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名片
浏阳关口街道道源湖村是闻名遐迩的粽子村,包粽子工艺传承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因为粽子,道源湖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如今,全村共有200多户800多人从事粽子产业。道源湖村制作的粽子因选材规范,营养价值高,不添加防腐剂,纯手工制作而深受消费者喜爱。2023年1月,道源湖村粽子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第九批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推荐官 浏阳关口街道道源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周英国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种味道,端午临近,浏阳关口街道道源湖村的乡亲进入了全年最为忙碌的季节。18日,记者走进道源湖村,空气中散发出的淡淡粽香扑鼻而来。
抱团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今天,就有10万个粽子订单在下午5点前必须全部出货。”在长沙乡村伙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粽子生产车间,200多名工人正在包粽子,因为人手不够,正带着村干部帮着包粽子的道源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英国告诉记者。
在道源湖村,男女老少会包粽子。粽子有鲜肉蛋黄馅的、豆沙馅的、红枣馅的,还有原味粽。车间里,不时有工人将包好的粽子送到烹煮车间,一笼笼粽子出锅后经过晾干、包装后,再进行高温杀菌,一系列工序后,一件件粽子最终发往各大超市和电商平台。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从长沙乡村伙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粽子生产车间出来后,记者来到湖南道源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粽子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这是我们生产的肉粽,选用上好的糯米和鲜肉,美味又健康。”公司负责人钟启禄剥开一个刚出锅的粽子让记者品尝。
咬上一口,长长的拉丝粘在嘴上、流于齿间,热气腾腾的粽子,软、糯、香、鲜,让人回味。“目前粽子的需求量增加,每日订单不断,这几天公司200多名工人都在加班加点包粽子,粽子日产量达到百万余个。”钟启禄介绍。
为发展粽子产业,壮大集体经济,2020年,道源湖村成立了湖南道源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湘情原”粽子品牌,形成以三家食品公司为生产龙头、200多户农户分散加工的点面结合粽子生产模式,将制作粽子的村民整合起来抱团发展,建起了一条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粽子产业链。
今年全村粽子订单已突破6000万个
“从正月初八起,村民就开始包粽子。长沙及全国其他地方的不少包点早餐店卖的粽子均出自道源湖村,因为供不应求,一年四季包粽子在道源湖村已是常态。”周英国介绍,道源湖村的粽子一年四季有订单。
一天包3000个粽子,这是村民杨梅香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叠粽叶、塞配料、拴绳子……短短10秒钟,杨梅香便缠出了传统的舌尖味道。“我们的报酬是按个计费,我大概每月能挣上八九千元,包得快的每个月能挣到一万多元。”
“我们夫妻之前在长沙开饭店,5年前关掉饭店回家包粽子、卖粽子,去年卖粽子的纯收入达到30万元,今年争取突破50万元。”当记者来到道源湖村六合组6号周康粟家时,他和妻子刘美华正在晾晒刚出锅的粽子。
道源湖村的粽子营生从最初的家庭小作坊式生产到如今的工厂化生产和散户式加工,线上2万多个网点覆盖26个省份,线下销售打入了8个省的市场。2021年,道源湖粽子卖出3200万个,2022年卖出5000万个,当年产值突破1亿元……
“今年,全村粽子订单至今突破6000万个,产值预计突破1.3亿元,集体经济收入估计突破60万元。”周英国自豪地说。
记者手记
纵使心中有百味,最忆还是粽乡情。道源湖村因为粽子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也是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道源湖粽子制作技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将越来越大,粽子也从季节美食变成四季食品。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缕相思一缕念,一片绿叶一片情……”今天,粽子已成为道源湖村一张闪亮的名片,也是无数人舌尖上的美味,心底的念想。小小的粽子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致富粽”。
稿件由长沙市台办提供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