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桑蚕种养产业闯出新“丝路”

发布时间:2023-04-07 11:03:59

  “蚕丝被、蚕沙枕、蚕沙坐垫,接受预订。”“桑葚干的功效有补肝护肾、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探秘古老桑蚕文化,研学之旅等你来!”……最近,郊区河底镇燕龛村西沟桑蚕种养基地生产负责人谢桂琴隔几天就会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一条动态,图文并茂地宣传村里的桑蚕种养产业、向人们科普桑蚕系列产品的功效。一传十、十传百,关注燕龛村西沟桑蚕种养结合产业的人越来越多。

  今年是燕龛村西沟发展桑蚕种养结合产业的第4年。前3年的努力探索、尝试,让支村“两委”成员和基地工人积累了不少经验,更坚定了壮大这一产业的信心。“桑蚕种养结合产业是我们村这几年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这几年,我们在这项产业上的投入逐年加大,从打造桑树种植基地到建起养蚕车间,再到添置煮茧机、烘干机、抽丝机等设备,我们也从依靠外包加工产品逐步转为自主加工产品。今年,我们打算扩大规模,新建一个养蚕大棚,继续丰富桑蚕系列产品的种类,还计划开拓桑蚕文化主题的研学游项目,带领村民闯出一条投入较少、回报较快、绿色无污染的新‘丝路’。”燕龛村党总支副书记、西沟党支部书记白瑞红说。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蚕茧,摊放的时候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厚。”“‘拉丝成被’是一门古老工艺,正所谓‘一角拎起千丝被’,好的蚕丝被,长丝网叠交错,拎起一丝,拉动千丝。咱们要比照这个标准,把产品做得更好。”“想做好桑蚕文化主题的研学游,就要多开发寓教于乐的体验式项目。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参观养蚕大棚和桑树种植基地的同时,参与到桑叶茶、桑葚酒、蚕沙枕等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开春后,燕龛村西沟桑蚕种养基地的会议室里,人们经常能看到村干部、基地负责人、农技专家等围坐在一起交流、讨论的场景。白瑞红说:“延长产业链条、开发系列产品、加速产品变现,是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多邀请专家来为产业‘把把脉’,我们的视野就开阔了。大家坐在一起搞几场‘头脑风暴’,发展产业的思路就活了。”

  确定了发展思路,剩下的唯有实干。最近,白瑞红和桑蚕种养基地负责人正在为新建养蚕大棚奔忙。选址、规划、联系施工单位、采购建筑材料,他们经常从早忙到晚。“我们现有的养蚕车间是由几间原先的村委会办公室改造而成的。不大的空间内设置了小蚕共育区、大蚕饲养区、产品展示区等,虽说分区还算合理,但已经难以满足我们的发展需要。”谢桂琴介绍,“我们想要产业上规模,就必须走标准化生产的道路。新的养蚕大棚计划建在桑树种植区附近,4月中旬开始施工,工期大约2个月。新的养蚕大棚建成后,我们还会引进一套自动化养蚕设备,提高养殖效率。”

  要想推进“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打造,离不开一批成熟的技术工人和一支经验丰富的营销队伍。刘晓军是基地的一名工人,这几年他坚持学用结合已经对桑蚕种养各个环节了然于胸。刘晓军说:“原先,我也是桑蚕种养的‘门外汉’。这几年,基地组织我们系统学习了相关知识和技能,桑园冬季管理技术、桑蚕病害综合防治、桑蚕喂养技术等我们基本掌握了。今年,我们要着重学习加工、营销方面的知识,不仅要让基地产出更多好产品,也要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走向更大的市场。”(郭鑫璐)

  来源:阳泉新闻网

  稿件由阳泉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