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花园

发布时间:2021-08-30 00:23:10

    位于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距阳泉市中心仅4公里。系2002年为纪念石评梅诞辰100周年,区、镇、村三级共同投资在石评梅的祖籍——小河村开发的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石家花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距今已有270年历史。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主宅)。院中有窑洞65眼,起脊房112间,因院内建有一玲珑别致的小花园,石家花园因此而得名。 

  石家花园,建筑风格独特,有八大特点: 

  (一)选址讲究。石家花园坐落在西山坡下,坐西朝东,背山面水。背山既可防西北风沙的侵蚀,又可纳朝阳之气;面水既可疏宅第之污积,又可受泊水之润泽,所以,大院终年神清气爽,阳光灿烂。 

  (二)呈阶梯式布局。不计大院前大坡的高度,只从进院的第一台阶算起,要登76级台阶才能到达大院最上面的正屋。大院内的一组组小院,均呈阶梯式分布,大致可分为三个大的层次。 

  (三)院多、门多、台阶多。石家花园的主宅是由21个小院组成的一个大院。大院有6座大门,3个后门。21个小院由72道过门相连,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院中有院,院上有院,院旁有院。72道过门一开,院院相通,扑朔迷离如迷宫;72道门一关,个个小院又互不相扰,自成一统,十分幽静。这些错落有致的小院多以台阶左右关联,承上启下。大院中的台阶有70余组300余级之多。 

  (四)天井在中,四周合围。石家花园中的小院,多为天井在中、四周合围的两进或三进三合和四合院。每个小院的正面月台有一明两暗3孔窑洞,月台下为左右厢房,大门内外又有影壁、照壁,小院建筑讲究“不露相”。 

  (五)硬山式屋面。在大院中,不论是宽敞高大的倒座、过厅还是轩峻壮观的门楼,或是小巧别致的书房、绣楼,其均为青一色的单脊双兽和五脊六兽的硬山式。这种屋面既充分展示了明清时期北方民居的建筑特色,又使花园建筑从整体上给人一种气概不凡、庄重肃穆的感觉。 

  (六) “三雕”艺术精美绝伦。进入花园犹如进入了艺术的殿堂。那些精美的“三雕”作品,见于门楣、挂落、雀替、门柱石、柱础石、影壁、窗棂、隔扇及前檐饰品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据不完全统计,木、石、砖雕总计800余件。这些作品构图设计寓意深刻,造型设计栩栩如生,雕刻技艺巧夺天工,既反映了院主人对人生,尤其对子孙的良好祝愿和热切期盼,又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 

  (七)文人墨宝画龙点睛。石家花园有许多匾额、楹联点缀其间。如曹锟题写的“急功好义”、平定州知州孔广培题写的“乐善好施”,以及无法考证出处的“福萁延畴”、“锺瑞凝晖”、“爽挹西山”等等。这些墨宝无疑为大院增加了浓浓的文化气氛。 

  (八)院中有园,情趣盎然。石家花园大院中专辟一处建有书房、绣楼、颐年堂,又有小桥流水、假山鱼池、凉亭、游廊,还意味深长地在入口处门楣上镶有石刻“别有人”三字,此处是专供家人尤其是子弟读书,修身、养性的。这一小花园的落成大大提高了大院的建筑和文化品位。真可谓“院中有园,情趣盎然”。 

  石家花园,集北方之雄与南方之秀于一体,集精美的艺术审美价值和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于一体,实为北方民居之奇葩。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