包项目责任制。对有导向性的企业集团、名优产品、高新技术项目、企业管理典型和利税大户还实行了重奖。接着,1997年、1998年又先后出台了《关于阳泉市创建明星乡镇企业活动的意见》、《关于建立阳泉市乡镇企业发展基金的决定》,适应了乡镇企业新层次的改革,促进了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但在1998年前后,由于结构性的矛盾日益显露,部分企业出现发展后劲不足、改革深度不够等问题,带来乡镇企业整体发展速度减缓。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于1999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促进经济增长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坚持科技为先导的原则,在大力进行矿产资源加工的同时,积极发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持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相结合,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转移和合理配置;坚持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召开娘子关现场会,号召广大乡镇企业干部职工正视现实,冷静思考,找准二次创业的切入点,努力实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结构创新、管理创新、环境创新,并组团赴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进行专题考察,及时召开了温州经济发展报告会,从而加快了乡镇企业“二次创新”的步伐。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39.67亿元,工业产值完成110.56亿元,入库税金完成2.1亿元,有12个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乡镇企业由速度效益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实现了历史大跨越。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