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篇】阳泉办大学

发布时间:2021-08-30 00:20:50

    新中国成立前,阳泉没有高等教育机构。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由于教育体制和诸方面条件所限,阳泉也一直未着手办普通高等教育。1984年10月,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尽快培养本地实用人才,市委、市政府决定并经省教育厅批准,同时创办了山西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和阳泉市职业专科班,当年招生147人(煤专班82人,职大班65人),配备教职工42人(煤专27人,职大15人),此系阳泉正式办普通高等教育之始。当时,煤专班隶属于山西矿业学院,1986年1月,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改为阳泉煤炭专科学校,由省教育厅统辖,并从临时校址(城区桃南东路)迁到郊区长岭新址。最初占地面积仅16.0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只有11.79万平方米。到1990年,在校学生增加到770人;教职工增加到163人,其中专任教师增加到81人(副教授4人,讲师11人,助教56人)。是年底,该校已先后毕业学生4届计669人;所开专业有采煤工程、矿业机械、工业与民用建筑、煤矿企业管理、煤矿机电、煤矿地质测量等。职大班初由山西广播电视大学阳泉分校代管,1986年2月改由阳泉市教育局领导;办学初,招收了电子计算机软件和英语两个专业。到1990年,在校学生增加到131人;教职工增加到36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是年底,该校毕业的4届学生全部被社会各单位录用,就业率达到100%。1993年后,经省教委批准,并入阳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阳泉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日益兴盛和多元办学的态势。其中,煤专更为引人注目。由于办学规模一天天扩大,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日渐显明,2002年阳泉煤炭专科学校更名为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并在教育部正式备案。到2006年底,该校在原来的基础上,占地面积已拓展到41.87万平方米(规划用地为72.53万平方米),相当于建校初的2.61倍;建筑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相当于建校初的1.53倍,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有10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达到6235人,其中本科生2921人,专科生3314人(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全校教职员工达到  人,其中专任教师有272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到教师总数的27.94%(博士2人,硕士74人),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占到教师总数的34%(教授9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97人);全院设有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建筑工程、经济贸易与管理、机械电子工程、资源开发、社会科学等6个教学系和基础、体育2个教学部;开设有11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是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工程测量是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数控技术是国家级紧缺人才培养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是省级紧缺人才培养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累计达到2928万元;馆藏图书达到49.8万册,新增电子图书2万册,还配置了维普和同方电子期刊数据库,从而使图书馆迈入了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学院还配置和开通了互联网,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科研中的普及应用,并为学院信息发布、科学管理提供了方便。

  优良的装备,较强的师资队伍,再加上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办学目标,使这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煤炭行业培养‘上岗快、用得上、留得住’、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学校,在短短2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已培养出9205名合格的毕业生,而且在近年来就业异常艰难的大环境下,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1%以上,在全省同类大专院校中位居前列,实属不易。也正因此,学校多次受到省高校工委和省教委的表彰,先后荣获“艰苦奋斗、勤俭办学成绩显著”、“党建工作成绩显著”、“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成绩显著”以及“省级文明学校”等奖项,受到社会好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关注,阳泉的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高等教育,一定会越办越好,为阳泉“打造中国‘鲁尔区’,建设晋东明珠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