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篇】李化龙起义

发布时间:2021-08-30 00:21:13

    阳泉民众历来崇尚简约,民风淳厚,且有勤劳好义之传统。因此,康熙皇帝于1703年冬十月西巡路经本境时,在《过固关》诗中曾写下了“俗朴观民舍,才多壮士雄”的诗句。但是,对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以及地方官吏的骄横奢华,则从来都是不甘寂寞,勇于反抗,惯于斗争的。发生在清顺治四年(1647)的李化龙起义,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事例。

  大家知道,后金可汗二世——皇太极(清太宗),由吴三桂引领举兵入关(山海关),定鼎北京后,他们一方面大封功臣,采取以汉人治汉人的策略,诱纳部分降清的明朝旧臣充当其鹰爪,大肆杀戮反清的民众;另一方面推行精神奴役政策,把满族的一些民族习惯强加给汉族。顺治元年(1644),清朝统治者颁布了所谓的“薙发令”,逼迫汉族百姓“薙发结辫”(就是照满民的样子,让汉民也把头顶上的前半部头发剃掉,后半部蓄发,梳成长辫),并规定:自发布命令之日起,十日内,京城一带及各省地方,都必须依照法令执行,违者处以重罪,甚至杀头。这是一种残酷的民族压迫,自然引起汉民族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

  李化龙是今盂县上社镇大西外(古名大西沟)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原名叫李自喜。传说在他十八、九岁的时候,中社(今中南村)村的大庙进行整修,李自喜便到那里帮工,混口饭吃。一天中午,他在庙里的大殿前石阶上乘凉,一个负责彩绘的小工匠见他赤胸露臂地酣睡,就在他的胳膊上画了一条腾云驾雾的赤龙。打那以后,李自喜就改名为李化龙了。

  李化龙是个胸怀大志,心有谋略的人。顺治初年,他选定中社为据点,秘密联络乡友伙伴,聚积反清势力,在盂县境内吹响了反清的号角。李化龙的这一义举,顺民心,合民意,很快得到乡民的拥护,不少有志男儿纷纷响应,一些当年跟随李自成南征北战的将士,也先后投身到李化龙领导的反清行列里来。一时间,李化龙成了盂县北乡民众敬仰和拥戴的反清领袖。李化龙虽系农民,但很有帅才,知人善任。他根据各人的所长,有的负责打造兵器,制造火炮;有的负责操练兵法,演习武艺;还请黄沙口村一位落第的秀才,做自己的军师。所以,短短几年,他的队伍已壮大到数千人之多,举义条件约已成熟。

  顺治四年九月,李化龙率领他的人马宣布起义,并杀出中社,浩浩荡荡向盂(县)城逼近。消息传来,守城官兵顿时乱作一团。他们一面派人出城求援,一面将城门紧闭,调集城内所有兵力,登城顽抗。义军包围了县城,首先从南门发起攻击,但由于清兵凭借城墙这一有利屏障,几次攻击均未能奏效。是夜,李化龙改用火炮攻城。在一阵阵轰鸣声中,城墙大段大段地倒塌下来;火光中,守城官兵被炸得哭天喊地,血肉横飞。

  经过几天的激战,清兵死伤惨重,而义军却越战越勇。但就在这孤城将破,城内官兵准备开城投降之时,清冀宁道守宪王镛、参将李好贤率领大队人马,从城西小坪梁一带杀气腾腾前来救援。城内守军见援兵已到,随即也杀出城来。在腹背受敌的情势下,李化龙临危不惧,指挥义军分头迎敌。经过一场血战,清兵尸陈遍野;李化龙钢牙紧咬,血染征袍,怎奈寡不敌众,最后还是和众多义军将士一起倒在了血泊中……

  坚持了4年之久的李化龙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在盂县北乡龙华河、滹沱河一带播下了反清的种子,并在以后的若干年中,直至康熙、雍正年间,北乡一带还不断有人在进行反清活动。而今,李化龙反清的故事和传说,仍在北乡民众中广为传诵;李化龙当年操练兵马的校场、箭台遗址,仍在上社镇中南村(古称中社)西南保留。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