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情概况
安庆自古享有“左江右淮形势胜,皖出一郡控其中”、“万里长江此封喉”之誉。今日之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会员城市、皖西南区域性中心城市。
●人文底蕴深厚。安庆又称“宜城”,二千多年前春秋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公元1217年建城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安庆市是“孔雀东南飞”、“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发生地,是“桐城派”故里,是以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还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佛教领袖赵朴初、“两弹元勋”邓稼先等影响中国、闻名世界的杰出人物的故乡。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生态资源丰富。安庆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适宜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地貌多样,襟江带淮,山地、丘陵、河湖面积约各占三分之一。现有森林面积796万亩,居安徽省第四位,森林覆盖率39.24%,林木绿化率42.87%;湿地面积253万亩,居安徽省第一位。有61家国家A级景区(含5A级1家、4A级19家),已建成自然、湿地保护区5个,国家、省级森林公园9个,国家湿地公园5个。
●战略区位独特。安庆市居中靠东、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临江达海,处于环鄱阳湖经济圈、武汉经济圈、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四圈”交汇中心。安庆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有“米字型”高铁网络,已建成通达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武汉5个方向的高铁枢纽;安庆天柱山机场为4C级机场,可直达北京、上海、厦门、西安等13个城市,每周航班量118架次;沪蓉、合安、合铜黄、济广等高速在安庆市穿境而过,形成了三横三纵高速公路网,国省道里程居安徽省第二位。安庆拥有184公里长江岸线,安庆港是安徽省境内长江北岸唯一的港城一体化的深水良港,是国家一类外贸口岸,拥有5000吨级以上泊位16个,可停靠万吨级江海轮,设有皖西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码头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10万标箱以上,安庆港已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合作,成为江海联运枢纽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喂给港。
●产业体系完善。安庆市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国家级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主城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医工医药、节能环保、食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等首位产业。
●承载平台齐备。安庆市拥有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主城区有2个国家级开发园区,即: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报国务院审批);3个省级开发区,即:安庆市迎江经济开发区、安庆市大观经济开发区、安庆市宜秀经济开发区;1个“四新”经济功能型双创园区安庆市筑梦新区,开发区平台数量居安徽省首位。
●人力资源充足。安庆市是基础教育强市,是安徽省唯一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基础教育是安庆的“城市名片”。拥有安庆一中、安庆四中、高崎学校等一批百年老校及外国语学校等特色国际学校,每年高考录取人数居安徽省前列。现有各类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1612所,在校学生70万人;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10.6万人,初级工以上技能人才30.6万人。现有教育基础可为企业提供大量综合性、专业性的人才,涵盖化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环境工程、机电工程、控制与自动化、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医学、艺术等专业。
●营商环境良好。安庆市建有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三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体系,打造企业的私人政府顾问—“驻企服务组”。自2013年开始,形成了由大项目招商引资政策导则、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自主创新等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支持体系。2018年11月,中国社科院主导的首届(2018)中国营商环境评估结果发布,安庆市在全国112个大中型城市中位列前二十,安庆已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安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