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吐新芽”

发布时间:2023-07-21 18:07:01

  果园中,独立供电线路为玉露香梨种植“保驾护航”;

  矿井下,“乌金”被智能化的新设备严密“关注”,生产更高效、更安全;

  工厂里,经过1300℃高温锻造,新型堇青石耐火原料从自动化生产线上源源不断“流出”……

  近年来,我市积极发挥电力、煤炭、耐火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的支柱作用,以低碳、多元、高效、智能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努力推动高耗能、高排放传统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我市坚持龙头引领、园区承载、集群发展,强化产业链建设,以全产业链思维持续壮大新兴产业规模,以优势产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绿色电力渐成趋势

  6月初,玉露香梨树进入夏管的关键阶段。郊区测石村的玉露香梨种植园是乡村振兴重点投资项目。因地处偏远,种植园自建成以来长期未能建立独立供电线路。为全力帮扶当地企业发展、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国网阳泉供电公司主动对接用户,研究解决方案。

  经过近半年的建设改造,国网阳泉供电公司为测石村新建高压线路1.6公里,改造低压线路12公里,新增配变容量200千伏安,不仅解决了玉露香梨种植园无独立供电线路的难题,还为测石村其他乡村企业的发展提前完善了供电网络,为测石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今年以来,国网阳泉供电公司不断加快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投资1.96亿元,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133.66公里,新建和改造0.4千伏线路110.26公里,增换配变56台,容量18.5兆伏安,惠及2.77万户农村居民,可有效解决我市乡村供电线路承载能力弱、电压不稳的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赋能添劲。

  不仅重视农村地区,今年国网阳泉供电公司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快配套电网建设,为企业提供管家式供电服务,切实发挥公司在稳经济、促发展、强信心中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加快配套电网建设,提供坚强电力保障一直是国网阳泉供电公司的目标。2021年,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提出建设“新能源电池小镇”的发展思路,目前已入驻9家新能源电池关联企业,年产值13亿元。

  为满足新增项目用电需求,国网阳泉供电公司积极与平定县政府和平定经开区管委会对接,2022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新村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全力满足中煊二期和中冀投一二期项目用电。今年年初,同步启动了新村110千伏变电站4号主变扩建工程相关工作,为“新能源电池小镇”建设再添保障。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今年以来,国网阳泉供电公司加强政企联动,积极推进能源大数据应用实践,重点加强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分析,全力服务地方政府低碳发展。公司依托煤、电、气等能源数据资源,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72家年综合能源消耗量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能耗单位,进行能耗异常判定、能耗超标预警、能耗单位整体评价、能源数据质量判定等多项监测分析,及时指导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合理高效利用能源,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作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中距离东部最近的一个城市,我市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发展火力发电提供了充分条件。在发展传统火力发电的同时,我市强力推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力项目,建成投运百万千瓦级光伏领跑基地,装机规模从130.28万千瓦提升至173.8万千瓦,新能源电力装机占比达25.48%,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快速转变,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设备装上“智能芯”

  随着数字变革、智能化发展,煤炭开采进入新纪元。华阳集团勇当煤矿智能化发展弄潮儿。5G下井、智能化装备创新运用,让掘进、采煤、装煤、运输等煤炭生产环节的操作更趋高效、集约。

  在华阳一矿调度指挥中心,综采智能化控制系统“太空舱”内,操作人员轻点远程控制启动按钮,位于280米深井下工作面的采煤机滚筒转了起来……

  井上遥控操作,就能指挥井下机器采煤,以前想都不敢想。谈起煤炭开采的变化,从父辈出大力、流大汗的人力挖煤,到机械化、自动化割煤,再到远程遥控采煤……职工们切身体验到煤矿智能化发展带来的便捷和安全。

  为提高生产效率,在设备更新方面华阳集团亦加大了力度。

  在华阳一矿15405高抽巷,随着工作人员调试完毕,崭新的刀盘徐徐转动。这是华阳集团首台直径3.53米盾构机。这台新型盾构机的使用,标志着一矿掘进工作面智能化水平进入新阶段,单进标杆示范矿井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近年来,华阳一矿智能矿山建设成效明显。重要作业场所增设完善视频监控140路,迈入“无监控不作业”新阶段。自主研发的竖井提升系统智能巡检装置投入使用,“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完善、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改进、精准人员定位系统升级和井下应急广播系统扩容全部完成。2023年1月10日通过国家级验收,建成全省首个国家级智能化选煤厂。

  与此同时,华阳一矿全力推动系统智能化、智能系统化,加快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合应用,初步建立5G承载网,完成“一采一掘”工作面布置,努力打造智能化煤矿行业标杆。创新智能化采掘应用场景,积极投用成套智能化技术装备,优化提升远程集中控制、工况监测效果,不断提升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常态化运行水平。同时,大力推广辅助系统无人化、固定岗位无人值守、巡检机器人,应用VR技术提升远程故障诊断和职工培训效果,提高人工智能创建水平。

  2020年以来,一矿在集团的领导和支持下,依据国家、省、市和集团公司智能化建设要求,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采掘、地质保障、运输、通风、安监等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部署5G系统,建成2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实现了采、掘、机、运、通、选等主要生产数据集成和应用。

  在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过程中,专家组表示,华阳集团在推进智能化煤矿建设的过程中,作出了大量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众多智能化煤矿建设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充分彰显了省属国企的责任和担当。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阳泉金隅通达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是我市耐火材料企业的代表之一,它隶属于中国500强企业——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

  走进公司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的全自动机械设备。这是一条年产能力7.5万吨的均质料生产线。该生产线运用系统集成自主创新技术,资源化利用多级品位铝矾土和废弃碎矿,将资源利用率从不足30%提高至90%以上。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被行业泰斗钟香崇院士赞誉为“代表着第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铝矾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目前,公司推出堇青石耐火原料,该产品具有结构强度高、抗化学侵蚀性好等优点,受到客户的广泛欢迎。

  金隅通达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7项发明专利,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6项,带动近10户企业配套生产,2022年完成销售收入1.4亿元。

  我市耐火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基础,以郊区为例:现有耐火材料生产企业24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拥有先进的高温隧道窑86条,各类耐火生产设备2000余台(套),总资产达15亿元,直接生产从业人员约6500人。耐火产品年产量在12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铝硅系耐材制品的16%,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1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顶层设计、强化支持保障,制定出台了《阳泉市促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阳泉市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确定包括郊区耐火材料专业镇、盂县耐火材料专业镇在内的6个市级专业镇建设,将耐火材料企业作为盘活经济的切入点,聚焦产业集群集聚,发挥阳泉特色优势,锻造发展长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石芸 张钧凯)

  来源:阳泉新闻网

  稿件由阳泉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阳泉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