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抗日村长史梦梅

发布时间:2021-08-30 00:21:38

  抗日战争中,阳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其间,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催人泪下;有许多献生的英烈令人缅怀。抗日村长史梦梅就是其中之一。

  史梦梅(1876~1938),今阳泉市郊区街上村人。他3岁亡父,10岁丧母,11岁就跟他的哥哥到村里的冶铁炉厂当童工,早出晚归,吃尽了苦头。后出走河北保定府,在染坊、货店当雇工,饱尝了人间艰辛。24岁返回故乡,开始经营冶铁炉厂。由于其装炉技术好,远近闻名,别人争相聘请,家境逐渐好转,成为当地富户。

  1930年3月蒋冯阎大战爆发后,军政当局向地方摊粮派款,拉夫要差,使炉厂生意萧条,面临破产。史梦梅对此十分不满。其时,上荫营小学聚集了一批思想活跃的青年教师,史梦梅经常和他们接触、交谈,耳濡目染,接受了许多新思想,眼界为之开阔。

  1935年,史梦梅以其在乡里的人缘和威望被推选为上荫营村村长。他痛恨贫富不均,常为穷苦村民出主意,想办法,摆脱贫困。在任期间,他顺应民心,支持发展民间贸易,曾为荫营镇开办了“三八集”(逢农历三、八赶集),并亲自主持了荫营龙天庙的重修工程,被当地人称为“好老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史梦梅满怀爱国热情,送他的儿子史万修参加了八路军。9月,平定工委派教五团成员韩九龄回荫营开辟抗日工作。在韩九龄动员下,史梦梅深明大义,毅然出任荫营村战地动员委员会(由国共两党合作组建的抗日统一战线组织,总会设在太原)主任,以年迈花甲之躯,为抗日救亡尽心竭力,不惮劳苦。他多次把村中的富户请到家中,说服他们为抗日事业捐献财物,并率先垂范,出色地完成了抗日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有力地支持了抗战。11月25日,八路军战地工作团在上荫营龙天庙召开千人扩军大会。史梦梅在会上慷慨发言,痛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鼓励青年们参加抗日队伍,上前线,打鬼子,保家卫国。他说:“我儿子已经参加了八路军,我5岁的孙子将来也要参加八路军。”激情洋溢的讲话使台上台下群情激愤,当场就有200多青年报名参军。

  1938年1月23日,由于汉奸出卖,史梦梅被日本宪兵抓到阳泉,逼他答应两个条件:一是叫回参加抗日的儿子史万修,一是与日军合作,当荫营的维持会长,史梦梅当即严词拒绝。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他知道日本人不会轻易放过他,就在狱中托人给他儿子捎去了一个玉石烟嘴,以示他“宁为玉碎”也不卖国求荣给日本人做事的民族气节。2月26日,史梦梅在阳泉西营盘被日军杀害。平定(路北)县政府在盂县上社为他召开了追悼会,《晋察冀日报》发专文刊载了他的革命事迹。新中国成立后,阳泉市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