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看现代农机运用如何改变我市农民耕作方式

发布时间:2023-06-02 18:21:27

  5月16日,骄阳似火。平定县冠山镇榆树院村的农田里,农机手翟根成和苏秀利驾驶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播种施肥一体机有序作业,2个多小时就完成了30亩的农田播种任务。作业间隙,翟根成感叹:“今年新购置的这两台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播种施肥一体机真是派上了大用场,作业效率比人工作业高出了好几倍,在播种的同时能实现精准施肥。有了它们,咱轻轻松松就能把地种好。”

  翟根成的话道出了我市很多农民的共同感受。随着科技进步,近几年在我市的广袤农田上,现代化农机已成为一道亮眼的风景,很多农活得益于“科技范儿”十足的农机变得越来越轻松,农民正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现代农机是如何引发“耕作革命”的?

  播种之前许多农民会提早深翻土地,以达到改善土壤、加深耕层、清除杂草等目的。前不久,在盂县东梁乡辛庄村举行的全市“机田证”一体化建设项目现场会上,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悬挂翻转栅条犁完成的土地深翻作业演示引来不少农民围观。农机手张振栋通过手机软件远程启动拖拉机,拖拉机就会在设定好的区域作业。规划最优路径、自动行驶、自动掉头……不一会儿,深翻作业就精准地完成了。一旁的农民目睹了全过程,惊呼“这台机器干活真是又快又好”。张振栋介绍,无人驾驶拖拉机搭载着北斗定位终端,轮胎上安装了角度传感器。只要在作业前设置好作业区域,它就能自动规划最优路径,行驶1000米行距的误差控制在2.5厘米以内。和普通拖拉机相比,无人驾驶拖拉机不仅节省人工,而且作业精度大幅提高。

  无人驾驶拖拉机驶入田间作业,带动了深翻环节的变革。数控种子编织机则会改变小籽粒作物的播种方式。5月8日上午,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的试验田里,旋耕播种机驶过的区域种下的是一根根种子线。现场指导农机作业的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推广科科长王秀红介绍,这些种子线是由我市首次引进的数控种子编织机编织而成。技术员只要按动数控种子编织机上的按钮,机器就能自动将一颗颗小籽粒种子按设定好的株距编织成线。人们把种子线盘安装到配套的旋耕播种机上,就能跳过人工播种、间苗环节完成播种,播种作业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时还能实现精量化播种。“谷子、高粱、蔬菜、药材等小籽粒的作物种子都可以用这台编织机编成种子线。机器正常运转,每小时可编织3500米种子线,能轻松解决小籽粒种子传统播种时损耗量大的难题,精准控制每穴播种量。此外,编织种子用到的播种带纸是可降解的环保纯木浆纸,不会对耕地造成污染。可以说,一根‘线’让农民告别了传统播种方式。”负责数控种子编织机调试作业的山西锦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员张伟说。

  现代农机的引进、应用,不仅给农民的体力“减了负”,而且让种植质量更有保证。对此,平定县张庄镇上马郡头村种粮大户、平定县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祁素兵深有感触。“单从外观上看,这台和普通拖拉机没什么不同。但是你瞧,驾驶室里的这块液晶显示屏叫农机作业监测终端,有定位功能。拖拉机后面还安装有摄像头,农机作业情况和地块环境都能在联网的手机上看到。”介绍起农机库里的一台新改造的拖拉机,祁素兵一脸骄傲。说完,他打开手机,点击山西省智慧农机大数据平台,登录自己的账号后,手机屏幕上显示出他们最近作业的位置、面积和综合达标比等信息。“当了几十年农民,之前每天干了多少、干得怎么样,心里只能估摸个大概。现在好了,农机上引入了大数据分析平台,种地更科学了。”祁素兵说,“靠着先进的农机,我们服务起本村和周边村的3000多亩农田来底气更足了。相比以往的人畜耕作,从种到收全程使用农机不仅效率提高了十几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也不错,3000多亩农田中玉米吨粮田的比例不断提高。”

  适合大田作物生长管护的农机层出不穷、大显身手的同时,适合大棚作物管护的农机也在不断被推广应用。在平定县冠山镇王家庄村正在推进的百亩大棚蔬菜种植项目现场,14个大棚中最大的一个是智能育苗棚。在这里,通过智能化育苗播种机,一个个西红柿种盘被快速制作完成。这些种子在育苗生产线上处理完成后,将进入育苗温床系统,接受自动化喷水、施肥。王家庄村党支部副书记董荣斌说:“用上智能化育苗播种机后,我们实现了工厂化、规模化、智能化育苗,传统的季节性育苗变为常年性育苗。现在,我们有能力为全县乃至全市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提供优质种苗。”

  旋耕机、播种施肥一体机、植保无人机、除草机、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从育苗到播种,从植保到收获,现代化农机为农作物生长全过程保驾护航,农田耕作更轻松、更高效,我市农业发展正逐步迈入机械化、智慧型新阶段。“现在,农民种田早就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只凭力气和经验了。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1.88%,耕、种、收、秸秆处理等多个环节用上了‘大铁牛’,农民种田轻松多了。”王秀红说。(郭鑫璐)

  来源:阳泉新闻网

  稿件由阳泉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