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红色交通员孙林荷

发布时间:2021-08-30 00:21:28

    抗日战争中,地下交通线是一条独特而重要的战线。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顽强勇敢地与敌斗争,不但要有超人的胆略和智能,而且要有崇高的献身精神。这里介绍的孙林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孙林荷(1926~1943),女,盂县水岭上村人。自幼过着忍饥受寒的生活,兄妹6人,她虽排行最小,但机警聪明,胆略过人。1938年春,八路军战地工作团来到水岭上村开展抗日工作,建立沟通西烟、西潘一带的交通联络站。孙林荷父兄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保护抗日同志,主动要求将交通站设在了自己家里。因受父兄的影响和县区干部的教育,年仅13岁的孙林荷,逐步懂得了革命道理,成了工作人员的好帮手。1941年以后,日军在王村、兴道等地设立据点,经常四出“扫荡”,烧杀抢掠,形势日渐恶化,致使通讯联络中断。面对险恶环境,孙林荷不畏艰难,经常扮作探亲妇女去西烟一带转送情报,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有一次,途中遇敌,她急中生智,果断将情报吞在肚里。敌人过后,迅速到达目的地口传情报内容,圆满地完成了联络任务。区县领导同志称赞她家是“红色交通站”,她是“红色交通员”。

  1942年,县区武装配合八路军十九团,准备攻打兴道千佛山据点的日军。孙林荷积极要求参战,领导批准她搞后勤。战斗中,十九团的王连长与一位战士负了伤。孙林荷冒着枪林弹雨,把两位伤员背出险境,叫来民兵护送回村。她给伤员灌水喂饭,调药敷伤,照顾得无微不至。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两名伤员康复归队,重返前线。1943年8月20日拂晓,日军包围了水岭上村。这天,村里正住着3位区干部。在此危急关头,孙林荷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一面指挥群众向村外转移,一面掩护区干部出村。为了掩护来不及出村的秦区长,她特意将秦区长拉到一家菜窖里,盖上枯草;她却冲上街头向村边跑去,以转移敌人的视线。日军疯狂向她开枪射击,孙林荷顿时倒在血泊之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17岁。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