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有多长?
这不仅关乎长沙历史,而且指向长沙未来。
如何从网红到长红,如何穿越时光隧道创造新的历史,这是长沙上下求索的宏大命题。
1 长沙味
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提出“把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和新构想。这是站在长沙历史深厚基础上的因势而谋,牢牢掌握了长沙未来发展的主动。
这个深厚的历史基础,简单理解是长沙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已有的科技创新资源。
网红长沙,不仅依靠吃喝玩乐的人间烟火,而且依托经济实力、人口规模乃至科技进步等一系列硬核支撑。比如2022年,长沙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6600家、6384家,实现大幅增长;长沙创新能力连续三年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中排名第8位。
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亦如是。
这个深厚的历史基础深层次来说则是经世致用、兼收并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是“天宠湖南”催生出的历史文化积淀。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本质性力量,滋养民族的生命力,激发民族的创造力。长沙作为湖湘文化的首善之区,其精神特质与湖湘文化一脉相承。文化塑造着长沙个性,孕育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
也就是说,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既遵循长沙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契合长沙融入血液的文化基因。
经济命题暗合文化禀赋,让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这一战略构想充满了历史纵深感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感,迸发出了思接千载、贯通古今的智慧光芒。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方面,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一个新理念,国内尚没有一座城市提出类似定位。长沙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展现出了“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
另一方面,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一次集创新、人才、产业于一体的远征。研发的意义在于创新,而创新本身便需要敢为天下先。
敢为人先方能领先、持续创新才能常新,这是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现实逻辑,也是颇具“长沙味”的文化逻辑。
2 国际范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是研发,基座是全球。
长沙把握“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的战略定位,让中心城市的含金量更高。这背后显现的是宽广宏阔的视野和自信从容的格局。
这就是长沙,登高望远,不仅要被世界看见,而且要看到整个世界。
“全球”二字,世界是表,开放才是里。
从“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到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从中非经贸博览会永久落户到中欧班列(长沙)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长沙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
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同样让长沙日新月异、灵气闪耀。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里,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不靠闭门造车、单打独斗,而是坚持开放与合作,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
这一点,同样深刻长沙精神的印记,也是长沙追求的“国际范”。
3 历史感
“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
无论是揆诸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理念的提出,还是着眼此理念的内涵本质,都映照长沙“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历史自觉,展现长沙接力探索、接续奋斗的使命担当。
从这个维度看,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很有“历史感”,蕴含着鉴往知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的唯物史观。
长沙味、国际范、历史感,三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汇聚起了浩荡能量。
在这样厚重的叙事中,《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应运而生。
这是长沙以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具体部署,是长沙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重要载体,更是长沙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时代宣言。
实施意见既谋子又谋势,既着眼现实又图之长远,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遵循。
4 向未来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敢为人先的长沙敢想更敢干。
长沙深知,一切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必须依靠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
日前,《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正式印发,推出集聚研发企业(中心)、打造战略创新平台、强化科技赋能产业、支持创新平台重点片区建设发展、加快创新要素资源集聚、优化创新发展环境等六个方面20条具体政策。
如果说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宏观的目标要求,那么这20条举措就是中观层面的路径方法和微观层面的政策支持。
一项项有力举措、一组组精确数字,勾勒出了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绚丽图景,而这个图景将在2030年变为美好现实。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创新要素、科技人才的影从云集,更需要精神意志的攀登跋涉。一向敢为人先的长沙,必将坚持经世致用和实事求是的价值取向,用历史照亮未来,“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长沙到底有多长,未来会给我们答案,那里有我们心驰神往的远方。(文/晨星)
【来源:星辰在线】
稿件由长沙市台办提供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