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篇】石太线实施电气化复线工程改造

发布时间:2021-08-30 00:20:56

    石太线(原名正太路,起于石家庄,止于太原,全长236公里)是连接冀晋、横贯阳泉市境(在阳泉境内长达69公里,占总线路的29.24%)的大动脉,它的修建,对阳泉市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人说“阳泉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此话不假。20世纪初,今阳泉市区还是一片乱石滚滚的荒滩,1906年正太路修到平潭设立阳泉站后,以火车站为中心,逐渐有了店铺、商业、服务业,尔后修了街道,建了公共设施,形成了集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变成日军和国民党政府控制晋东的军事中心和政治中心;1947年5月解放设市后,才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而这一切,都与这条铁路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由于正太路修建时承建方(法国人)偷工减料、质量标准极低,修建过程中又将原定的标准轨改为轻型窄轨,其他许多技术参数也均进行了改动,造成营运后诸多“先天不足”;加之连年的战争,铁路几经破坏,导致运输能力大打折扣,难以适应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需求。面对此种情况,1951年,国家对石太线进行了技术改造;1952年,又对阳泉站和白羊墅站进行了局部扩建,并增添和改善了一些货运设备,有效提高了境内铁路的运输能力。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壮大,特别是山西作为全国的一个资源大省、能源重化工基地,担负着给许多省、市供应煤、铁和多种矿产物资的重任,所以,境内铁路运能和运量的矛盾依旧十分突出。为此,1956年,国家下决心开始动工修筑石太路复线。1958年7月,石家庄至阳泉段复线竣工交付营运;接着,又对阳泉至太原段进行技术改造和复线建设。技术改造于1960年完成,复线建设于1972年完成。石太复线贯通后,全线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以阳泉站为例,1972年全年的货运量为847.54万吨,客运为85.09人次,比复线未修前的1955年,分别增长了2.16倍和1.06倍。

  尽管如此,铁路运输现状还是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70年代,山西全省的煤炭产量较新中国成立前增加了40多倍,外需量增长90多倍,而铁路运输能力只增加了5倍。1973年,石太线上行货运量为2100万吨,而是年仅阳泉的煤炭产量就达1325.54万吨,运输能力明显不足。由此便造成煤炭的积压、自燃、风化、水冲等现象,许多中小煤矿不得不“以运定产”。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湖南、辽宁等省市的许多工厂因缺煤而开工不足,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1974年,国家又决定对石太线进行电气化改造。经过历时8年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1982年9月,石太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告竣。其间,在阳泉境内主要改造了娘子关站、乱流站等13个站场,改造了曲线半径300米以下的线路,改造整治了19座桥梁、隧道,新建了白羊墅编组站(1级3场36股道)、简子沟编组站(22股道),还进一步改造了阳泉站和赛鱼站。

  石太线电气化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第一条电气化复线铁路的诞生。其东端与京广、石德线相接,西端与同蒲、太焦线相通,中间与正在施工中的阳涉线、阳盂线接轨,从而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沿线城乡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阳泉为例,石太线电气化复线工程全线贯通后的1983年,货运量达到1332.16万吨,客运量达到128.82万人,比改造前的1974年,分别提高了37.37%和52.25%;同时,在运输工作中,还加强了运转、货运、装卸之间的协调配合,做到了快装、快卸、快甩、快挂、快送,压缩停时,消除货场堵塞,加速货场运转,增强各货场吞吐能力,使年货场发运量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逐年上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