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茜
一盏茶,蕴含人间烟火。8月14日,记者走进长沙县金井镇金龙村,翠绿的茶树绵延山坡,茶农趁着晴好天气在茶园除草、剪枝。已过立秋,白露茶临近采摘时节了。
长沙绿茶制作技艺是该镇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井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镇里用好用活非遗项目,大力拓展“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文创”多种模式,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铺就金井镇崛起之路
“茶园三分种七分管,只有管护好,秋茶才有好收成。”湖南金井茶厂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吴浪介绍,秋茶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有着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老茶客特别喜欢秋茶。
“手工制茶比机器炒制出来的茶更香、口感更好。”长沙金井绿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湖南金井茶厂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汤伯玲说。多年炒茶,他的双手被厚厚的老茧覆盖,水泡、龟裂、脱皮是每个炒茶人的“宿命”。“别看咱们炒茶人手粗糙,对茶可温柔着呢!”
只见汤伯玲双手翻飞,手法娴熟,在铁锅中揉动采摘回来的嫩茶。“杀青,是关键一环,茶的形状、香味全靠它。”汤伯玲说,“手工炒制要适温、适量。杀青时,每次不超过半公斤,锅内温度控制在320摄氏度左右,切忌温度过高或过低。”茶叶出锅后,放在篾盘上,清风散热,用双手反复揉捻,每次翻动都能闻到丝丝清香。
“采摘、摊青、杀青、揉捻……7道工序之后,茶青便成了我们饮用的茶叶。”汤伯玲已经向无数游人展示了金井绿茶的制作工序。
多年来,金井茶厂苦心钻研茶叶加工技术,金井茶叶品牌名扬全国。吴浪告诉记者,目前现代机械化生产成为茶叶主流制作工艺,金井茶厂每年生产绿茶超过3000吨,其中手工制茶500公斤左右,“手工制茶价格是机制茶的10至20倍。”
小小一片茶叶,成了金井镇的主导产业和村民增收致富“敲门砖”。金井镇以金井茶业、湘丰茶业两大企业为依托,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将茶园变成了景园,小镇变成了强镇。目前,金井镇茶园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茶叶年产量达2万吨。
铺就农文旅融合之路
“金井绿茶制作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茶友和消费者青睐,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非遗文化。”金井茶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玲表示。
“采茶有讲究,一般是采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用大拇指和食指指腹拿住茶叶的根部向上提,不要用指甲掐断。”茶园工作人员罗敏手把手教学后,一些游客体验了一把采摘之乐。
在金井茶园,有一座用玻璃建造的茶社,采完茶的游客在此休憩赏景。茶艺师郭兰芳细致地讲解每一款茶的特点和品鉴方法:“从嫩绿新芽到馥郁回甘,每一杯金井茶的诞生,都历经了一番千锤百炼的蜕变。”
文旅促振兴,仅有茶叶还不够。金井镇坚持绿茶非遗与旅游、研究与创新相结合,丰富茶乡旅游内涵。“我们串联镇域内长沙县烈士陵园、杨立三故居、金井茶园、湘丰茶园、三珍虎园、沃园农场等景点,开发了11条茶旅研学精品路线。”赵玲介绍。
记者驱车沿金开路行驶6分钟,便到了“三珍虎园”。“游客可近距离观察老虎的生活习性,可投喂、与虎宝宝合影,还可参观野生动物标本馆。”虎园运营负责人朱恺说,虎园有200头包含东北虎、华南虎、非洲狮在内的珍稀动物,是中南地区最大的虎类饲养繁殖基地,2016年正式开放至今,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湘丰村成立之初,仅有茶叶和生猪产业。村党总支书记林金良表示,通过探索“村企共营”新路子,村集体入股虎园、茶园,助力多元化发展,村民增收致富路子越走越宽。村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8.49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50万元,是“村企共营”最好见证。
今年,金井镇推动强村、强企带弱村,金龙、石井等7个村成立金七兴文旅公司,与企业开发茶观天象(天文台)项目;湘丰、新沙等7个村成立湘七福文旅公司,与企业开发茶虎乐园等项目。村企深度共建,农文旅融合,打造集体经济共富联合体。
2022年,金井镇游客量60万人次。今年上半年,游客已超过100万人次。
稿件由长沙市台办提供
长沙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邮箱:stbxzc20130516@163.com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