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女歌手董文华主唱的《十五的月亮》中,有一句妇孺皆知的歌词:“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当我们盛赞阳煤集团一年一个新台阶、年年指标超额完的骄人成绩时,难道不应该像董文华所唱的这首歌一样,夸赞一下军功章的另一半——矿工家属吗?这里介绍的蔡银花正是矿工家属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蔡银花(1917~1985),女,山西和顺人。出身贫寒,从小就做了童养媳,过着凄苦的生活。抗日战争时期,她响应和顺县抗日民主政府发出的“组织起来,生产自救”号召,用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买了纺车和织布机,积极组织家乡妇女纺线织布,支持前线,多次被评为支前模范。
1951年,她随在二矿工作的丈夫来到阳泉二矿巩窑洼居住。那时,矿工们大都住在沟沟梁梁的土窑洞和草棚房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由于她与邻为善,勤俭持家,很快便得到了居民的信任和称赞,于1953年被选为居委会主任。其间,她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针对矿工劳动强度大工作面危险的实际,她提出了要使矿工不误班,安心安全去生产,就要使工人们“吃好、喝好、休息好”的“三好”建议,得到了矿领导的支持和家属们的拥护。为了检查这“三好”建议能否落到实处,她主动了解辖区内每个矿工的上班时间,东家出,西家进,逐个进行登记,然后制作了值班牌,由值班家属挨门挨户轮流交接班。值班时,当班家属须按照每个矿工的班次时间准时呼叫上班。为坚持落实好这一制度,她经常半夜三更地进行检查督促。对于不安心井下工作的工人,她得悉后主动登门与之谈心,一次不通,二次再来,并嘱咐其家属协助做思想工作,直到做通为止。矿工有患病的,或是家里有了特殊困难的,只要她知道了,都要登门探望,询问情况,设法帮助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或发动居民互助互济,或向领导及时反映。矿领导多次表扬蔡银花说:“全矿生产直线上升,任务年年超额完成,也凝聚着你们居委会和矿工家属的心血!”由于她工作出色,1954年,蔡银花被选为人民陪审员;同年,又被评为出席山西省的劳动模范。1963年,她的家庭被评为出席山西省的五好家庭。
1985年蔡银花病逝,终年68岁。而今,蔡银花已过世20多年了,但她的为人以及她的先进事迹,仍在二矿家属中广为传颂。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