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平定县城东北20公里的石门口乡(原岩会乡)乱流村西。其背靠魁斗山,南临桃河水,由雷音寺石窟和开河寺石佛殿组成,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共有大小石佛近百尊。其中,开河寺石窟高6米,宽4.4米,深3.5米,为北魏永平三年(510)凿就。内存主佛像1尊,菩萨像各两尊。主像为释迦牟尼坐像,高4.4米,肩宽2米,身披袈裟,右腿盘上,双眼微微下视,面貌温和;两侧站立的菩萨像高2.1米,身戴璎珞,雕饰瑰丽,技法娴熟。雷音寺有石窟3处:中窟凿建于东魏武定五年(547)七月,窟高1.4米,宽1.2米,深1.15米,内雕凿佛像23尊,大者0.75米,小者0.12米,有立势,有坐势,姿态各异;左右两窟分别凿建于北齐皇建二年(561)和北齐河清二年(563),雕有佛像65尊,形制大体同中窟相同。此外,在各窟与窟之间还雕凿有小佛龛、佛像。开河寺石窟是阳泉市最早的石窟建筑,虽然规模不大,但以石质坚硬、雕刻精湛、线条流畅、形神兼备的艺术造型而倍受省内专家、学者的关注。1985年10月,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6月,升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